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读书分享
窑埠街小学
张燕
刘雨萱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内容,如何给学生呈现更好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思维、提高阅读能力成为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我们从书中去寻找能指引我们的明灯,在王蔷教授的《小学英语分级阅读教学:意义、内涵与途径》一书中受益良多。
王蔷教授的这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小学英语分级阅读的教学意义、理论基础、内涵与途径,结合优秀课例讨论教学中的注意事项,为一线小学英语教师提供理论和实践启示。
王蔷教授首先从政策引领和现实需求两方面展开对英语分级阅读的讨论以及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小学英语方面与阅读问题进行分析,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促使我对自己平时的阅读教学中进行更加深刻的反思。第二大章节中主要介绍了英语分级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英语阅读素养内涵、分级阅读的内涵与现状、全语言教学、故事教学和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该章节中,通过对英语阅读素养内涵的学习,可以让我在日常的阅读教学有针对性地明确教学目标的重点。
为了促进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在书的第三章里,王教授给出具体的教学途径,例如:1.
图片环游教学活动,通过热身引入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2.
文本概念,通过对绘本的封面的观察所得到的信息,来增强对绘本结构的理解,3.
图片环游,从图片给予的有限信息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以及预测能力。4.
总结评论环节,通过流程图支架,帮助学生理解大意,再通过学生讨论自己喜欢的角色、图片、情节等活动让学生生成自己的理解。5.
默读与朗读环节,该环节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流畅度。6.
交流与表达,教师通过创设不同的语境,通过读后写,读后演、读后画等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达自己对故事的感受,对人物的评价。除此之外还有绘本阅读拼图教学、持续默读、阅读圈。
“
阅读圈”这三个字眼比较新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享受阅读的方式,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问题,比较文化并联系生活实际,其方式为,一组同学阅读同一个故事,每人负责一项工作,有目的地读并与组内同学讨论、分享。这其中包括了六个角色:1.
阅读组长,负责针对阅读材料提问,组织小组成员讨论;2.
总结概况者,负责对阅读材料进行总结;3.
文化连接者,负责寻找并对比材料中出现的文化异同之处;4.
实际生活联结者,负责从阅读材料中探寻与实际生活或自身生活相关的现象;5.
单词大师,负责解决阅读材料中重难点或具有重要特殊意义的单词和短语,并阐释原因; 6.
篇章解读者,负责探寻并阐释材料里具有重要意义或写得漂亮的段落。这种阅读教学方法不仅能让每位学生各有其职地参与进来,充分体现出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以及小组合作的乐趣,而且可以深度挖掘阅读材料,从而提高学生对阅读文本分析的能力,同时也是关注英语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思维品质的体现。
在学习完这本书后,我对自己的阅读教学进行了深度的思考,现下我主教低、中年级。低年段的学生,尚未形成系统的文本概念和音素意识时,应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英语读物的阅读顺序,通过封面、标题、封底、扉页的认识活帮助学生建立文本概念,为学生的词汇学习奠定基础;在学生积累到一定程度的英语语言知识后,可以加强拼读单词和认读句子的训练,拓展学生的视觉词汇能力,为流畅阅读扫清障碍。对于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应循序渐进,从简单的日常生活层面让学生了解国外文化,有一定的跨文化意识。
同时,通过让孩子们自主选择文本内喜欢的角色,进行角色心理特征分析,利用兴趣,更好地挖掘阅读材料,让学生参与到主动思考的过程。对于中年级的学生应以培养阅读思维能力为主线,通过王教授所介绍的“阅读圈”形式,让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不断成长。在一次教研课中,老师在阅读课中,以吟唱的方式做导入,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激发学生以前的相关知识,有助于与接下来的阅读形成良好的衔接,在过程中,通过图片以及层层递进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去思考,揣摩人物心理变化,来达到更好的朗读效果。通过角色朗读,齐读,默读三种不同的朗读方式,提供给学生一个完整、充足、丰富的阅读体验,加强学生的阅读精确度,流利度以及阅读韵律,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品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