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2019年下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标签:
永州贤水河试卷 |
分类: 我是教坛跋涉者 |
永州市2019年下期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卡。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2.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3.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本试卷共3道大题,22小题。如有缺页,考生须声明。
一、积累与运用(42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3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5题。 (12分)
据统计,沙漠、荒原占地球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尽管大漠、荒原
材料一
材料二
2.
依次填入文本括号中的词语,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A.帐篷(póng)
B.帐篷(péng)
C.帐蓬(póng)
D.帐蓬(péng)
3.
依次填入文本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A.荒山野岭
B.人迹罕至
C.人迹罕至
D.荒山野岭
4.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
B.这里有五六栋没了屋顶的房子,任由风吹雨打。
C.钟扬教授及其学生累计收集上千种植物的4000多万颗种子。
D.但他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
5.
“这一切,让人能想象出当时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是摘自文段中的一句话,现
在请你把它放回原处,你认为哪一处最合适?(
A. B. C. D.
6. 综合探究与运用(27分)
语文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和补充。每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读一点儿好书,不仅可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启迪思维,还可以塑造良好的精神气质。七年级(2)班的同学准备进行“书香校园”主题阅读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某市发布了2018年全民阅读数据统计,如下:
某市成年居民每天阅读各媒介接触时长
你从图表中发现成年居民每天借助
(2)请写出一个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警句:
(3) 同学们准备选择教室的一角作为阅读角,设立一个文学小书架和一块阅读展示墙。请你为主题墙报设计栏目,请写出至少三个栏目名称。(3分)
(4)下列是七(2)班班委会关于本周五下午2:00在学校报告厅举办一次主题阅读活动的通知,这则通知有两处必须修改,请指出并予以修改。(4分)
通
为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同时帮助大家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现决定在学校报告厅举办“书香校园”主题阅读活动,选定《西游记》为共读书目,读后进行交流。每位参加的同学还可携带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换阅读。
(5)在阅读活动中,同学们搜集了一些名句,但不完整,请你补充完整。(8分)
夜阑卧听风吹雨,
海日生残夜,
非淡泊无以明志,
《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我们学习要按时复习,就会有新的发现,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正如《<<FONT
face=宋体>论语>十二章》中所说:
(6)在阅读活动中,有同学搜集到下列一段文字,阅读后,请完成相关空格。(6分)
我所看的那些阴间的图画,都是家藏的老书,并非我所专有。我所收得的最先的画图本子,是一位长辈的赠品:《二十四孝图》。这虽然不过薄薄的一本书,但是下图上说,鬼少人多,又为我一人所独有,使我高兴极了。那里面的故事,似乎是谁都知道的;便是不识字的人,例如阿长,也只要一看图画便能够滔滔地讲出这一段的事迹。但是,我于高兴之余,接着就是扫兴,因为我请人讲完了二十四个故事之后,才知道“孝”有如此之难,对于先前痴心妄想,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该文段选自
二、阅读与理解(48分)
(一)古诗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15分)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7.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家无井/而出溉汲 B.丁氏/穿井得一人
C.有闻/而传之者 D.不若/无闻也
8.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及其家穿井
C.丁氏对曰
9.下列加点词与例句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宋之丁氏
