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2020-11-02 08:17:39)
标签: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颜回个性标准 |
分类: 《儒家思想改革新探》 |
11.6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对弟子颜回学习的肯定。前文(《雍也第六》6.3)已经讲过一次。只不过前文是鲁哀公问的,孔子的回答更详细些。这里是季康子问的,回答更简短些。
笔者认为,孔子拿一个标准来衡量学生,符合这个标准的,就是优秀的,不符合这个标准的,就不是优秀的,这种方法是否恰当,值得商榷。每一个人各有自己的特点,各有自己的优势。作为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学生成为不同领域的行家里手,不应该立一个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向这个学生学习,从而使所有学生都成为相同或者相类似的人。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的杰作,每一个人都是人类社会的点点繁星之一。老师应该做的,就是让每一个人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实现个性的最大发展与张扬。压抑个性,实现标准化,是物质生产的目标,不是培养人的目标。我们要做第一个我,不做第二个谁。
当然,要实现个性的发展和张扬,掌握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而基础知识具有共同性,是每一个人都需要学习掌握的。不能因为追求个性化而否定基础知识的学习。
孔子总拿颜回作榜样、作标准,无形中否定了其他学生的成绩,这一做法不足取。颜回就一个,其他人千千万万。其他人成不了颜回,颜回也成不了其他人。颜回这么好,你什么事都依靠颜回吧。但是,实际上颜回没做多少事,也没做成多少事。儒家的发扬光大是其他学生不懈努力的结果。缺了颜回一个,地球照样转。
【笔者译】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个学得最好?”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学得最好。不幸的是,他命短,英年早逝。现在没有了,再也没有听说过学得最好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