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义》教育戏剧教案
(2019-02-24 20:51:55)
标签:
教育教育戏剧 |
分类: 专题研修 |
旅行的意义
—— 话题:假期文明旅行
学校:成都市成华小学
课程设计:李瑞琦
话题说明: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行,是广大小学生和家长们假期生活的重要内容。旅行是个大课堂,孩子们在这里亲近自然,融入社会,增长知识,提高能力,锻炼身体,陶冶情操。然而随着旅行的盛行,新闻媒体屡屡曝出由于景观遭到破坏、文物损坏以及环境污染严重而导致景区暂停接待游客、海岛闭岛整顿等事件。
本课学习让学生明白旅行的真正意义,在游学中做到文明出行,并呼吁更多人树立规则意识。整个课程通过定格画面、事件重演、专家外衣等多种教育戏剧技巧,学生在自我意识与扮演角色中反复思考讨论,旅行的意义是“学习”,而不是“到此一游”的行为。游学中,保护生态环境、历史产物,尊重当地民俗,呼吁社会公德,做我之所能及。这一主题将以戏剧表演方式呈现,让更多的学生在观剧中明白旅行的的意义。
课程设计构架:
1.各阶段运用教育戏剧范式:
(1)第一阶段:暖身破冰 ——超级变变变、节奏步行/定格画面、声音万花筒
(2)第二阶段:【起】旅行的兴起 —— 有口难言(动作表演)、角色扮演、事件重演
(3)第三阶段:【承】旅行的好处—— 定格画面、思路追踪、角色扮演、巡回演出
(4)第四阶段:【转】旅行的“产物”—— 角色扮演、灾难现场、魔法照片、事件重演、肺腑之言
(5)第五阶段:【合】旅行的意义—— 坐针毡、专家外衣、定格画面、结局创作
(6)第六阶段:整合画面,排演戏剧
2.教学课时:12课时
3.教学要点:
(1)关键问题:景观的破坏
(2)戏剧素材:照片、新闻
(3)焦点问题:文明旅行,呼吁社会树立规则意识
话题事件的戏剧建构背景:
人物:旅行的三口之家、一起旅行的人、乱写乱画的小孩、管理员、乱扔垃圾的青年、“蜘蛛侠”、没有规则意识的大妈、导游……
时间:暑假、周末白天
地点:万里长城、壮丽峨眉山、热情夏威夷
故事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假期旅行,但由于国人规则意识的欠缺,导致景区出现大量食用包装纸、盒、瓶、旅游者遗弃物品,文物古迹上“到此一游”的痕迹等。
矛盾冲突:不文明的行为,对景观遭成严重损坏。
问题解决:思考如何做到文明出行,怎样呼吁他人文明出行。
教学准备:大卡纸、剪刀、胶棒,彩色画笔、板凳、草裙(手工做)、安全帽、绳子
教学设计:
第一阶段:暖身破冰
课时:1课时
|
流程与范式 |
内容与重点 |
|
超级变变变 |
1. 所有人围坐,老师将一颗球传给所有同学触摸,让他们感受球的重量和质感。 2. 老师请同学们想象,“如果这不是一颗球,又会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呢?” 3. 将球放在圈内,同学们依次走在圈中,将所想象的物体通过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其他同学猜一猜。例如:吃西瓜、手提电话等。 提示:表情、动作入戏,用慢动作表演。 |
|
节奏步行 定格画面 |
1. 听老师口令,想象在不同场景、不同状态下的行走。(例如:走在铺满鲜花的草地上、走在沙滩上、走在长城的阶梯上、走在陡峭的山坡上等等) 2. 行走中,老师发出停止口令,根据老师口令自由组合,用肢体动作定格场景画面。(例如,3人定格铺满鲜花的草地、4人定格阳光沙滩……) 提示:表情、动作入戏;能看到场景变化时动作、表情的反差。 |
