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折射》说课稿
(2019-04-13 19:12:56)分类: 教学评选 |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和特点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迁移类比在学习中的作用
2.初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学生只有经历活动过程,才能更好的掌握知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探究活动也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科学精神在课堂中的落实。因此教学重点是通过猜想、检验、联想、探究得出光折射的特点
引导学生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是学习的终极目的,学生根据光的折射特点通过光路图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由于学生对光的折射特点中折射角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把握不到位,画图解释有困难。所以确定教学难点是用光的折射特点解释折射现象。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课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我采用实验探究法、引导发现法、启发式谈话法、自学法、迁移类比法。
【学情分析】学生已清楚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已探究了光的反射定律,掌握了在光的反射现象中三线、两角的关系,很容易通过迁移类比从而知道要从三线、两角去探究光折射的特点。但由于光折射时折射角不等于入射角,其在不同介质中的大小关系是探究和应用的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三个字“引”“探”“用”
探究实验以引导为主,引导学生说出从哪些方面去探究,由学生设计如何探究,指导学生从哪些角度去观察。通过学生活动卡的训练是学生加深对光折射特点的掌握。
用“光的折射特点”去解释生活和自然界中的现象前后呼应、学以致用、释疑解惑,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美妙的自然奇观如太阳变方、幻日让学生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不同梯度练习题的设计,使学生更加自如的运用知识,同时反射与折射现象出现在同一道题中,让学生通过对比,辨别反射和折射。
以上是我根据课标、教参、学生学情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谈了我的设计思路,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