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第8-12章)
(2016-04-14 17:53:14)1、第8章主要写了“我”和两个同伴被绑架后,最初的遭遇,对于突遇的状况,作者向我们形象地交代了每个人的反应:
内德·兰德:对绑架他们的人的行事方式十分不满,大发雷霆;大喊大叫;手里拿着刀,摆出一副自卫的架势
孔塞伊:不动声色地说:“冷静点吧,冷静点”“先别生气,我们还没进烤炉呢!”
我:“别采取无益的暴力行动,那会连累我们……还是先想法弄清楚我们是在什么地方吧!” 根据房间突然变亮,“我”推断出船上的人很快就会露面;根据所见面的两个人的特征,又推断出他们可能出生在低纬度地区等。
2、用餐的每种器皿,勺子、叉子、刀、碟子,都带有一个字母,且上面有一行半圆形的字“动中之动”。这里的“动中之动”,总觉得有很深的寓意,还没琢磨明白。另外,对于作者的猜测“N肯定是人名的第一个字母,指的可能就是那个在海底发号施令的谜一般的人物。”我想这里可能是一个伏笔,“N”有可能是人名的第一个字母,但也有可能不是。
3、第9章,在内德·兰德发火时,“我”反驳他:“我们得按船上的规矩行事”。这就是所谓的入乡随俗吧,也是我们所需要学习的服从。只有有了服从的心态,内心才能平静下来。孔塞伊之所以从来都那么冷静,跟他的“悉听尊便”是有关系的。
对于内德·兰德想要“越狱”和“劫船”的想法,我想,这完全是一种非常冲动的想法,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很多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很冲动,“我”在遇到这样的人时,没有去跟冲动的人去争论,“我”的态度是:捕鲸手的建议,接受比争论好。“我”这样的处理方式,以静制动,真的很好。
4、第10章,第11章,潜水艇上的艇长终于出面了!说他老谋深算,可能不是太贴切,通过对话的方式,让我们读者了解了这个艇长能够说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语,且在对手对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他已经掌握了对手的资料。这又是怎样一个思维缜密的人呢?从后文的对话及对“鹦鹉螺”号结构及装备的介绍,我们知道,他的知识非常广博,且做事非常细致,这样一个热爱大海,对人类社会了如指掌的人,为什么会与人类断绝关系呢?这里虽然只提到了一个艇长,这个艇长会不会是代表了一类人?
后面的章节可能会介绍到,期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