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会说话的“朋友”》教育戏剧教案

(2019-02-24 20:51:27)
标签:

教育

教育戏剧

分类: 专题研修

不会说话的“朋友”

—— 话题:手机使用的好与坏

 

学校:成都市成华实验小学

课程设计:周梦瑶

 

话题说明:

 

科技发展到今天,不得不说智能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手机,想购物,打开手机客户端,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一览无余;想出门旅行,打开地图应用,出门的路线,以及各个景点的评分都呈现在眼前;外出看见美丽的风景,马上拍下来,经过图像编辑软件的优化,一张意境十足的纪念相片就生成了。

虽然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但它也有许多不可忽视的缺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整天手机不离身,而因手机带来的健康困扰不得不再次回到人们的视线。随着手机技术的发展,手机屏幕从最初的单色到现在的彩屏,人们对手机的使用从“听”逐渐转变为“看”。长时间使用手机、屏幕亮度差异也造成眼睛疲劳的现象。尤其人们使用手机的方式,人们往往会习惯性地低头去看,而学生尤其喜欢在上课时使用手机,颈部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长此以往,很可能造成颈部劳损。很多使用手机的人们,都容易患上所谓的手机综合症。隔几分钟就会想要去看看手机是否有新信息或新电话,别人的手机响了。

本单元通过用角色扮演、教师入戏、思路追踪、专家外衣等多种教育戏剧手段,对手机使用利弊的展现,激发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让学生对自身手机的使用习惯有所认识和思考,从而判断出自己是否能正确、健康地使用手机,进而改正一些不良的使用手机的习惯。

 

课程设计构架:

1.采用模组:故事戏剧模组

2.各阶段运用教育戏剧范式:

1)第一阶段:暖身破冰 —— 节奏步行、动物大游行、砌对象.机器

2)第二阶段:【起】手机的功能 —— 墙上的角色、静止画面(魔法照片)

3)第三阶段:【承】手机带来的便利—— 教师入戏、替身、思路追踪

4)第四阶段:【转】手机带来的影响——角色扮演、角色交换、专家外衣、时空转换

5)第五阶段:【合】使用手机的“好与坏” —— 抛球说心声、故事创作、肺腑之言

6)第六阶段:整合画面,排演戏剧

3.教学课时:12课时

4.教学要点:

1)关键问题:手机的使用

2)戏剧素材:手机对生活的影响

3)焦点问题:如何辨别自己使用手机的习惯(心理依赖)

 

话题事件的戏剧建构背景:

 

人物:一家三口

时间:做作业时、晚餐时、出门游玩时

地点:家中书房、家中餐厅、游乐场

故事发展:认识手机——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讨厌手机——意识到手机没有好与坏,有好坏的是使用习惯

矛盾冲突:因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让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影响自身健康的同时,还影响了亲人之间的情感。

问题解决:思考如何正确、健康地使用手机,培养良好的使用习惯。

 

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暖身破冰——节奏步行、动物大游行、砌对象.机器

课时:1课时

 

流程与范式

内容与重点

节奏步行

1. 所有人分散在教室内,老师将步速分为1-5,1为最慢,5为最快。

2. 行走前提醒学生不能碰到别人,也不要跟着别人走。

3.  老师可规定角色或情境,例如﹕外卖小哥、拄拐的老人、小朋友、高跟鞋阿姨

 

动物大游行

1. 老师告诉学生,将举行一次动物大游行,请学生想想自己扮演什么动物,并加入一些有趣的性格。例如:大懒牛、吵闹的兔子、胆小的大象、淘气的小猫……

2. 学生先自己练习所扮演的角色(走路姿态、神情等),并可以配合动物的叫声。

3. 动物大游行开始,游行结束后,请同学依照规定情景继续模仿动物的反应:非常饥饿地吃着晚餐、被大网或陷阱困住、在陌生的环境迷路了、在欢乐的聚会中

 

砌对象.机器

1. 老师让学生从1-8报数,将同一数字的学生分为一组,来砌成老师指定的物品。

2. 每个人都担任物品的一个部分,可以由一个人来负责操作机器或物品。如:电风扇、垃圾车、打蛋器、燃气灶、各种飞机等

 

第二阶段:【起】手机的功能

课时:1课时

 

流程与范式

内容与重点

教师入戏

 

 

1. 教师扮演不会使用手机的老人,请学生介绍手机的使用方式与功能。

(教师准备一支拐杖,当老师拿着拐杖就是老人,当老师放下拐杖就变回老师。)

2. 听过学生的介绍后,“老人”还是弄不明白,要请学生演一演。(请2-3个孩子简单演示并做评价总结)

 

 

定格画面

(魔法照片)

 

 

 

1. 师与生讨论,将上一步中学生说出的功能,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写在纸片上,将纸片放入盒子里。

2. 分组,学生1-6报数,同样数字的人为一组。

每个组派人抽取纸片,讨论扮演纸片上的画面。

3. 6组孩子做出静止的画面。

4. 学生为自己的画面,加一句话或加几个动作,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

5. 分组展示(魔法照片)

6. 学生互评

 

 

学生分组总结,填写《创意戏剧框架表》(起)

 

 

 

 

第三阶段:【承】手机带来的便利

课时:1课时

 

流程与范式

内容与重点

教师入戏

 

 

 

 

1. 教师拿起拐杖扮演老人,说:“我觉得你们说的那些功能我都不怎么使用,那它就没有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嘛,你们说呢?”生回答

2. 老师:“哦,那你们说说,这个新款的小东西,究竟能给我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生答

 

 

潘多拉魔盒

 

 

