横路周家百年老宅一瞥
7月12日
自驾自杭州至横路村
13时03分,家人自驾由杭州赶往180公里外的磐安县尖山镇横路村倩竹农家乐周炎芳家(即岳母养父家小弟家二女儿处)。之所以11月7日发出《乌石村一瞥》,11月9日发出《水下孔一瞥》但却未介绍目的地——横路村,正是为在《横路周家百年老宅》“合并同类项”。
13时38分至46分,随拍适时路况及景色。
19时26分,炎芳不顾一天打理农家乐的辛苦,带我们来到尖山镇古街。这便是浙江中西部金衢红色盆地东缘金华市磐安县尖山镇。该县7镇5乡216行政村,夜访古街,起码可以说我们已到过磐安的一镇一村了。
由于发展渐快,这条古街因改道来的人已不如先前那么多了。古街有多古?未能找到证据,按江浙上百年才算古的通常说法,这里是否已有百年呢?
恰逢掌灯时分,除一溜溜红灯笼在上演红火之外,只看到一老式理发店尚在营业。
横路村因路横向而出得名
横路村村名与澄溪古道有密切联系,村南有一小溪,形如藤,取名藤溪。后为书写方便,沿用“澄溪”两字,村名最早名为“澄溪周村”。
古时,通尖山、走新昌的路从村后山腰通过,经山坞岗下飞凤山,道路崎岖陡峭,很难行走。后来,祖先周太瑞提出修道路,架澄溪桥,筑澄溪岭,路面铺石板、石块,村后那条路改由村中过。祖辈们利用农闲一年年修,一段段建,不知修了多少年。
因穿村而过的路是横向而出,人们称其为“横路”,后来,横路就成了村名。
横路村地处磐安县东北部,原属东阳县管辖,1983年磐安复县时划归磐安县,是磐安县胡宅乡一个行政村。2018年乡镇撤并,归尖山镇管辖。全村403户1312人。
横路村文化源远流长,以乌石古民居著名,2012年获省级历史文化名村,2013年入选国家级传统古村落。
村内有水下孔景区、利国禅寺、澄溪古道、文昌阁、乌石古民居、乌石街、太极峡谷等景点,祠堂、大厅、本保殿等保存完好。
2008年以来,依托水下孔景区发展农家乐,现有农家乐21家,年接待游客8.5万人次。
7月14日
邂逅周家百年老宅
11时27分,我走进周家百年老宅。
老辈人说,抗战时村里老宅很多。后来,之所以有三幢老宅没被日本飞机炸掉,是因为村民急中生智撒了谎,糊弄了管事人,周家老宅便是三处尚存老宅之一。
《隔山头三合院》介绍道:“建于民国,由正屋、厢房、天井、围墙组成,正屋七开间,坐东朝西,穿斗式两层楼屋,南北厢房各一间,天井由石块铺砌,四周设有沟槽,屋面为硬山顶,盖阴阳合瓦。柱础为鼓形和方形。窗户及横批窗斗格雕有精美图案。
民国时期,曾经出任过新疆王震部下任新疆汽车兵团的团长和一位毕业于中央军校的新疆建设兵团参谋长。”
此介绍多处有误,比如“新疆建设兵团”应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至于提及“一位毕业于中央军校的新疆建设兵团参谋长”姓氏名谁均未注明。可以说清的是,家人称的外公叫周启隆,新疆和平解放后曾任王震部汽车团团长。
上图为正屋局部,现已放置杂物。
下图窗户雕有的精美图案尚可辨识。
7月17日17时50分,我再次来到老宅正屋,将杂物移开重拍风车。这一风车制作于宣统元年(1909年——1911年),由周肇海办。家人称周肇海太外公,即周启隆之父。家人说,老宅是周启隆3岁那年由周肇海建造的。因周启隆生于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他3岁即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因此,周家老宅至今应为119年左右,而筛选谷物的风车则可见证谓周家鼎盛的老物件了。
踏着发出“咯咯吱吱”声响的木质楼梯,梅英领我上了阁楼。她母亲至今还在这里住着。她指着婚床侧面或上方精美的雕刻图案说,婚床或为外公周启隆出生之处。
侧门保留着原样。

