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lxh550578
lxh550578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647
  • 关注人气: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双减”背景下的习作课堂“双增”——以第三届全国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课例《国宝大熊猫》为例

(2022-04-25 15:18:36)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说:“语言学本质上是一门人文科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同时,新课程改革提出语文教学要重视人文教育,强调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要求语文教育要贴近生活。习作课堂教学中关注教材习作要求以及它在小学阶段所处的相应发展节点,为学生创设与生活相贴近的情境、搭建习作的支架,促使学习过程有抓手,练习内容有重点,评改实践有方向,让学生的习作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7y7fZbic3AGdcNE0LtdlmibuiasZMc7kepbAVtCqSiaaiaYC9stIFU2P94g1wEVRNU3MzsYL4ibicXqmec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厘清关系,明确“双增”的目标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g3dUrVVrO7y7fZbic3AGdcNE0LtdlmibugPvWcbelRf3rU6IyeYchj66rs5eIPicic7K3mnc8gxkvlO2hEB6iaHBEQ/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语文要素落实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知识、方法、技能的传授过程,期间必然渗透着人文的关怀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

人文教育能够为语文要素的落实和发展提供精神支撑,语文要素所包含的内涵十分丰富,需要学生在积极的态度、情感与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下实现自身语文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语文要素的落实与发展,同样有效地作用于人文教育。学生在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实践以及思辨、审美能力提升的同时,累积丰富的语言以及言语经验,增加个体的情感体验,提升个体的文化素养,实现人文教育的发展。

《国宝大熊猫》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七单元的习作,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与资料有关的习作,在小学阶段一共有三次,还有两次分别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介绍一种事物》,语文要素是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语文要素是搜集资料,介绍一个地方。《国宝大熊猫》属于收集与应用资料介绍一种事物,这一训练序列中的一个节点,是相应教学任务的起点。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7y7fZbic3AGdcNE0LtdlmibuiasZMc7kepbAVtCqSiaaiaYC9stIFU2P94g1wEVRNU3MzsYL4ibicXqmec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7y7fZbic3AGdcNE0LtdlmibubmKysiaxu3zJAW3QwPgpNchQzpBnhiaGk5ibm0ESNUWkqvdPlA7oOUq9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国宝大熊猫》是学生第一次尝试在习作中搜集运用资料,重在培养学生搜集应用资料的意识,激发学生搜集应用资料的兴趣,初步学习整合信息的方法。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教材的图表或者查找的资料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进而了解熊猫,并获取习作的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习搜集资料,处理信息,养成习惯,形成能力。丰富学生习作内容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下册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因此本单元的阅读教学为学生的本次习作奠定了基础,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我们奇妙的世界》《海底世界》《火烧云》这三篇课文的学习,对于“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对于作者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表达方法有了一定的感知,也初步感受了大自然的奥秘。这些前期的铺垫,为本次习作把大熊猫介绍清楚奠定了基础,唤醒了学生探究自然奥秘的热情,为激发学生对国宝大熊猫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奠定了情感基础。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7y7fZbic3AGdcNE0LtdlmibubmKysiaxu3zJAW3QwPgpNchQzpBnhiaGk5ibm0ESNUWkqvdPlA7oOUq9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7y7fZbic3AGdcNE0LtdlmibuiasZMc7kepbAVtCqSiaaiaYC9stIFU2P94g1wEVRNU3MzsYL4ibicXqmec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创设情境,落实“双增”的策略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g3dUrVVrO7y7fZbic3AGdcNE0LtdlmibugPvWcbelRf3rU6IyeYchj66rs5eIPicic7K3mnc8gxkvlO2hEB6iaHBEQ/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活跃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兴趣去学。在落实语文要素的同时融入人文教育,使学生产生共鸣,增强情感体验。1. 打开习作的思路,激发习作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习作课堂,首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此,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去达成本课时的习作要求。例如,在《国宝大熊猫》一课中,教师在课堂伊始创设国际熊猫节的情境。通过招募熊猫大使这一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本课习作任务。书中三个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提问,从不同方面了解大熊猫,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从不同方面提问的能力。文中的省略号指向学生感兴趣的关于大熊猫其他方面的问题,旨在打开学生思路,丰富习作的内容,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7y7fZbic3AGdcNE0LtdlmibubmKysiaxu3zJAW3QwPgpNchQzpBnhiaGk5ibm0ESNUWkqvdPlA7oOUq9g/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这一个环节,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唤醒了学生对国宝——熊猫的探究欲望。这样的课堂教学既打开了学生习作的思路,又调动了学生积极的学习状态,两者双向互生。2. 梳理习作的脉络,树立合作探究的意识语文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也培养适应时代的人,更需要懂得合作的人。因此,在语文习作课堂中,落实习作要求的同时培养合作的意识与能力,实现了人文教育与语文要素的通融催生。例如,在《国宝大熊猫》的执教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梳理感兴趣的关于熊猫的问题,并搜集资料。课中教师通过创设“认名片”的场景,帮助学生解决课前的疑问。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国宝熊猫的喜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师将“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这一问题进行了重点的探讨。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最想介绍的几个方面,梳理习作的脉络。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合作梳理问题,借助资料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整理资料,发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社会价值等特点,并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中不仅有能力的训练,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3. 关注习作的表达,培养规范表达的习惯语文要素的落实要避免概念化、标签化的讲解与机械训练,这就需要教师联系生活实际,创设还原的语言情境,重视学生的语言实践与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与运用。在上一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想介绍的几个问题,也就是从几个方面介绍,然后分段表述。基于这样的前提,习作的结构清晰了,但是要真正介绍清楚、准确,还需要在表达时做到:内容准确,介绍清楚。要做到这两点,就必须关注到内容介绍的准确性,要求学生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对待搜集的资料,确保介绍内容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例如,《国宝大熊猫》的练笔环节,教师创设“熊猫大师挑战赛”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介绍大熊猫,并在表达时注意:内容准确,介绍清楚。教师运用教材提供的方法支架分步引导学生参考教材中的图表或查找的资料进行学习,准确地提取信息。引导学生关注“有时”“等地”这两个词语,体会介绍的准确性,语言的规范性,进而帮助学生培养规范表达的习惯。学生在习作实践中感悟语言表达需要准确、严谨,明确本单元习作的语文要素,即表达时做到内容准确,介绍清楚。与此同时,这样的习作实践也是培养学生规范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xg3dUrVVrO7y7fZbic3AGdcNE0LtdlmibuiasZMc7kepbAVtCqSiaaiaYC9stIFU2P94g1wEVRNU3MzsYL4ibicXqmecw/640?wx_fmt=png&wxfrom=5&wx_lazy=1&wx_co=1

