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永州市2019年下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2020-01-25 14:11:26)
标签:

永州贤水河

试卷

分类: 我是教坛跋涉者

永州市2019年下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命题人:曾满姣(冷水滩区京华中学)   李凌云(永州九中七里店校区)

                韩  燕(永州九中荷叶塘校区)

        审题人:杨振华(永州市教科院)       蒋笃家(双牌县教研室)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共3道大题,22小题。如有缺页,考生须声明。

 

一、积累与运用4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3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5题。 12分)

据统计,沙漠、荒原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尽管大漠、荒原      ,但它充满了神秘和魅力。古往今来,很多人投身于这些       ,挥洒自己的青春与汗水。

材料一  那是在1913年,我走进法国普洛旺斯地区,在游人稀少的阿尔卑斯山地,做了一次旅行。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熏衣草。在荒野中,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倒塌的房屋旁边支起(      。从前一天晚上起,就没有水喝了。现在,我必须去找点儿水。我猜想,这里虽然成了(      ,但是,像马蜂窝一样、一间挨一间的房子周围,总会有一口水井,或是一眼泉水吧!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      了。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旁边还有一座教堂,钟楼也已经(      了。如今,却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了。                    (选自《植树的牧羊人》)

材料二  最美奋斗者、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用16年时间在青藏高原艰苦跋涉50多万公里,累计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每找到一颗新种子,从收集到运送都需要       。经年累月的高原工作,让       的钟扬身体频发警报。2015年5月2日,他突发脑溢血,可离开ICU刚半年,他就又偷偷进藏了。2017年9月25日,钟扬在为民族地区干部授课途中遭遇车祸,生命定格在53岁。但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据《人民日报》“爱国情奋斗者”专题报道编

2 依次填入文本括号中的词语,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帐篷(póng)    废墟(y)   干涸(hé)     坍(tn)蹋

B帐篷(péng)    废墟(x)   干涸(hé)     坍(tn)塌

C帐蓬(póng)    废虚(x)   干涸(ké)     坍(dn)蹋

D帐蓬(péng)    废墟(y)    干涸(gù)     坍(dn)塌

3 依次填入文本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荒山野岭    不毛之地    小心翼翼    舟车劳顿

B.人迹罕至    穷乡僻壤    谨小慎微    疲惫不堪   

C.人迹罕至    不毛之地    小心翼翼    疲惫不堪

D.荒山野岭    穷乡僻壤    谨小慎微    舟车劳顿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B.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C.钟扬教授及其学生累计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  

D.但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5 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是摘自文段中的一句话,现 在请你把它放回原处,你认为哪一处最合适?(      

A B C D

6 综合探究与运用(27分)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七年级(2)班的同学准备进行“书香校园”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4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市发布了2018年全民阅读数据统计,如下:

永州市2019年下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永州市2019年下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试题卷)某市成年居民每天阅读各媒介接触时长

你从图表中发现成年居民每天借助             媒介阅读的时长居第三位。(3分)

(2)请写出一个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3分)

3 同学们准备选择教室的一角作为阅读角,设立一个文学小书架和一块阅读展示墙。请你为主题墙报设计栏目,请写出至少三个栏目名称。(3分)

                                                                        

4)下列是七(2)班班委会关于本周五下午200在学校报告厅举办一次主题阅读活动的通知,这则通知两处必须修改,请指出并予以修改。4分)

  

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同时帮助大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现决定在学校报告厅举办“书香校园”主题阅读活动,选定《西游记》为共读书目,读后进行交流。每位参加的同学还可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阅读。

                                                          2019年12月15日

                                                                        

                                                                        

5在阅读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名句,但不完整,请你补充完整。(8分) 

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

《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我们学习要按时复习,就会有新的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正如《<<FONT face=宋体>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FONT face=宋体>论语>十二章》)

6)在阅读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下列一段文字,阅读后,请完成相关空格。(6分)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该文段选自             ,作者是            ,本学期所学的课文                   也选自这本书,这篇文章中描写了一位                   (性格)的老师,这位老师的名字是            

二、阅读与理解48分)

(一)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5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7.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丁氏/穿井得一人

C.有闻/而传之者 D.不若/无闻也

8.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及其家穿    挖掘 B.国人      讲述

C.丁氏      回答 D之于宋君    听到

9.下列加点词与例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宋丁氏

A.两狼并驱如故 B.夫君子

C.学而时习 D.晓者亦舍然大喜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选自《吕氏春秋》这本书是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B.故事中,造成别人误解的源头是丁氏的表述不够清晰,说话有歧义。

C故事中,宋国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表现了他们的求实、求真精神。

D.《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更不能以讹传讹。

11.请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句子的意思。3分)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5分)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2.这首诗的体裁是(      3分)

A五言绝句 B.五言律诗 C.七言绝句 D.七言律诗

13诗句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排”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实用类文章阅读。阅读下面药品说明书,完成14-16题。(9分)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说明书

药品名称】: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蔗糖。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

适应症】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温水冲服。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

体重(公斤)

一次用量()

一日次数

1-3

10-15

05-1

一日3

4-6

16-21

1-15

一日3

7-9

22-27

15-2

一日3

10-12

28-32

2-25

一日3

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用药3-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可增加肾毒性的危险;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有效期】暂定24个月。                              (说明书内容有删减)       