7月14日12时许,明知顶光不适宜拍照,但觉得留影很有意义,故建议周家人在老宅前合影。左一周炎芳,左二周东明之妻、她们的母亲,右二周跃芳,右一周梅英。前排为梅英女儿多多。
岳母小弟周东明已过世。
此图为周东明妻子与部分孩子合影(其五女依次叫周跃芳、周炎芳、周梅芳、周梅英、周良英)。

接着,请现与周东明妻子一同住老宅的叔叔及家人合影。

家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曾带母亲来过养父家。转眼几十年过去了,老宅尚在,家人请岳母养父家的部分家人合影。
7月15日
梅英带我们赴墓地核实事宜
8时20分,来到周家墓地核实事宜。梅英指着左一墓碑说,父亲周东明因患癌症辞世。
8时25分,来到左二墓碑前,因碑刻有“肇海”字样,故判定为太外公周肇海之墓。
8时26分,来到右二墓碑前,右侧有“周公土荣”字样。因外公周启隆(1899——1971),乳名土荣,家人今年在其忌日六月初六即逝世50年来此扫过墓,故判定此为周启隆之墓。
8时38分,来到右一墓碑前,字迹已难以辨认。梅英告诉我们,稍过些日子,家人欲请行家将周家墓碑碑文全描一遍,以复原样。我从内心对梅英如此敬重先人深表赞同。
7月17日
在横路村社会贤达墙发现周家秘密
村里文化礼堂就在池塘对面,礼堂是在原打谷场基础上改建的。正前方这面墙叫“社会贤达墙”,上贴有13位名人图片或画像及简介。我是第2次路过此地才偶尔发现的。
这儿还贴有“书香礼堂”,“文化”示范村(社区)等牌匾(拍摄于7月17日)。
村里将宋明理学开山鼻祖著名哲学家周敦颐(1111——1173),即千百年来被人传颂《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意为“莲花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染”)的作者作为“周家源头之一”,写道:“当代伟人鲁迅(周树人)、周恩来分别为第三十二世、三十三世。同为汝南周,从周敦颐第四世孙始分支。”
周肇钧(1901——1968)浙江省立金华中学毕业。前后去志成、胡庄、楼下宅、黄坑和本村执教,曾任东阳县玉山中心小学校长。
周启隆(1899——1971)浙江汽车训练班暨交辎学校修理班毕业。新疆和平解放后任王震部汽车团团长。此人便是岳母的养父。
周邦路曾任新疆生产建设变团农二师汽车营营长,后升任团参谋长。写道“其父和217讳启隆乳名土荣,字翼云,浙江第一师汽车训练班交通学校机械修理班毕业,历任交通兵团中上尉,至中校正级”。周邦路乃岳母哥哥。此简介再次证明周启隆乳名土荣。乃岳母养父。周邦路简介还证明:《隔山头三合院》简介“……毕业于中央军校的新疆建设兵团参谋长”属误记,周邦路职务应为“……团参谋长”才是符合史实的。
403户1312人横路村社会贤达墙一共介绍了13位,其中,周启隆、周邦路属父子,百年老宅仅剩三处,有一处居然就是周家的,百年风云过后今人还记得他们贡献的点点滴滴,此刻,我萌生了小记一笔之念。
18时05分,梅英先生带着女儿多多来看望爷爷。
18时07分,看爷爷放下手头活儿看孙女玩耍的样子好温馨,立马存照。必须记得的是,炎芳和妹妹梅英待我们关爱有加。妹夫听说我爱吃鱼,硬是每天花百元为我钓鱼。他说是自个儿的兴趣爱好,但水库野生翘嘴鱼的美味儿连同他们的热情使我温暖至今,铭记于心。
始建于清朝的大房四合院至今还保留着老样。
早些年“严禁早婚早育,拒绝计划外二胎……”计生标语仍清晰可见。
古石板路至今还在默默地服务着。
不要小看这里的老宅。这处老宅便是热播电视剧《理想照样中国》的拍摄地之一。
家人途径电视剧《三十而立》外景地。