创新评价,助力“双增”的持续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xg3dUrVVrO7y7fZbic3AGdcNE0LtdlmibugPvWcbelRf3rU6IyeYchj66rs5eIPicic7K3mnc8gxkvlO2hEB6iaHBEQ/640?wx_fmt=gif&wxfrom=5&wx_lazy=1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尊重思维的多元性和独特性。立足儿童立场开展教学评价。教师应该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儿童的天性,选择儿童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来组织教学并开展教学评价。1. 现代信息技术,让评价更有新意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教学内容更直观清晰,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需要。如,在《国宝大熊猫》的资料整理环节,教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形式呈现“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学生通过多样的、具化的形式更加充分地认识了熊猫作为国宝的必然性与现实性。引导学生发现,大熊猫是活化石,是中国独有,是世界自然基金会推送的动物等,进而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并增强民族自豪感。又如,在《国宝大熊猫》的习作展示与评价环节,教师运用投票器,现场投票选出‘熊猫大使’,既刺激又高效,将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最后将介绍的文字制作成二维码供全世界的人扫码查阅,更是能持续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象,以图像音频兼具的教学形式,呈现给学生更具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将正确价值观依托动态情境展示出来,给予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与感悟。2. 尊重个性体验,让评价更有温度习作教学的评价应该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立足儿童立场,在习作评价中保护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想象热情。在教学活动当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审美和判断能力,进一步呵护学生的学习动力。在《国宝大熊猫》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立足儿童立场,保护学生的探究欲望与热情。在交流的环节,教师循循善诱,启发学生出示小组最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尊重学生选择。在解决问题环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疑问,尊重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解决途径。在习作展示评价环节,教师引导学生互评时在肯定同学优点的基础上再提出建议。教师在“熊猫大师挑战赛”公投结果产生时,表扬当选的“熊猫大使”,并及时肯定和鼓励落选的同学。这样尊重学生个体体验的评价,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温馨,也更能强化学生在教学情境当中感悟习作目的,并在以后的语文实践中尝试运用,实现个体能力的综合性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融入语文要素的落实之中,借助语文教材内的人文元素,促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及语文素养协调发展,使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