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为本的教学备课
(2023-06-27 11:36:53)
标签:
教育 |
备课的重要性怎么夸大都不过分,当然,过分详细的教学计划会让教学任务过于艰巨。并且,如果某位教师走进教室,心里想着“我已经把教学计划熟记于心下”。那么这是不够的,而且专业上来看也是不负责任的。虽然教学计划并非万能的,但是在授课之前写下授课的关键要素能帮助整理思维,可以用作未来备课的参考、创建协作文档,还可以反映个人对于实现高质量教学的决心。概念为本的教学设计能够规划出实现概念性理解的具体路径。高质量教学具有多方面的特征,所以如果不好好规划,放任教学,就会导致付出很多却得不到预期结果的风险,这并不能怪学生!越多地思考教学计划,就越能够将其付之实施,也就越能够实现教学目标。
在撰写概念为本的教学计划时,各个组成要素之间必须相互关联。
这意味着:
事实性内容和技能能够例证需要学生实现的概括(概念性理解);
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从事实性的知识(或实例)过渡到概括(概念
层次上的理解);
学习体验(学生作业)旨在支持学生学习例证其概念性理解的知识
和/或过程;
评估应当针对确定的学习目标:该时段课程的知识、技能和理解。
前一篇:《精彩的戏曲》教学设计
后一篇:苏州市中小学美术教师素养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