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色的鱼钩》教学设计

(2025-05-07 11:15:15)

教材分析

【单元主题】小说大多数是虚构的,却又有生活的影子。本单元选文以普通人在困境中的抉择,折射人性的光辉。

【单元目标】阅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人物细节,感受人物形象。习作时围绕主要人物,虚构故事的情节和环境,描写人物言行、心理,创编故事,塑造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运用精读课文已学的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的方法进行统整、比对,体会人物对话与心理描写对刻画老班长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思路】围绕整体目标,基于单元任务,设置学习活动,落实课时目标。具体为四个环节:

1.整体切入,方法回顾,预学检测;

2.自主探究,抓住细节,感受形象;

3.方法思辨,统整比对,发现特色;

4.课堂检测,聚焦目标,学评一致。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整体切入

同学们好!课前,我们聊聊,还是聊我们语文,就聊这两天的学习!

瞧,这两幅插图是哪两篇课文?(桥、穷人)

这两篇课文属于小说,你们已经习得哪些阅读小说的方法?分享给周老师。

(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你们阅读小说的目标与方法都很明确,真棒!瞧,这是单元学习任务,老师想听听大家的朗读。(阅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那在村庄木桥前,关注情节、环境,认识了一位怎样的老汉?

(镇定自若、党性坚定、舍己为人)

好一个党性如山!这让老汉面对突如其来的山洪,毅然做出了:生命的取舍。

那在渔家小屋,你又看到了怎样的桑娜呢?

(勤劳、善良、体贴)

是呀!正是这份人性的善良,让桑娜面对生活困境时,本能做出了:生活的抉择。

这节课,我们聚焦 89 年前的长征草地,红军面对(生存的挑战),又将展现怎样的精神力量呢?

活动一:预学检测,梳理情节

课前,同学们运用已学方法预学了课文。请看,这是你们老师昨晚发给我的你们的预学单。

瞧!我们班同学书写工整、做事认真、聪明伶俐、很有创意!

1.长征背景。

首先我们看这几个同学整理的长征草地资料,长征草地给你一个什么样整体的印象?(条件艰苦、生命禁区)

大家整理能力强,概况能力也很出色!那小说内容梳理能力呢?

2.主要人物。

请看人物关系图(“画”时间轴线)。同学们都是围绕谁进行梳理?(板书:老班长),同学们一下就抓住了小说中心人物!有同学还标出了人物的身份!老班长是(上级、保姆、勤务员),少了老班长一个重要身份,是什么呢?(党员)赶快在学习单上补充完整!

3.主要情节。

我们再看情节图,同学们以时间线、鱼骨图、情节梯、鱼钩图、五角星图等的方式简要概括长文章主要情节,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可视化,真棒!

我们来看,这个同学的情节图,大家读一读。与其它同学的概括,少了一个重要情节,是什么呢?请这个同学赶快补上!

长文短读,同学们情节概况、信息提取能力很优秀!相信大家关注情节,感受人物形象的能力也一定很棒!

我们来读读阅读提示。

活动二:自主阅读,感受形象

(出示阅读提示,生读一读)

1.关注情节,感受形象。

首先,我们就请默读课文,关注情节,用以下句式说说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从(情节)看出老班长(形象)。

大家边读边批注,真好!为了同学们能直观看到老班长品质,请在卡片上写上你从情节中感受到一种老班长的品质。

请大家举起卡片,哇!这么多!请你粘贴在黑板上老班长周围,并按这个句式汇报。

预设:从接受任务,看出老班长服从安排,大局为重。

预设:从弯钩钓鱼,看出老班长勇于创新,克服困难。

预设:从隐瞒真相,看出老班长关心战友,舍己为人。

预设:从黑夜钓鱼,看出老班长不怕困苦,尽职尽责。

预设:从命令喝汤,看出老班长爱护战友,信念坚定。

预设:从临终叮嘱,看出老班长忠于革命、忠于党。

2.关注对话,体会作用。

1)阅读提示。

真棒!同学们关注情节,对老班长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我们继续去走进情节,抓住细节感受老班长品质。请看阅读提示(PPT 出示)

哪一个词跳入了你眼帘?

预设:刻画。

什么是刻画?

是细致雕刻,精心描绘。这是一个美术常用词,那作者是怎样用对话、心理描写来刻画老班长的?这样的刻画有什么作用呢?

同学们在情节梳理时已经梳理出了对话、心理的相关情节:

隐瞒真相,说服小梁,命令喝汤,临终遗言

在阅读提示中还告诉了我们流程:找一找、读一读、议一议

2)小组共学。请各小组选择一个片段共学(完成学习单),找到老班长的语言、人物心理描写。(板书:对话、心理)

3)小组展示。同学们找到了各片段老班长的语言,人物的心理描写的语句、小组练习了朗读,交流了的作用。瞧!借助别人的语句,完善本小组的单子。

4)体会对话。

瞧,同学们找到了老班长对话中的语言描写,谁来读一读。

请代入老班长的身份再读一读。从中你又看到了一位什么样的老班长?

(关爱战友、不惧牺牲、忠于党,尽职尽责……

是呀,老班长的语言好些都是谎言,但都是(善意的谎言)

这几句谎言中,表现了他对?

预设:对战友无限的关爱,对党和革命无限的忠诚!

言为心声!这就是语言的效果,对话的魅力!老班长的形象更鲜活,更立体,更加有血有肉了。让我们带着崇敬一起读读最后一个片段。怎么读?(分角色读)

评:你们的朗读,动人心魄,那长满红锈的鱼钩为什么是金色的呢?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鱼钩为题?

(鱼钩是线索,金色是老班长的思想光芒)板书五角星。 

活动三:比对关联,方法思辨

1.比较心理描写

感受了对话的作用,我们再来看看人物的心理描写,对比《穷人》

与这一课的心理描写,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穷人》一课的心理描写是主要人物桑娜的心理,《金色的鱼钩》是小梁的心理。)

嗯!一个是正面描写,一个是侧面烘托。这是描写的角度,那描写的方法呢?

(《穷人》一课主要采用桑娜的内心独白的方式,直接写心理过程,以此反映出桑娜对丈夫的体贴,对邻居的同情。)

《金色的鱼钩》一课,有没有小梁的内心独白?这一句呢?(内心想法)那这两句呢?(分男女生读用比喻、夸张来写内心感受的句

子),看来这一课心理描写的方法更灵活多样了。小梁的心理侧面描写,你又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老班长?

(不怕困难、一心为人、党性坚定……

2.比较环境描写

同学们,小说阅读,还要关注环境描写,课文的环境描写在哪里呢?

预学时大家(只找到了这一句),桥一课运用大量的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穷人一课很多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哪为什么本课的环境描写只有一句?

预设:因为本课大量的对话、多样的心理描写足以画老班长形象。

看来各种描写方法是要灵活运用,恰当选取。

活动四:课堂检测,升华主题

同学们关联前文,勾连后面的任务,在比对中,大家的认知在不断结构,不断生长,不断拔节!最后,我们来个当堂检测。

1.交流平台

学完这一单元的课文,请说说感受小说人物形象的方法。

2.精神命名。小说学习,同学们得言、得法,那请给老班长的品质起个名字。

可以从物品、人物、事件的角度命名。

预设:老班长精神(起的好,这是老班长的品质)

预设:红军精神(老班长连名字都没有,他就是无数红军、无数革命先辈的化身!)

习近平主席将这种精神命名为:长征精神!

读好红色小说,传承长征精神!

3.赓续长征精神(完成课后作业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