|
声音万花筒 |
1. 所有人围坐,声音练习。模仿大自然的声音:水滴、鸟叫、风声、雨声等;模仿对象发出的声音:击碎物品、刮擦刺声、扔东西、拍打蚊虫等。 2. 用声音创造一个环境/地方出来。例如:深山幽谷、风和丽日的沙滩、人来人往的集市、暴风雨的海上…… 提示:老师引导学生依次叠加声音,叠加后的声音不断,直到老师叫停。 |
第二阶段:【起】旅行的兴起
课时:1课时
|
流程与范式 |
内容与重点 |
|
有口难言(动作表演)
|
1. 课前调查学生假期出行情况,搜集学生旅行照片。 2. 学生用肢体动作表演出行的地点,其他同学猜一猜。老师随后出示该生图片。 3. 交流大家为什么选择假期旅行,家长的想法以及自己的想法。想象你们在家里是如何商量这件事情的。 提示:总结提炼画面内容,为接下来表演做铺垫。 预设:假期有大量的空余时间、放松娱乐、跟风出行……(确定下面表演的主题)
|
|
角色扮演 事件重演
|
1. 小组任务:身体拼合小组,定格“家”场景(身体构建沙发、电视等);角色表演小组,2. 人物扮演三口之家(爸爸、妈妈、我);配音组,用声音营造气氛。(小组人数视班级情况而定) 2. 分组讨论排演——分组展示,调整——两组合作探究,修改方案——三组完整配合 事件重演:老师脱离帮助,学生完整表演“三口之家为何选择假期出行” 提示:音效不能影响台词效果,引导学生在合适的位置加入,切忌喧宾夺主。
|
|
学生分组总结,填写《创意框架表(起)》
|
|
第三阶段:【承】旅行的好处
课时:2课时
|
流程与范式 |
内容与重点 |
|
定格画面 角色扮演 思路追踪 |
1. 出示【万里长城】【壮丽峨眉山】【热情夏威夷】三幅风景图,分三组模拟定格画面。用笔写出,扮演的是何景中的何物。 2. 思路追踪:分组定格,被老师触碰到的扮演者说一句台词,表现此时事物的状态,其他同学猜扮演者身份。(小组人数视班级情况而定) 3. 每人一句台词完成定格画面,完整感受表达景观的美、雄壮或历史底蕴。 提示:引导学生台词不重复有特点,语气生动表达出景观特点。
|
|
讨论 (从以上三个范式中,引发旅行真正目的的思考) 巡回演出 |
1. 再次讨论:旅行的真正目的,旅行有什么好处,能带给我们什么。老师记录,将感受变为台词。 预设:开拓眼界、增长见识、新的学习方式、认识世界…… 2. 在之前的定格画面中加入人物三口之家,完成巡回演出。主人公一家依次走进【万里长城】【壮丽峨眉山】【热情夏威夷】画面表演,加入台词。 提示:利用台词表现出旅行带来的好处。 (说出讨论的结果)
|
|
学生分组总结,填写《创意框架表(承)》
|
|
第四阶段:【转】旅行的“产物”
课时:2课时
|
流程与范式 |
内容与重点 |
|
谈话 角色扮演/教师入戏
|
1. 谈话交流:“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假期旅行,这些美丽的景观也在发生着变化。你能想象到发生了什么变化?或者说你在出行时看到了什么?” 预设:人山人海、有人乱扔垃圾、不讲规则…… 2.加入破坏者(可以是老师,可以是学生):再次还原上节课三个景区的定格画面,分别加入破坏者对景区呈现破坏的画面。 提示:片段扮演即可,让扮演学生及旁观学生入戏感受。不做其他要求。 |
|
灾难现场 魔法照片 |
