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候

标签:
父亲守候醉酒 |
分类: 散文 |
春节回老家,与朋友相聚。经不住朋友劝酒,左一杯,右一杯,一下子喝多了。
朋友送我回家时,我还知道与其他人告别。但是,我是怎么离开吃饭那个地方的,醒来时已经不记得了。走到半路,车辆一颠簸,我就呕吐起来。车窗开得慢了点,我给朋友吐到车门上了。朋友虽然没有怪我,我还是觉得对不起朋友。这一点,我醒来时还清楚地记得。
朋友看我醉成这样,问我回家的路怎么走,我也不知道,就打开导航仪,把我送到村里。到达村里后,我却不认得回家的路了。村里有三条街,我平常只到老家所在的那一条街,其他两条街,我基本上没到过,朋友恰好把我送到我不认识的街上了,所以,我不认识路,回不了家。我头脑中村里的印象,还是十几年以前的。但是,这十几年,村里变化很大,修了宽阔的马路,新建了许多房子,我看起来感觉很陌生。
朋友下车问了问,是不是我老家那个村。村里人说,是,没错。
朋友问我家里的电话。我虽然喝多了,但电话还记得。朋友拨通了我家里的电话。不长时间,父亲来了,把我接回了家。
我与朋友怎么分的手,我怎么回的家,怎么上的床,我酒醒之后,一点印象也没有了。
我只记得,自己一觉醒来,看到父亲正坐在火炉旁边。炉子里的炭烧得红红的,映红了父亲那刻满皱纹的脸。我一看时间,凌晨3点。父亲没有睡觉,一直在守候着我。我知道,父亲很担心我,一是怕我喝醉以后,身体难受,发生什么危险;二是担心炉子灭了,天气寒冷,把我冻坏了。
看到我醒了,父亲关切地问我:“胃里还难受不难受?头疼不头疼?”我回答:“胃不难受。头也不疼。”
父亲听了,焦虑的眼神一下子变得平静了,说:“你们喝的酒应该是质量比较好的酒,所以,胃不难受,头不疼痛。如果酒的质量不好,胃会难受得厉害,头会疼得受不了。”
我以前喝过那种质量比较次的酒,有过这样的体验,知道父亲说的是怎样一种感觉。
父亲用铲子铲起几块煤炭,放进烧得通红的炉子里。炉子更旺了。
父亲说:“酒虽好,也不能多喝。人家劝你,你得把持住。喝多了,一个是对身体不好,一个是影响不好。话说多了,还会得罪人。本来是交朋友的,变成得罪朋友了。”
我说:“哎,我记住了。”
父亲说:“你也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得自己管好自己。你在北京工作,不在我们身边,我们不能经常嘱咐你,你自己要有数啊。特别是在北京,更不能喝多了。在那里喝多了,影响就大了。单位同事、朋友会怎么看你啊。”
我点头说:“哎,我知道了。”
父亲说:“你口渴吗?喝点水,酒醒得快。”
我说:“有些渴。喝点吧。”
父亲递给我一杯温开水。我接过来,一饮而尽。
父亲说:“你上厕所吗?”
我说:“上。”
农村的厕所都是露天的,在屋外的一个角落里。
父亲说:“你用尿盆吗?”
我说:“不用,我到厕所去解手就行。”
我挣扎着起来,穿上衣服,到厕所中小解。虽然酒劲已经基本过去,但是,走路还是有些不稳。父亲走过来,扶了我一把。
回到屋里,我对父亲说:“您去睡觉吧,我已经醒了,没事了。都已经3点了。”
父亲说:“好吧。如果你觉得难受,再叫我。”
父亲把炉子用煤炭封好,起身回屋休息去了。
我重新躺下,思绪万千。父亲那花白的头发、苍老的面庞清清楚楚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父亲已届古稀之年,这么晚了,还守候着我。父母疼爱子女,的确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无论子女多大年龄了,在父母眼中,子女还是子女,还是小孩子。他们始终有操不尽的心。我已经四十多岁了,人到中年了,还让他老人家担心,真是不可原谅。我深深地责怪自己。
接下来,又有朋友相邀相聚。我牢记父亲的嘱托,少量饮酒,再不喝多。朋友的一片心意,我表示接受,表示理解,但饮酒适量而止。只要表达了心意、增进了感情就可以了。我不可以再让父亲为我担心。
春节假期结束,我回京前,父亲又嘱咐我一遍:“不管什么场合,一定不能多喝。人家劝你归劝你,关键是你自己,你把持住了,就不会喝多。喝多了,对身体不好,影响也不好,还会影响与朋友的关系。四十多岁的人了,自己要管住自己。”
我连连点头说:“嗯,我记住了。”
我不能再让父亲为我担心了。
如果父亲在我身边,他还会像上次一样守候着我。但是,我在北京,他在山东,他不能守候我了。我要自己管住自己。
所以,当有场合需要喝酒时,我表示一下意思就停止了。无论别人怎么劝,我就喝那么多。而且,如果不是非常必要,我只喝饮料,不喝酒。
幸好,我还没有车。如果有车,就更不能喝酒了。法律禁止酒驾,更禁止醉驾。如果醉驾,是要负刑事责任的,法院会判刑的。名人高晓松,就因为醉驾,被公安机关逮捕后,移送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判了刑。如果是公务员醉驾,法院判了刑,他的公务员身份也保不住了,他会被单位开除的。
父亲好像不知道醉驾入刑的事,要不然,他一定会对我说的。也可能是父亲知道我还没有买车,不存在酒驾、醉驾的问题,所以,他才没说。
不管咋样,酒不能多喝。一定要记住父亲的谆谆嘱托。
即使父亲在我身边,我也不能再让父亲守候我到凌晨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