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玉于斯--张伟
玉于斯--张伟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237
  • 关注人气:1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3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2-03-23 08:58:51)
标签:

论语之重新解释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命运

社会规则

语言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20.3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对平民百姓的忠告。此处的平民百姓,是相对于官员而言,包括农民、商人、读书人等。你不是君主,也不是官员,你就是平民百姓。《论语》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对平民百姓的教导,目的是教导平民百姓如何修身养性。本章是对这部分内容的总结。

本章提纲挈领地表达了如下意思:作为平民百姓,你努力的目标是成为一个君子,为此,你得懂得命运是什么东西。你要想在社会上立足,你得懂得社会的规则。你要想与他人打交道,你得懂得人们之间适用的语言。这里有一个疑问:关于平民百姓修身养性的教导这么多,为什么只说这三点?笔者认为,应该是论语的编撰者觉得,这三点最具有代表性,最适合作为总结性的东西。

关于命运,今人与古人有着不同看法。朱熹《论语集注》:程子曰:“知命者,知有命而信之也。人不知有命,则见害必避,见利必趋,何以为君子?”朱熹的意思是,人是有命运的,每个人的命运是天定的。你是什么人,你处于社会中什么位置,是上天早就定好了的,无论你如何努力,你都摆脱不了你的命运。王侯将相,命运注定就是王侯将相。平民百姓,命运注定就是平民百姓。作为平民百姓,你要安于现状,听从命运的安排,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不要想自己也成为王侯将相。那是没有用的,命运已经注定,你当不了王侯将相,还是认命吧。朱熹等人的看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国人的人生观。

到了近代,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人们对命运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人们不再认为,命运是天注定的,无论如何努力,都是无法改变的。道理也很简单,朱熹他们不是说命运是天注定的嘛,既然上天已经决定了每一个人的命运,王侯将相注定是王侯将相,那么,圣人注定是圣人,贤人注定是贤人,君子注定是君子,小人注定是小人,人们还修身养性干什么?人们还学习干什么?有什么用?你们一边说,君子是天注定的,一边又让人修身养性向君子努力,去做一个君子,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思,今人渐渐形成了这样的认识:命运是有的,但命运不是确定不变的。命运有一定的规律,但命运不是由天注定的,而是由人来决定的。有些人处于某个位置,就会决定许多人一生的命运。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社会不应把上升的渠道堵塞,不让人改变自己的命运。王侯将相,不是生来就是王侯将相。平民百姓,不是一辈子只能做平民百姓。君子,不是生来就是君子,是通过个人的不懈努力,才成为君子的。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会成为君子。

关于礼,笔者认为,这里指的是社会规则,包括法律和礼节。每个人,只有懂得社会规则,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如果不懂社会规则,出门必碰壁,寸步难行。当然,懂得社会规则,不是说全部都懂,全部都记住,社会规则那么多,怎么可能都记得?只要记得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社会规则就行了。

关于言,笔者认为,这里指的是语言。语言是人们之间沟通交流的工具。如果不懂当地的语言,你就不知道人们想要表达什么意思,你也就无法了解这个人。为什么把这一条也列为总结性的东西呢?笔者推断,应该是孔子周游列国时碰到的具体情况。听不懂人家的话,什么也干不了。

    【笔者译】孔子说:“不知道命运是什么东西,就无法做一个君子。不知道法律和礼节是怎么要求的,就无法在社会上立足。不知道人家的语言,就无法了解人家,无法知道人家在想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