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
(2020-08-24 10:17:10)
标签:
散文集《走远》南京长发江秦淮河 |
分类: 散文 |
南京的风景名胜很多。我们只有几天假期,开足马力,也不过参观了不多的几个地方。
南京长江大桥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建造,七十年代通车。在当时的条件下,建成这座大桥,称得上奇迹。四十多年了,桥依然用着。司机师傅说,今年年底大桥就要大修了。我和女儿走在桥上,看到长江在脚下滚滚东去,颇为感慨。在桥头堡望长江,还觉得江面不是很宽,江水不是很急。沿桥面向江中间走,越走越觉得江面宽阔,江流湍急。站在桥上,放眼望去,江面上驶着大小轮船,江南侧有一造船厂,江北侧耸立着高楼。桥的西侧,望江楼依稀可见。身旁,汽车的洪流飞快驶去。脚下,忽然一阵震动,是火车隆隆驶过。桥栏杆,历经岁月的沧桑,已经非常陈旧。桥头堡,阅尽人世的情怀,保持着昔日风采。时代的印记深深地镌刻在大桥的每一个角落。
玄武湖离得大桥不远。我们从玄武门进入玄武湖。南京的玄武门在玄武湖的西侧中间,与唐朝玄武门兵变那个玄武门没有一点关系。玄武湖面积很大,湖中有四个岛,称为四个洲。这么大的地方,只靠步行是转不过来的。我们乘坐观光车游览湖内四洲。车走得很快,走马观花,半个小时就领略了四个洲的风景,观望了玄武湖的全貌。玄武湖中小舟点点,菱洲岛内百花争艳。古城墙畔歌舞连连,钟山脚下天上人间。观光完毕,与女儿租一游船,泛舟玄武湖。湖的水面有几千亩,我们只在西南侧游玩。这一侧的水面就比北京的北海大许多。碧波荡漾,微风徐徐,扁舟一叶,古城陪伴。这景色少见少见。
总统府是通俗的说法。这里最早是两江总督署,其次是洪秀全的天王府,再次是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最后是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进门首先是两江总督署史料展,里面有林则徐、张之洞等两江总督的画像。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就是两江总督耆英签订的。下一个是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史料展。室内陈列着洪秀全的龙椅,挂着洪秀全和东王、西王、南王、北王、翼王等人的画像。记载着洪秀全建都天京后,沉迷于女色,一直到去世的故事。路的另一侧是太平湖,景色不错。府中有湖,不多见。湖边有孙中山先生用过的办公室和南京临时政府史料展。许多珍贵文档包括当时的电报、文件等陈列于此,供游人参观。其中有一份是袁世凯拍给孙中山的清帝退位诏书,还有一份刻在墙上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最里面是南京国民政府的办公楼旧址。参观的游客非常多,拥挤不堪。总统府东面不远就是梅园新村。1946年8月至1947年3月,周总理率领中共代表团与国民党进行和谈时,就驻在梅园新村。
夫子庙在秦淮河一侧。今天正值假期,游人非常多。夫子庙前商铺林立,各种各样的东西令人眼花缭乱。看到卖云片糕的,我立即买了三种口味。妻小时候在南京生活过两年,吃过云片糕。在童年的记忆里,云片糕特好吃。这次来南京,妻嘱咐我们给她买点云片糕。我先把这任务完成了。进入夫子庙,正前方路两旁是孔子八个弟子的汉白玉塑像,再向前台阶上面是孔子的雕塑。孔子像后面是大成殿,里面挂着孔子的巨幅画像,立着孔子的牌位,旁边悬挂着名人的题字,中间是“万世师表”四个大字。从大成殿后门出来,左边亭阁下立着状元鼓,右边亭阁下立着一口钟。正中院内有五位穿着长袍大袖的青年进行体育表演。他们一会儿闪展腾挪,一会儿翻跟头,一会儿表演太极,和着音乐,一板一眼,很有些古韵。
夫子庙大门东边是江南贡院。清朝时期两江三省的科学考试在此举行,曾产生过许多著名人物。贡院里面有一个铸着两个龙头的铜门槛,跨过去,寓意是鲤鱼跳龙门。游客们纷纷跨一下,图个吉利。右上方悬挂着三个匾:中间是状元,两旁是榜眼和探花。下边,几位老先生在写字作画。前面不远处有一长廊沿着秦淮河而建,是当年学子们报名时排队的地方,现在陈列着当年学子们的一些轶事。
瞻园是明代中山王徐达的府邸。当时,徐府面积很大,瞻园只占不到四分之一大。后来,成为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王府。府内假山很多,亭台楼阁造型别致,不大的面积上建有几个小型湖泊。利用假山的山势,造了一处小型瀑布,园内的水活起来。导游给我们介绍,园内有一镇园之宝——天下第一“虎”字碑。我们在电视上、书法作品上见过那个“虎”字,但未见过碑。南有“虎”,北有“福”。北方的“福”在原是和坤府的恭王府。南方的“虎”就在这里。
秦淮河自古曾是“风华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由于秦淮河名气大,更由于朱自清等文人墨客的名气大,想来夜游秦淮河的人很多很多。我们吃完晚饭,走到秦淮河码头,天还没黑,码头上已是人山人海。大家一个挨着一个,慢慢向船上走。河对岸的灯光已经亮起来,两条黄色的巨龙悬在河对岸的墙上,左边“秦淮人家”的字样分外耀眼。游船很多,我们乘坐的叫画舫,结合了北方马车和南方游船的特点。画舫的外面挂了一圈红色小彩灯,在夜晚来临之际,灯光闪烁,熠熠生辉。天渐渐黑下来。河畔的灯光都亮起来。画舫在导游播音声中前行,讲述着秦淮河昔日的繁华与热闹。我们边听着故事,边欣赏秦淮河的风景。灯光照耀下,水波潋滟,一闪一闪。游船冲起的波浪发出阵阵哗哗声。岸上“夜泊秦淮”的灯笼亮了起来。红色的灯笼沿河岸向前延伸。秦淮河的两岸,秦淮河上的每一座桥,都有讲不完的故事。船上的广播一刻不停地讲述着。我们仔细地观赏着,静静地倾听着。目光所及,只有岸上的灯光、水上的游船、微波荡漾的河水和一座座造型别致的桥梁。耳朵所听,只有船上的广播声和波浪的拍击声。秦淮河还是秦淮河,但秦淮河已不是昔日的秦淮河。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已经不再了。才子佳人已远去,秦淮河畔无旧事。桨声灯影名犹在,物是人非梦依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