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在水丽人-1
在水丽人-1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484
  • 关注人气: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城古镇(5)--老街上的石牌坊

(2021-07-17 19:27:09)
标签:

梅城

分类: 杭州之美

梅城古镇(5)--老街上的石牌坊

图1.建德侯坊

 在梅城老街上走,你不得不感叹这里的牌坊之多、之美。

牌坊,又叫牌楼,源于我国古代里坊制之坊门,至明清时已演变为一种标志性、纪念性建筑。《通训定声》云:“坊又为望,建坊言众所望,古制旌表节孝、巍科、上寿,皆给帑建坊。”故牌坊除具有“立邑里之名”外,更具有标榜功德、旌表功名、颂扬节烈、褒奖孝义、表彰忠勇等象征意义。

  据旧建德县志统计,县境内“共有石牌坊135座,仅建立在梅城的就有115座,尚有庙宇、寺观、祠堂、陵墓等石坊不计在内”。朱睦卿先生在《梅城》一书中称:“到清末为止,州城内共建有各种主题内容的牌坊113座”,“保留至解放后的有19座”,可惜在“文革”初期“尽数毁除”。上世纪80年代后期,重修南峰塔时,在上山处建“巽峰石坊”;1993年城内复建了“思范坊”、“建德候坊”。

据考证,城内因科举登巍科而立的坊,共有67座,最早建坊时为宋代,其中“里仁坊”以邑人北宋名臣江公望所居故名,江公望、江公著、江公佐、江公明、江公亮兄弟五人先后俱登进士。“双桂坊”,原也为巍科立坊,但已沿为里名,该坊原名仕义,宋元丰八年为邑人倪直候、倪直儒兄弟两人同登进士笫建。以上两坊均己圮。其余石坊为明清两朝所建,尤以明代为多。

为了重塑古城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严州古城以考古发掘的残件为基础开展牌坊复建,根据历史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找出原牌坊构件及可再利用的牌坊构件,进行归位利用。 此次恢复的,位于府前街的三元坊就运用了出土的挨狮砷、上枋、石柱等构建,通过连接加固措施进行恢复,有效还原古牌坊的历史风貌。

梅城古镇(5)--老街上的石牌坊

图2.建德侯坊

梅城古镇(5)--老街上的石牌坊

图3.福建会馆

梅城古镇(5)--老街上的石牌坊

图4.状元坊

梅城古镇(5)--老街上的石牌坊

图5.都宪坊,在美食街上

梅城古镇(5)--老街上的石牌坊

图6.建德侯坊

梅城古镇(5)--老街上的石牌坊

图7.三元坊

梅城古镇(5)--老街上的石牌坊

图8.状元坊

梅城古镇(5)--老街上的石牌坊

图9.三元坊。哪三元?会元、状元、解元。牌坊上面刻着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