1. 分组,生1-6报数,相同数字的学生分为一组。

2. 教师准备一个盒子,里面事先放入不同的角色名称,或场景。如:白领、快递员、餐厅老板、警察、医生……

3. 生分组派代表上台抽取角色。

4. 分组抽取后讨论手机为这些角色所带来的便利,并将时间、地点、场景、事件、人物性格,分别列举出来,写在抽取的卡片空白处。(不同职业的手机使用,不同情况下的手机使用。)

 

 

角色扮演

按照上一步骤的分组,将讨论后的不同职业的手机使用情况、不同情况下的手机使用结果表演出来

 

 

学生分组总结,填写《创意戏剧框架表》(承)

 

第四阶段:【转】手机带来的危害

课时:2课时

 

流程与范式

内容与重点

教师入戏

 

 

1. 教师拿出拐杖扮演老人,并提出问题。问题内容包括:使用手机后,人们在身体上、精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发生的变化。

2. 问:“在你身边有这种情况发生吗?”生答,有相同情况的同学举手示意。

分组讨论

说一说

演一演

1. 分组,学生1-6报数,相同数字的学生分为一组。

2. 听过“老人”的话语后,学生小组内讨论手机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3. 每组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角色扮演

 

1. 教师给出制定角色,如玩手机的孩子、因父母玩手机被冷落的孩子;玩手机的父母、发现孩子玩手机耽搁了学习的父母、得了手机综合征的父母分组,学生1-6报数,同样数字的人为一组。

3. 分组扮演老师指定的角色与情景

4. 扮演后,分组讨论,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人们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讨论,如果不使用手机情况又会是怎样的呢?

专家外衣

 

 

 

以专业人物的身份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运用角色应有的专业方向、知识、技能来发掘问题、解决困难、寻求解决方案.

1.分组,学生1-8报数,同样数字的人为一组。抽取:教育家、医生(心理学家)、科学家、政府、……

2. 从专家的角度讨论如何解决手机综合征?怎样健康使用手机?

时空转换

 

分组: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分为两小组

透过上一环节得出的结论,建立时空转换系统,每一大组中的两小组扮演不同时空的同一角色(即两个时空交替进行,一个时空为原有情景,另一时空为使用结论的情景。)

学生分组总结,填写《创意戏剧框架表》(转)

第五阶段:【合】使用手机的“好与坏”

课时:2课时

 

流程与范式

内容与重点

抛球说心声

 

1.围圈,不规则地相互传球,接到球的参加者就要简单介绍自己(有音乐)或说一件与家人一起最开心的事。

2.进一步,接到球的参加者要讲出自己如何使用手机(即使用手机的习惯),或讲一件自己最印象深刻的一件关于手机的事。

3.再进一步,接到球的参加者说一说,如何从自己做起,改正不良的手机使用习惯。

*总结性提问:手机有错吗?这一切到底错在哪里?

故事创作

(整个过程中,每个角色都另有两位参与者,作为角色正面与反面的内心描述,且手机也有一人扮演)

场景一:边写作业边玩手机的孩子

(心理:有了手机万事足)

场景二:孩子与父母一起吃饭,想跟父母聊天的孩子却被玩手机的父母冷落。

(心理:似乎感觉少了点什么)

场景三:一家三口假期出门游玩,母亲只顾拍照发朋友圈、回复留言,父亲则只顾手机上玩游戏、看资讯

(心理:讨厌手机,渴望亲情)

场景四:心情低落,无意中走失。

(预设:父母发现后疯狂寻找,意识到玩手机忽略了孩子的感受而自责。手机想帮助孩子,但孩子因为厌恶手机,固执的决定不接受手机的帮助。就在孩子最难过的时候,还是在手机的帮助下父母与孩子相聚。最终孩子意识到,手机并没有对错,对错只在于决定手机使用习惯的人。)

*教学小秘方:引导学生思考不同时期角色的心态变化,并且如何将内在的

心态变化外显出来,从而进行角色创作。

肺腑之言

 

1.如果你是一枚有思想的手机,你希望被人们如何使用?或者希望看到人们什么样子的使用状态?

 

2.讨论戏剧结束方式

 

场景五:一家人养成了良好的手机使用习惯,让手机真正的成为了生活中的好帮手。

 

学生分组总结,填写《创意戏剧框架表》(合)

第六阶段:整合画面,排演戏剧

课时:4课时

 

故事发展

剧情

手机的功能

手机带来的便利

手机带来的影响

使用手机的“好与坏”

场景

家中书房

家中餐厅

人潮涌动的游乐园、游乐园无人的安静角落

回家路上

音乐

活泼的、俏皮的音乐......

略带忧伤的音乐、激进的音乐,随人物的变换交替进行

活泼、诙谐、忧伤的音乐

慌乱、气愤、委屈、充满爱的音乐

欢快的音乐

道具

桌椅、书本、手机模型

餐桌、桌布、菜品、手机模型

不同颜色的单色纸板

可以按响的小喇叭

服装

孩子的校服

妈妈、爸爸的工作服

全家的休闲服

全家的休闲服

舞台(站位)

 

 

 

 

台词

在各阶段的戏剧游戏中,记录学生创造、创编的台词,筛选符合主题画面的独白、对白等。

例如:

(第三幕场景)孩子: 我还没有爸爸、妈妈的手机重要,手机再也不是我的好朋友了。父母:找不到孩子怎么办?孩子你快出现吧!手机哪里有你重要!——这些对话和画面都是在第四阶段戏剧游戏中学生即兴创编的,老师将其记录下作为整场主题剧中的剧本台词。

提示:剧情发展、台词、音乐、道具,都是在各阶段老师带领学生参与戏剧游戏,指导学生即兴编作活动中产生的,老师根据学生填写的《创意剧本框架表》内容进行筛选与完善,形成剧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