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字如何由落下的意思演变成投降的意思呢?
标签:
范式文字说文解字吴山野士中文宝典中文常识 |
分类: 中文探索 |
“降”字如何由落下的意思演变成投降的意思呢?
“降”是相承不敢并犹往下坠落者。
“降”读jiàng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犹往下坠落。
由相承不敢并犹往下坠落者相与比述变声以示区别。意随声变。故:
“降”读xiáng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投降。
降:
(
)即“阜”《说文解字》:“阜,古文。上象絫高。下象可拾级而上。”。起伏像阶梯絫高如山丘之处是阜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夅,服也。从夂、午,相承不敢竝也。”。
《说文解字》:“夂,从后至也。象人两胫后有致之者。”。犹后至而至迭至者是夂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午,啎也。五月,阴气午逆阳。冒地而出。此予矢同意。”。阴阳交泰之正阳犹阴气欲从下向上啎逆阳,若矢冒地而出者是午字之范式。
夂、午两范式叠加:犹服而相承不敢竝退其下者是夅字之范式。
阜、夅两范式叠加:相承不敢竝犹往下坠落者是降字之范式。
“降”是相承不敢并犹往下坠落者。
“降”读jiàng
相与比述本义:表示犹往下坠落。如:《说文》:“降,下也。”。《书·禹贡》:“是降丘宅土。”。《诗·大雅·公刘》:“复降在原。”。《诗·大雅·崧高》:“维岳降神。”。《仪礼·士冠礼》:“降西阶一等。”。《国语·晋语》:“子余使公子降拜曰。”。 又如:降阶(走下台阶)、降格(从上而至。即降临。格,至)、降辇(帝王下车)、降拜(下堂拜宾)、降真(降临的神灵)、降饯(高贵人物屈尊赴宴)、降驾(帝王临幸)、降坛诗(扶乩时鬼神降临祭坛所题的诗)。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贬抑、降低。如:《资治通鉴》:“若有故为,当加降黜。”。《资治通鉴·唐纪》:“稍降辞色。”。 又如:降调(降职调动)、降处外任(将京官降职外放为地方官)、降尊(降低尊贵的身分)、降除(降职)、降发(降职发落)、降贬(降官贬职)、降革(降级免职)。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下落,落下。从高往低掉。如:《尔雅》:“降,落也。”。《礼记·曲礼》:“羽鸟曰降。”。《国语·鲁语》:“大寒降。”。《荀子·议兵》:“若时雨之降,莫不说喜。”。《孟子·告子下》:“降大任于是人。”。《广东军务记》:“休祲降于天。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诞生、降生。如:《诗·商颂·长发》:“汤降不迟。”。《书·尧典》:“釐降二女于妫汭。”。《楚辞·离骚》:“惟庚寅吾以降。”。龚自珍《己亥杂诗》:“不拘一格降人材。”。又如:降精(生下良马)、降诞(降生,诞生)。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赐给;给予。如:《书·金滕》:“无坠天之降宝命。”。又如:降锡(赐给)、降德(赐予恩惠)、降祥(降下吉祥)、降福、降诏。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下嫁。如:降嫔(皇家女下嫁);降婚(下嫁)
“降”读xiáng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投降。如:《公羊传》:“曷为不言降。”(注:“降者自优之文。”)。《资治通鉴·唐纪》:“每得降卒。”。《资治通鉴》:“琮已降。”。《资治通鉴》:“诈云欲降。”。《资治通鉴》:“指言盖降。”。又如:降附(投降归附)、降骨(投降者的骨骸)。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降服,使驯服。如:《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听政也。”(注:“和同也。”)。《左传·隐公十一年》:“其能降以相从也。”(注:“降,降心也。” )。唐· 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降虏兼千帐,居人有万家。”。《西游记》:“(太公)又与了我五钱银子做盘缠,教我再去请好法师降他。”。又如:降发(降伏;制伏)、降视(降伏)、降龙(以佛法降伏神龙)。
相与比述衍义:表示欢悦,快乐。如:《诗·召南·草虫》:“ 亦既覯止,我心则降。”。
相与比述衍义:同“详”。表示详细。如:元· 孟汉卿《魔合罗》:“则俺那官人要个明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