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葡萄酒品牌梦”,对一些酒商就是梦

标签:
跟着阿聪去选酒进口葡萄酒葡萄酒 |
在如今,进口葡萄酒到岸价格能控制在15元以内,一个托盘就可以贴一个标的大环境下,似乎“做品牌”变得异常容易。
http://s12/mw690/006pRyIuzy7fM7SYZETfb&690
宁波保税区为例,常常一个柜到了之后,很快它们会贴上不同的标签进入市场,而这些标都是各地客户的“自有品牌”……
但品牌就是一个商标或者一个瓶标吗?
目前,广东不完全统计,进口商在2000多家。这些商家都有各种各样的自有品牌。记者在广州发现几例堪称“经典”的失败案例。
先说A商,传统名酒大商,企业年销售额数亿元。跟某商合作从国外引入了价值3000万的进口葡萄酒(的确单支价格极其实惠)。时间过去两三年,绝大多数货还在仓库里,更要命的是这些酒有近千万的已经坏掉。
其实践证明,名白酒的成功经销商未必能做好进口葡萄酒。
能放白酒的仓库,未必就能放葡萄酒,尤其是在炎热的南方。
卖不掉的酒不如水。
B商,同样是实力大户,伴随着其知名白酒的销售,渠道日渐完善。这样的渠道是不是可以顺利成章地引入葡萄酒?如果还是自有品牌,有价格优势,岂不是更能激活渠道?
的确团购渠道让这B商和B商的下游能走一些货。但很快,就没后劲儿。客户不想喝了,也就不买了。你以为消费者都是不懂葡萄酒的“猪”,但事实证明,现实的客户和消费者跟想象的并不一致。
一张标签,并不能掩盖所有的问题。
一个低廉的东西,一个品质没有保证的酒,其实比水还恐怖。毕竟现在,谁的胃都是金贵的。
有内行人士告诉记者,老外也很聪明。知道中国人考虑的是价格,那就想方设法给你低价格,反正你们也不在意酒质。
尤其是在超低端酒产业链条中,厂家、代理商、各级贩子们都不在意品质,但坚定认为消费者会持续去喝......
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经销商坚定地说:低端酒(零售价30-50元/瓶)目前是刚需。
在多数人并不知道如何鉴定葡萄酒的今天(就算WSET流水线上产出的学员,其实也没有多少有资格说:我懂),的确超低端酒能有它的市场。
如果还保有良心,已实践的人士发现这个市场并没有太大的油水可捞。一支酒的利润,越来越向二锅头、啤酒的利润靠拢。当然,也有人,一瓶就要100元利润。但到了现在,这样的暴利并不具备大的市场基础。即便能有一些客户,客户量并不大,而且很快会跑掉。
广东骏德毫无疑问是葡萄酒行业的前辈型的成功酒商,有意思的是现在其很大精力投注在做第三方服务——给行业内酒商提供进口和报关服务。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低价酒市场的钱不是那么好赚。
否则,内行如骏德,怎么可能去转向第三方服务?
说这么多低价酒的客观现实,就更容易理解为什么说普通酒商的“品牌梦”就是梦。
以广东市场为例,十年前出现过大量的基于当地经销商力量发展起来的品牌,比如小糊涂仙、皖酒王、诸葛酿等等,水井坊品牌的成功最开始也是源于广东经销商不俗之手法。
但是过去五年中,我们看不到一个靠经销商成就的新品牌。广东当地通说:“百年糊涂之后,市场再无新民牌。取而代之的,还有些生命力的则是一些名酒厂的品牌,比如洋河和西凤。除此之外,便是地产酒米酒的席卷重来。
成就新品牌在白酒市场尚且如此之难,在进口葡萄酒领域更是难上加难,甚至连土壤都还不具备。
广东深根酒业总经理黄斯明说:现在葡萄酒市场广东估计是全国最热的,到处都是山头,到处都是土匪,没有一个正规军,军阀也还在形成当中,所以谁也不服谁。
他举例说,也的确有土匪、准军阀有理想成为正规军,但是有些走在半路就已经阵亡了。在广东进口葡萄酒圈起起伏伏的例子很多。商家势力尚且如此,所以现在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品牌。
熟知广东市场的新食品广东分公司总经理姚志斌提示说:“资金安全,现在成了葡萄酒经销商另一大核心需求。其实随大流是好事情,最起码没有大库存。库存是要害死人的。”或许源于这个因素,前不久中粮名庄荟到广东做地推,反响超乎想象。在姚志斌看来,一些经销商看重的就是跟中粮名庄荟合作,起码无太大库存压力。
黄斯明在保乐力加服务过多年,他非常熟悉烈酒和葡萄酒的市场手法,他的判断是当下的市场正在一个新的契机凝结过程中,这个临界点正在临近。黄斯明说:“现在进口葡萄酒酒商先考虑活下来,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期望一己之力去改变市场。比如你去教育那些一提到AOC,他就说30元一支的酒商。这没有用。”
进口葡萄酒的妙处在于多样性:不同的进口葡萄酒品种、不同的酿造技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产地、不同年份,造成了丰富多样的进口葡萄酒,它是多维的,本质上没有白酒梯级和金字塔,它更不能用价格作唯一标尺来评判好坏。用是否是AOC、是否是1855名单上的、是否是几级田来评判,同样有失公允。
黄斯明说:“很可惜,在这些粗暴或者说偷工减料的葡萄酒教育者的作用下,大量流水线下的学员们正在专家似的这样评价进口葡萄酒。”
更多葡萄酒知识可咨询13961822038
网址www.fancywin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