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的名称来源与意义吗?
标签:
中文常识中文宝典范式文字说文解字吴山野士 |
分类: 中文探索 |
你知道“中国”的名称来源与意义吗?
中国是怀仁而秉持中正奉天命持玉卩以守之疆域者。
国:
国:从囗、从玉。
囗、玉两范式叠加:犹奉天命持玉卩以守之疆域者是国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國,邦也。从囗、从或。”。
囗、或两范式叠加:主权所属滋养百姓之疆域犹四围以戈守其一者是國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中,内也。从口丨,上下通也。”。口、丨两范式叠加:种子生根发芽下上通于种子外壳以内是中字之范式。
相对于种子外壳的种子内部是中间,相对于种子外壳的种子内核是中心。我们对世界的认识是相对的。长短、高低、美丑、善恶、好坏都是相对的。这是世界观。
种子的中心内核是仁。即“中”导向仁。天地仁爱有了人;父母仁爱有了我;我与我的外在仁爱,我将拥有一个属于我的世界。我拥有什么样的仁爱,我的未来世界就将会是什么样的。我从仁爱中来,亦将追随仁爱而去。这是人生观。
根据《周礼卷十》记载。:“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日至之景,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凡建邦国,以土圭土其地而制其域。”这是最早说明中国由来的记述。
中国宝鸡出土青铜器“何尊”,这是公元前1111年周成王迁都时所铸造的。铭文上说。“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国,自兹乂民。”。
实物见证“中国”距今已经三千多年。
古人通过土圭之法测得一处“合”、“交”、“会”、“和”之所在以为有“仁”适合居住谓之地中。在此建国谓之“中国”。
“中”不是“中央”空洞的概念。“中”所指向的是种子的中心内核即“仁”之所在。《圣经.约翰一书》第4章第16节上说:“神就是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仁”之所在有神灵庇佑。天安门最初叫“承天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之意。奉天承运有正统的意思。“中国”在过去只是正统王朝的象征。
现在的“中国”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家及其疆域。过去的“中国”象征着“受命于天”权力,是宗祖国的符号,并不一定代表着一个国家。号称“中国”是为了宣示自己有着“受命于天”的权力。
直到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才专指国家的全部领土,不做他用。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民国,定名为中华,全称为“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其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政治名词。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