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的意象分析
(2016-06-03 15:47:20)《致橡树》的意象分析
14级中文三班
诗歌文本: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脚下的土地
诗歌简介:
《致橡树》是舒婷创作于1977年3月的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橡树、木棉树这两大主体意象,结合凌霄花、鸟儿、泉源等众多意象,叙写凌霄花等对橡树的依附和攀援,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来否定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喊出了爱情中男女平等,心心相印的口号,发出新时代女性的独立宣言,表达对爱情的憧憬与向往。但如果单单从唯美的爱情诗的角度来理解和赏析的话就会显得狭隘,或许我们还可以从更深层次地分析《致橡树》,它还体现着对女性的人文关怀,体现着新时期的女性独立观,传递着张扬女性独立和人格自尊的现代意识。
意象分析:
《致橡树》中的意象有很多,主要的有橡树和木棉树,此外还有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日光、春雨、铜枝铁干、红硕花朵等等,这些意象并不是作者随意地简单地选取的,而是通过对比和深思选取出来的,每一个意象都有着其所象征的意义蕴含其中,而这些意象也都很完美自然地与作者的创作目、诗歌主旨很好地契合了。
主体意象是橡树与木棉,诗人十分独到地择取了这两个外形迥异的意象,并赋予它们性别色彩,橡树有着“像刀、像剑、也像戟”一样的“铜枝铁干”,这也就象征着具有阳刚之特征的男性,散发着勃勃英气;而木棉树则有“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的红硕花朵,洋溢着女性的娇艳美丽,也有着思想的深沉、行为的果敢。橡树与木棉树“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就与凌霄花等依附于橡树而存在的意象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描写橡树与木棉的比肩而立、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终身相依的一种新时期的爱情观念。而诗歌中还有许多群体意象,凌霄花只是攀援着橡树,借橡树的高枝炫耀自己,这就像广大的女性的自我世界里普遍的爱情观念,自己只是男生的附属,依附着男人;鸟儿也只是会一味地歌唱橡树给她带来的绿荫,缺乏自我甚至人格丧失;泉源、险峰、日光、春雨等意象与橡树之间的爱情也都是不平等的,这样的世俗爱情观念,诗人在此是批判的、反对的。这些群体意象烘托、反衬着橡树、木棉之间的爱情,以针砭诗人所反对、所不满的爱情观,这使得诗作中的抒情意象显得新颖而丰富。诗歌中所择取的意象群体都是与橡树有关的,无论是攀援大树的凌霄花,还是站立枝头歌唱的鸟儿;无论是送来清凉的泉源还是衬托威仪的险峰,都是诗人精心思考择取的,从而在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远近交错的背景中衬托主体意象,使整首诗洋溢着诗人赋予大自然的清丽深邃的意境。以上的分析都正正体现了审美意象表现特征的象征性,诗歌里的意象都有着象征的意义,这些形象等于某些意义的载体了。象征的“意义的表现”部分是一种艺术形象。这种“形象”实际上已经变成某“意义”的载体了。
在艺术表现上,诗歌采用了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便于坦诚,开朗地直抒诗人的心灵世界,同时,以整体象征的手法构造意象(全诗以橡树,木棉的整体形象对应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得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因此这首诗富于理性气质。而审美意象的本质特征就是哲理性。
审美意象的鉴赏特征是求解性和多义性。橡树和木棉、泉源、铜枝铁干、红硕花朵等等意象都有抽象的意义,这些审美意象往往“暗示一个系统,而细心的研究者能够像密码员破译一种陌生的密码一样解开它”。橡树求解的结果是阳刚的男性,木棉求解的结果是阴柔的女性,以及攀援的凌霄花是代表着简单地依附着男人而存在的广大女性等等这些意象都可以找到其深层次的蕴义。但其实许多时候,读者并不能完全很甚地了解作者的意思,作者所选取的意象是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而《致橡树》作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读者未必能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大部分读者将诗歌理解为呼吁平等爱情、自由独立的爱情诗,但单一地从这一角度去理解未免太过狭隘了。它体现的更是对女性的人文关怀,对人格独立、自尊的现代意识的赞扬,是新时期女性独立观的深刻反映与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