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大家好,我是糖妈
马上就到十一假期了,又到了带着娃走亲访友的“黄金周”。聚会固然是开心的,但难免会遇到一些特别喜欢“逗小孩”的亲戚、朋友、路边大妈……花样百出的“逗孩子”,可不只是把孩子逗笑那么简单。
但有些逗孩子的方式,不仅无聊,更可能伤害到宝宝的身体健康和幼小心灵。趁着放假之前,把这篇文转出去,委婉的提醒身边的亲朋好友:
是真爱
就别再这么逗我孩子!
https://wx3/large/006p5qHely1fk1fn4anweg308c06egws.gif
逗孩子喝酒
你怎么不喝尿呢?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悲剧新闻“郑州市一个
孩子对一切没见过、没尝过的东西都很好奇。“可好喝了,你尝尝”,利用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尝酒,伤害的不仅仅是孩子的身体,更让孩子对探索、尝试产生恐惧,可能因为大人多次的逗弄,变得胆小、怯懦!
这个玩笑开不得!逗孩子喝酒,大人以为的一小口儿,真的可能要了孩子的命!
https://wx2/large/006p5qHely1fk1fnyfas9j30hq0iqmym.jpg
“你妈不要你了,跟我走吧”
请别挑战孩子的底线
孩子会很认真的对待别人跟TA说的话。跟孩子说“你妈不要你了”,TA真的会相信!而在孩子心里,没有比失去父母的爱更加恐惧、担心的事了,爸爸妈妈爱不爱ta,要不要ta,是所有小孩的底线。
孩子的理解力有限,分不清你是在开玩笑,还是说真的。常这样逗孩子,造成的心理阴影,可能影响TA一辈子的安全感。
https://wx4/large/006p5qHely1fk1ftym71nj30hs0ha3zj.jpg
千方百计逗孩子把吃的给你
最后又说“我不吃”
有些人喜欢这样逗孩子:“你的零食分我一点吃吧”“真小气,我之前给过你那么多好吃的”……等孩子乖乖递上自己的零食,结果大人来句“我不吃,你吃吧!”孩子瞬间懵圈,下次再这样逗孩子,孩子可能真的就不给了,反而变得不爱分享。
还有本身就不愿意分享的孩子,不愿把零食或玩具交出去,大人可能紧跟一句:“真小气、太抠门儿了”。但对于小宝宝来说,本来就是自我意识(我可以掌控什么)、物权意识(哪些东西是属于我的)建立的关键期,这样逗孩子,不是越来越小气,就是不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
昨天的文章专门说了关于“逼孩子分享”这件事:千万别逼孩子分享!《爸爸去哪儿》中的这个环节,不要瞎模仿
https://wx4/large/006p5qHely1fk1o9zeus2j30ci071mxg.jpg
背着妈妈喂吃的
还说“别告诉你妈”
很多小孩蛀牙,家长不让吃糖,还有一些宝宝对某些坚果、水果过敏,家长平时也不让吃。但一些大大咧咧的朋友逗起孩子来,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问家长一句,什么都给孩子喂。
还有一些没孩子的人,没有育儿常识,不知道花生、葡萄等食物卡到小宝宝发生危险,边喂还边逗孩子乐。
更气人的是,有些人知道妈妈不让宝宝吃糖,偷偷塞给宝宝吃,最后还补一句:“千万别告诉你妈!”
亲爱的亲朋好友们,你们一定是出于好意,才会给宝宝喂吃的。但请在给宝宝喂吃的前,先问问孩子的亲妈“你家宝贝可以吃这个吗?”尊重妈妈,更避免意外!
https://wx2/large/006p5qHely1fk1fyexjqrj30hs0hs3zr.jpg
上来就亲亲捏捏抱抱
这个超级大怪兽好可怕
捏脸蛋,容易导致腺体机械性损伤,宝宝流口水会比正常孩子严重!亲孩子,容易把细菌传染给宝宝,导致TA生病!
对于宝宝来说,成年人就是巨人一般的存在。突然有不太熟悉的、个很高大、很有力气的人近距离接触宝宝,宝宝感受到的不是爱,而是一个超级大怪兽袭来,好可怕!而自己,很难受、很渺小、难以挣脱,这种失控感,往往会让孩子对人际接触提早产生抵触和恐惧。更可能影响到孩子未来的人际关系。
https://wx4/large/006p5qHely1fk1fyzodorj30hs0i1gmm.jpg
“爸爸妈妈你更爱谁?”