14.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服用本品期间不要饮酒。               B肝功能不全者应禁用本品。

C若服用本品过量,应立即去医院。       D儿童服用本品须有成人监护。

15.依据说明书,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华体温39,四肢疼痛,妈妈泡了一袋性状泛黄的本品给他服用。

B小红服用本品7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她妈妈带她去了医院。

C8个月大的宝宝发烧、打喷嚏,妈妈按照经验给她服用了本品半袋。

D小明感冒头痛发热,服用本品后,症状未缓解,又服用了另外一种退烧药。

16.为什么【注意事项】中要求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请结合说明书说出原因。(3分)

                                                                          

                                                                          

文学类文章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9分)

 

暖暖的泥火盆

张光恒

凛冽的寒风吹起,坐在空调暖房的我们,不由得忆起虽贫乏寒冷但又温暖温馨的童年生活来。
  那时,天气似乎比现在冷得多,乡间小道上,常见路面被冻裂开来,裂纹纵横交错,犹如破旧的蜘蛛网,冻得鼻头红红、脸儿青青的我们,在河里的冰面上,疯玩够了后,如一群小老鼠般,匆忙地钻进挂着草帘、温暖异常的土屋内。
  其时,屋子里的中央,放着的泥火盆里,炭火红红,像成块成块晶莹透亮的玛瑙、宝石,散发出的暖气,扑在脸上,暖烘烘;火盆边围着一圈烤火的乡亲,咯咯拉拉的东家长、西家短,谈天说地,整个屋内气氛热烈,犹如春天。
  这泥火盆是旧时农村所特有的东西。家境殷实的,多买一个铁盆,当作火盆,可是那时候,整个农村,又有多少富裕的农户呢?所以,多数用的就是泥火盆。
  爷爷有一手做泥火盆的好手艺,整个过程,大约得半小时。他先从南坡地里,挑来韧性较好的黄胶泥土,用清水拌成糊状,再往里面添加一些麦秸杆,做泥巴的“筋骨”,用镢头砸匀,在地上反复摔打,成了一个大泥团,就可以使用了。心细的爷爷,平时会捡拾一些漏水破烂的土瓦盆放到家里,用作泥火盆的胚子,做时,用双手挖捧起刚和好的泥,往准备好的破土瓦盆上甩,他不停地用力把泥巴甩在破瓷盆上,看厚度差不多了,就伸手在水盆里,捧一捧清水,沥在已显雏形的火盆坯子上,就着那清水,把泥盆的里外面,用手抹得溜光、水滑。爷爷干活儿很认真,容不得有一丝纰漏出现,泥火盆的里外两面,光滑得须得如镜子般,各个部位厚薄一致,成正圆形,不歪不斜,线条圆润,整体看来舒服协调,才住手,看起来简直是做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我家的泥火盆,曾经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那盛着炽热炭火的小盆,盆沿边上,被爷爷匠心独运地用小木棒,画上了小鱼、小鸟,那些小动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嘘”一声,就会被吓飞、吓跑。年迈的爷爷,有时候,就把盛有高粱烧的小瓷壶,用牛皮纸塞住口儿,再用铁铲在火盆里扒开一个小坑,放进小瓷壶,埋住,一会儿,酒香就溢满了整个小屋。爷爷惬意地拿出来,就着嘴,抿几口后,脸儿就被烧酒醺得红彤彤的了,等到兴致高了,就大声给我们讲《穆桂英挂帅》《封神演义》等古书里的故事,乡音方言,声情并茂,听起来,贴心近肺,大大激发了我的美好想象。有时,奶奶也会把花生、土豆埋到快要燃尽的热灰里,半个时辰,就可以吃,现在似乎感觉,任何美味佳肴,都赶不上儿时火盆里的熟花生、土豆那美好的味道。
  现在,农村的泥火盆,已属“明日黄花”,风光不在,以前家家使用的泥火盆,早已不见踪影,被空调、暖气炉取而代之,曾经为乡亲做泥火盆的爷爷,不免有些落寞,我打着手势,询问耳聋的爷爷,以前我们家曾经使用过的火盆,还找得到吗?一向耳聋的爷爷,竟意外地听明白了,他摆摆手,眼里流露出怀念的神色,什么话都没说,转身走了。

17.文章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8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屋子里的中央,放着的泥火盆里,炭火红红,像成块成块晶莹透亮的玛瑙、宝石,散发出的暖气,扑在脸上,暖烘烘。

                                                                          

                                                                          

19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动词选用准确精炼,请把这一系列的动词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20段中我家的泥火盆,曾经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这温暖具体指什么内容?(4分)

                                                                          

                                                                          

21结尾处他摆摆手,眼里流露出怀念的神色,什么话都没说,转身走了,如果爷爷说话,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4分)

                                                                          

                                                                           

三、写作与表达60分)

22.记忆中,有一些人,就像陈年老酒,平日里就装在那个不起眼的坛子里,摆放在哪个不起眼的角落,安静而又寂寞。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他的目光、他的笑容、他的手势、他的举手投足,便会不知不觉地浮现在你眼前……请以“记忆中总有这么一个人”为题,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不少于600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