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 | 评价作文“素材陈旧”,可能会掩盖真正的问题
(2018-01-31 16:42:41)分类: 学生习作 |
作文批改 | 评价作文“素材陈旧”,可能会掩盖真正的问题
带着母爱出发
人生的旅途,漫长而曲折,但总有一种情谊伴随着你,直至天涯海角。它就是母爱。
点评:开篇就跑题了。这段写的是什么意思呢?写的是“在人生旅途中,母爱陪伴我”,而题目是什么呢?是“带着母爱出发”。
我们分析一下,“母爱陪伴我”与“带着母爱出发”这两者间的区别到底有多大。首先,主语不一致。“母爱陪伴我”主语是“母爱”,而“带着母爱出发”的主语是“我”。其次,“陪伴”和“出发”完全是两个不同的动作,“陪伴”强调的是人生旅途的整个过程,“出发”强调的是人生旅途开始的那个点,侧重点不一样。所以,作者并没有理解到题目的涵义,不仅弄错了主语,还混淆了陪伴和出发的涵义,这是多么惨重的损失啊。
接下来,我们看展开的内容:
时间逆流到1年前,那时正值考试高峰,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紧张的气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一天晚上,我正为一道难题绞尽脑汁,突然,妈妈轻轻推开了门。轻轻地,真的是轻轻地,如同门成了炸药包,一不小心就会爆炸。但我依然不领情,埋怨了她:
“干嘛!你烦不烦啊!我的解题思路都被你给毁了!”
“有蚊子,我给你送蚊香来了。”她喏喏地回答道。
“好吧,好吧,没事别再来烦我。”
她张了张口,刚要说什么,但仿佛又怕什么似的,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过了一会儿,妈妈又轻轻地拉开门走了,而我继续埋头苦干。
这道题真是太难了,已是深夜11点多了,我还没做出来,这时妈妈又来了。我生气了:
“你又来干嘛,很烦诶。你能不能别再进来了!”
“我怕你吃不消,给你送热牛奶,先喝了吧,否则凉了就……”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先放那儿吧!”我还没等妈妈说完,就不耐烦地打断了她。
妈妈无奈的摇了摇头,将牛奶放在一旁又出去。
点评:这部分内容写的是,在紧张的考试期间,“我”复习时遭遇难题,熬夜奋战。妈妈担心“我”的生活,两次推门进来,一次送蚊香,一次送热牛奶。“我”对此都冷漠以对,很不耐烦,觉得她干扰了“我”的学习。
接下来,我们看看作者又会怎么写呢?
凌晨1点多。
我又合上门,靠在门上回想着刚才发生的一切,让眼泪任意流淌……
点评:这是全文的转折,通过字条“我”发现了母亲关爱“我”的事实,她不是来打扰“我”的,于是,充满了内疚,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
第二天早上,我去吃妈妈为我精心准备的早餐,而我亲爱的妈妈呢,在一旁睡着了。临走前,我也留了一张字条在一旁,“妈妈,好好休息,我永远爱您”。
我出了门,又靠在门上,再次让眼泪任意流淌……
点评:第二天,妈妈为“我”做早餐,疲惫不堪,在餐桌的一旁睡着了。于是,“我”也通过留字条的方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最后一段是全文的总结,因为母爱的陪伴,对人生充满了信心。作者这样写:
我坚信,我的人生旅途一定会很顺利,因为,在我的成长道路上总有亲情相伴,在我的身后总有母爱包围!
分析、修改
作者的内容与题目“带着母爱出发”有关系吗?完全不着边际。内容写的是,我误解了妈妈的爱,然后发现妈妈的爱,最后回应妈妈的爱,通过误解、发现与回应三个方面来写我与母亲之间的关系。结合首尾来看,说的又是有母爱的陪伴,人生旅途就会顺利。
这样一分析,本文内容不仅与题目所包含的意思无关,而且也与自己所定的母爱陪伴的主题无关,也就是说,这篇文章不仅跑题而且套作,问题深重。
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来改?
我们说写作文,写什么就要像什么,为了训练思维能力,修改,我们先以“母爱陪伴”的主题进行修改。修改时要调整内容材料的叙述角度,要驯服跑题的材料,让它符合主题的需要。
前不久,正值考试高峰,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紧张的气氛压得我喘不过气来。
一天晚上,我正为一道数学难题绞尽脑汁,突然,妈妈轻轻推开了门。轻轻地,真的是轻轻地,如同门成了炸药包,一不小心就会爆炸。我学习有个习惯,不喜欢被人打扰,给她讲了多少次,她总是不以为然。
“干嘛!你烦不烦啊!我的解题思路都被你给毁了!”
“有蚊子,我给你送蚊香来了。”她喏喏地回答道。
“好吧,好吧,没事别再来烦我。”
她把点燃的蚊香放下,和进来一样,轻轻地走了出去,带上门,走远了。我一个人坐在屋子里,继续埋头苦干。
做了数学题、物理题,还要写作文,已是晚上10点多了,我还没有思路。刚写了一句,这时妈妈又来了。我生气了:
“你又来干嘛,很烦诶。你能不能别再进来了!”
“我怕你吃不消,给你送热牛奶,先喝了吧,否则凉了就……”
“好了好了,我知道了,你先放那儿吧!”没等妈妈说完,我头也没抬,看也没看她一眼,不耐烦地打断了她。
写了将近30分钟,终于写好了。我去卫生间,准备洗漱睡觉。看到客厅的亮着灯,妈妈还没睡!
“你怎么还不睡?”我问她。
“你的学习压力好大,比我们那个时候累多了。我就想陪陪你,明天你自己坐公车上学啊。”刚说完,她就打了一个呵欠。
“管好你自己,我不要你陪,明天你很早要出差呢。我去睡了。”我又不是小学生,你陪我做什么呢?
第二天早上7点,我准备上学,餐桌上放着我喜欢吃的鸡蛋饼,还有一张纸条:兰儿,妈妈出差了,零花钱放在桌上的盒子里了。照顾好自己,有事给我电话。妈妈爱你。
妈妈的这张纸条,让我觉得很温暖。突然就想到昨晚的那些细节,我明白了一些事情。以前看到过一篇文章,说孩子觉得自己长大了,独立了,不再依靠父母了,觉得他们烦。昨晚,妈妈为我送蚊香、送牛奶,我觉得她打扰我,觉得她烦,我不正是那篇文章中所说的那种“长大的孩子”么?妈妈只是想多关心我,多陪伴我,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却误会了她的爱。
我出了门,靠在门上,让眼泪任意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