1. 老师出示景观被破坏的图片。【城墙上的“到此一游”】【山峰的塑料瓶】、【贫瘠的海滩】 2. 灾难现场:模拟图片场景还原“灾难现场”;听老师指令,从破坏前的定格画面迅速变为破坏后的画面,相同场景的不同状态进行来回变化。 3. 各小组扮演者加入一句台词、一个来回动作,将各组呈现的画面变成魔法照片。 提示:一个动作,重复一次。扮演者的台词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词语、也可以是声音,能体现被破坏物体的状态。 |
|
事件重演 肺腑之言 |
1. 配合排演:定格画面——破坏者——灾难现场(连贯)
2. 提示:引导学生围绕“文明旅行”。 |
|
学生分组总结,填写《创意框架表(转)》 |
|
第五阶段:【合】旅行的意义
课时:2课时
|
流程与范式 |
内容与重点 |
|
坐针毡 专家外衣
|
1. 教师入戏旅游局局长诉说自己的委屈(面对有关部门的惩罚、当地居民的职责……) 2. 局长坐针毡,学生入戏“有关部门”“当地居民”“环保者”进行对话。 提示:教师引导,对话中激发学生对旅行中环境的爱护和保护,呼吁更多的人文明出行。 3. 分组入戏会议:学生入戏三口之家(代表自己)、导游、管理者、“蜘蛛侠”、其他游客,看到景观遭到破坏,应该怎么做?(小组人数视班级情况而定) 提示:为结局创作做准备。
|
|
定格画面 结局创作
(按照之前的画面分组,加入破坏者破坏的定格画面,再表演出讨论方案,问题解决) |
1. 定格画面 【破坏者在长城上乱写乱画】【破坏者爬峨眉山往山下扔矿泉水瓶】【破坏者顺走海滩上的细沙】 2. 结局创作(预设)
(1)
(2) 景区播放文明出行宣传片,警醒游客行为带来的危害;破坏者停止行为,并承诺做到文明出行。
|
|
肺腑之言 |
1. 反思在自己的假期出行中,有没有出现过不文明的现象?如果有,今后该如何做?如果没有,用什么样的方式呼吁大家文明出行?
2. 一句话:你明白旅行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了吗?
3.为故事选择结束形式:你将用什么方式告诉大家以上内容。
预设:旁白叙事、公益歌曲、宣传标语。
|
|
学生分组总结,填写《创意框架表(合)》 |
|
第六阶段:整合画面,排演戏剧
课时:4课时
|
故事发展 |
起 |
承 |
转 |
合 |
|
剧情 |
假期开始,家人们在家商量出行安排。 |
来到景色宜人的景点,感受大自然的馈赠。 场景:长城--深山--海滩 |
发现不文明的行为,引发思考,应该如何做。 |
“我们的行动”:呼吁人们文明出行,保护文明,保护自然。 |
|
台词 |
在各阶段的戏剧活动中,记录学生创造、创编的台词,筛选符合主题画面的独白、对白等。 |
|||
|
音乐 |
轻松、愉悦的 ——预示假期来临 人声配音——家里的声音 |
气势磅礴——表现长城场景 清晨安静——表现深山 夏威夷风格——表现阳光沙滩 |
沉重、跳跃、诙谐(采用音效)——表现不文明的行为 |
叙事性、舒缓轻音乐——贯穿整个解决问题的表演 |
|
道具 |
桌子、板凳、彩色的布、纸箱…… |
标志牌(用彩色的卡纸制作)、板凳、彩色的布…… |
塑料瓶、纸盒、白色垃圾、麻绳…… |
标志牌、长方形的塑料架(大)…… |
|
服装 |
爸爸妈妈服装、黑色紧身衣 |
大人、小孩平时穿着服装、导游服装旗帜 |
大人、小孩平时穿着服装、导游服装旗帜、工作人员制服 |
大人、小孩平时穿着服装、导游服装旗帜、工作人员制服 |
|
舞台(站位) |
|
|
|
|
提示:剧情发展、台词、音乐、道具,都是在各阶段老师带领学生参与戏剧游戏,指导学生即兴编作活动中产生的,老师根据学生填写的《创意剧本框架表》内容进行筛选与完善,形成剧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