若有人觉得,《横路周家百年老宅一瞥》与我八竿子打不着,这话是对的。但我从7月14日接触此老宅至7月17日,一连四天先是重拍宣统元年周肇海置办筛选谷物的老式风车,再去墓地确认周启隆乳名即土荣,后在社会贤达墙发现周启隆与周邦路系子关系,再后来请不大记得往事的岳母尽量确认清楚家人彼此的关系,甚至是借助周家三位女儿餐桌上的对话来搞清楚周家老宅百年风云的历史脉络与人物关系。反反复复,忽明忽暗,要让尘封的人与事回归真相,搜集人证、物证并非易事。事实上,自打与横路周家百年老宅邂逅至今,一直穿行于记录、拍摄、思考和成文的进程之中,潜伏于由远及近,由表及里,去粗取精的过程之中。《横路周家百年老宅一瞥》是一瞥,但历经观察、思考、打磨之后,我倒是一直显得兴致盎然。这是为何?是因为一瞥归一瞥,但要瞥出真相,瞥出关联,瞥得其所,实在是要动脑筋,花工夫的。可以说,今夏此行原本是避暑的,但因始终想搞清楚周家老宅来龙去脉,尤其是相关人物关系,如同坠入黑黢黢的洞穴,想找到一丝光亮,想靠近真相,真难。
不由得使我想起贵州黄果树所见徐霞客游此后的纠错,想起徐霞客游温州雁荡山的纠错……难怪2001年5月19日浙江宁海人马绍勤以宁海徐霞客旅游俱乐部的名义,向社会发出设立“中国旅游日”的倡议,建议《徐霞客游记》首篇《游天台山日记》(全文24字)开篇“癸丑之三月晦”(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5月19日),自宁海出西门,云散日朗,人意山光,俱有喜态”定为中国旅游日。至2011年3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我国正式设立国家旅游日,时间确定为5月19日。这个日子,即《徐霞客游记》开篇之日。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1587——1641)以30年逾5万公里的游历(一说31年,即1608——1639),56年生命的光辉,60万字的《徐霞客游记》,锻造出“千古奇人”。如今,只要是徐霞客足迹所到之处,所记之景均留下今人的敬仰。徐霞客与我等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是在汲取前人成果的同时,力避以讹传讹,总是以独有的艰辛,独到的见解,将半信半疑转为坚信不疑。假如把徐霞客比作山巅,那我就犹如山洼一草,向往山巅之胜景,深信艰难跋涉总有所获总是可以的,所以,当《横路周家百年老宅一瞥》搁笔时丝毫没有感到疲倦,反倒是一身轻松,因为,人中景,景中人,连接起来的便是生活的滋味儿。
(2121年第27篇
文字3846
图片30幅组
发布于11月15日
存档于11月18日)
截至12月8日19时06分阅读者(108)张红
灵芝 张锦文 姜晖
蒋一峰 石坚 熊立民等
阅读者评论及复言
DA野(李建国):“行云流水。初品不识曲中意,细看已是曲中人。”
回复李建国:“谢建国温馨点评。刚又静静地将拙文梳理了一遍,无非是纠错与完善。愿‘曲’要像‘曲’,不负您等挚友的厚爱。”
老领导:真遗憾多次点击都没有出现,打不开。可能我操作方法有误,但以前我每次都可点击看到,这次不知道?抱歉。”
给老领导复言:“谢老领导关爱。我已单独给您传拙文。我处显示是正常的。敬请在不耽误您休息的前提下,看能否打开拙文。”
老领导:“谢谢你给我传文章看到了,真偑服你的寫作精神,在那么困难,不知情的情况下,调查研究,把真人真事窵得那么清楚,我看后也增长了许多見识。但遗憾的是图片仍未看見,谢谢啦……”
给老领导复言:“请老领导方便时再点击一下,看能否看到拙文内图片,因我处显示正常。”
给阅读者统一复言:“衷心感谢亲朋好友对拙文的关注与点评。必须承认,《横路周家百年老宅一瞥》尚有疑惑无法解答,故尚未了解清楚处均未记录。我以为:实事求是为要。我可以暂时不知道,但绝对不能说假话,更不能乱说话。这当是对一直以来关心我的亲朋好友的忠诚了。愿各位身体更健康,精神更愉快。”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