别逼孩子更早学会说谎
这个问题,在我的童年,曾经被问过无数次,每次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回答更爱妈妈?爸爸会生气!回答更爱爸爸?妈妈会不高兴!回答两个都爱?好像我是小滑头!相信你小时候也被这个问题困扰过。
把孩子陷入两难的境地就这么好玩吗?常被如此逼问的孩子,可能会更早学会说谎,而忽略了自己内心最最真实的感情。
https://wx2/large/006p5qHely1fk1i04j7itj30ej0audge.jpg
拿孩子的生殖器开玩笑
隐患真的非常大
我记得有个新闻中说:“家里俩孩子,姐姐和弟弟。大人开玩笑的跟姐姐说,妈妈喜欢弟弟,因为弟弟有小鸡鸡,你没有。结果没过几分钟就发生了惨剧,姐姐居然生生剪掉了弟弟的小鸡鸡!”
还有调查显示,那些长大后患有性心理疾病的人,比如露阴癖、强奸犯、施虐狂等,多数幼年期都不同程度的被人“调戏生殖器”。
所以,老生常谈的还是要提醒父母,一定要给孩子穿封裆裤,千万别把孩子的生殖器暴露在外。对待“弹宝宝小鸡鸡”“跟孩子开生殖器玩笑”的人,务必第一时间阻止,保护好孩子。
https://wx3/large/006p5qHely1fk1i0zva3oj30j90chdg0.jpg
咯吱宝宝到大笑
真的会“笑死”人
有些人喜欢挠宝宝的脚心、胳肢窝,这样可以逗得宝宝咯咯笑,时间久了宝宝会觉得笑的很难受,却根本停不下来,更不会喊停!但小宝宝,大脑、心脏、肺部等身体各个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因为激烈大笑,而导致脑瘫、残疾甚至死亡的案例层出不穷。
让宝宝持续大笑
就是在考验TA尚未完善的心、肺、脑功能
这样笑个不停,稍不注意就会造成瞬间窒息、缺氧,引起暂时性脑缺血,而且大脑缺氧还会造成口吃、痴笑等不良习惯!尤其是挠脚心,会造成宝宝神经系统高度紧张,越小的婴儿紧张越严重,持续时间过长,对宝宝神经系统发育不利。
https://wx4/large/006p5qHely1fk1i1oh6i4g308c05ztgc.gif
遇到别人“恶意”逗娃
当妈的必须挺身而出
面对亲朋好友、街坊邻里“不友好”的逗孩子,父母的做法很关键!若是碍于面子,忍气吞声,无疑会给孩子造成“雪上加霜”的伤害,不被父母保护,孩子心里会更多恐惧。
❶ 请不要这样逗我的孩子”
对于同辈或不太熟悉的人,妈妈可以直截了当的说:“请不要这样逗孩子,……”,关系还不错的话可以稍加解释,也告诉对方为什么这样逗孩子不好,就当给大家科普一下育儿知识了。
如果是长辈,就需要委婉一点说了,可以说:“孩子不太习惯这样的交流方式”,然后用别的话题岔开,聊点别的,也就过去了。
https://wx3/large/006p5qHely1fk1ob1sdk5j30go0cggm8.jpg
❷ 带孩子离开当下环境
对于不太熟或陌生人,安全起见,最好马上带孩子离开当下环境。一来避免让孩子继续承受伤害,二来现在假装熟人逗孩子,盗抢孩子的事儿也不罕见,确保自己和孩子的安全,走为上策。
❸ 和孩子解释刚刚发生的事
如果孩子刚刚遭到不友好的逗弄,及时和孩子解释清楚,比如有人逗宝宝说:“你妈不要你了,把你给我了”,妈妈要告诉宝宝:“ta说的不对,妈妈永远爱你,永远不会不要你”,打消孩子的恐惧。
https://wx1/large/006p5qHely1fk1i3q28yej30k00b9wf8.jpg
❹ 大宝宝,要教他学会 Say No
我们不可能时刻守护着宝宝,教会宝宝勇敢的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敢于Say No 很重要!比如告诉宝宝,当你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可以这样说:“我不喜欢你这样说”或“请你不要这样做”,这是逐渐学会自我保护的过程,也是让自己更强大的过程!
https://wx4/large/006p5qHely1fk1i478ug7j30dw099jrh.jpg
过节原本是件开心的事,但如果还是有人用“错误”的方式逗孩子,对宝宝造成严重的伤害,整个节日,甚至整个家庭都有可能因此陷入不幸!
所以,小编恳请大家,把这篇转发出去,让更多亲朋好友、街坊邻里、大爷大妈、叔叔阿姨们了解到,这样逗孩子的危害。转发语请这样写:#爱我,就别这样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