A.两狼之并驱如故 B.夫君子之行
C.学而时习之 D.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选自《吕氏春秋》,这本书是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
B.故事中,造成别人误解的源头是丁氏的表述不够清晰,说话有歧义。
C.故事中,宋国人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表现了他们的求实、求真精神。
D.《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道听途说的话不能轻信,更不能以讹传讹。
11.请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2-13题。(5分)
秋
刘禹锡
12.这首诗的体裁是(
A.五言绝句 B.五言律诗 C.七言绝句 D.七言律诗
13.诗句中“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排”字用得好,好在哪里?(2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实用类文章阅读。阅读下面药品说明书,完成14-16题。(9分)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说明书
【药品名称】: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成份】本品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蔗糖。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
【适应症】适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打喷嚏、流鼻涕、鼻塞、咽痛等症状。
【用法用量】温水冲服。儿童用量见下表。
年龄(岁) |
体重(公斤) |
一次用量(袋) |
一日次数 |
1-3 |
10-15 |
0.5-1 |
一日3次 |
4-6 |
16-21 |
1-1.5 |
一日3次 |
7-9 |
22-27 |
1.5-2 |
一日3次 |
10-12 |
28-32 |
2-2.5 |
一日3次 |
【不良反应】有时有轻度头晕、乏力、恶心、上腹不适、口干、食欲缺乏和皮疹等,可自行恢复。
【禁忌】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注意事项】
用药3-7天,症状未缓解,请咨询医师或药师;服用本品期间不得饮酒或含有酒精的饮料;1岁以下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不能同时服用与本品成份相似的其他抗感冒药;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可增加肾毒性的危险;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有效期】暂定24个月。
14.下列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服用本品期间不要饮酒。
C.若服用本品过量,应立即去医院。
15.依据说明书,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小华体温39,四肢疼痛,妈妈冲泡了一袋性状已经泛黄的本品给他服用。
B.小红服用本品7天后,病情不见好转,她妈妈带她去了医院。
C.8个月大的宝宝发烧、打喷嚏,妈妈按照经验给她服用了本品半袋。
D.小明感冒头痛发热,服用本品后,症状未缓解,又服用了另外一种退烧药。
16.为什么【注意事项】中要求“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请结合说明书说出原因。(3分)
文学类文章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9分)
暖暖的泥火盆
张光恒
凛冽的寒风吹起,坐在空调暖房的我们,不由得忆起虽贫乏寒冷但又温暖温馨的童年生活来。
那时,天气似乎比现在冷得多,乡间小道上,常见路面被冻裂开来,裂纹纵横交错,犹如破旧的蜘蛛网,冻得鼻头红红、脸儿青青的我们,在河里的冰面上,疯玩够了后,如一群小老鼠般,匆忙地钻进挂着草帘、温暖异常的土屋内。
其时,屋子里的中央,放着的泥火盆里,炭火红红,像成块成块晶莹透亮的玛瑙、宝石,散发出的暖气,扑在脸上,暖烘烘;火盆边围着一圈烤火的乡亲,咯咯拉拉的东家长、西家短,谈天说地,整个屋内气氛热烈,犹如春天。
这泥火盆是旧时农村所特有的东西。家境殷实的,多买一个铁盆,当作火盆,可是那时候,整个农村,又有多少富裕的农户呢?所以,多数用的就是泥火盆。
爷爷有一手做泥火盆的好手艺,整个过程,大约得半小时。他先从南坡地里,挑来韧性较好的黄胶泥土,用清水拌成糊状,再往里面添加一些麦秸杆,做泥巴的“筋骨”,用镢头砸匀,在地上反复摔打,成了一个大泥团,就可以使用了。心细的爷爷,平时会捡拾一些漏水破烂的土瓦盆放到家里,用作泥火盆的胚子,做时,用双手挖捧起刚和好的泥,往准备好的破土瓦盆上甩,他不停地用力把泥巴甩在破瓷盆上,看厚度差不多了,就伸手在水盆里,捧一捧清水,沥在已显雏形的火盆坯子上,就着那清水,把泥盆的里外面,用手抹得溜光、水滑。爷爷干活儿很认真,容不得有一丝纰漏出现,泥火盆的里外两面,光滑得须得如镜子般,各个部位厚薄一致,成正圆形,不歪不斜,线条圆润,整体看来舒服协调,才住手,看起来简直是做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我家的泥火盆,曾经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那盛着炽热炭火的小盆,盆沿边上,被爷爷匠心独运地用小木棒,画上了小鱼、小鸟,那些小动物,个个栩栩如生,仿佛“嘘”一声,就会被吓飞、吓跑。年迈的爷爷,有时候,就把盛有高粱烧的小瓷壶,用牛皮纸塞住口儿,再用铁铲在火盆里扒开一个小坑,放进小瓷壶,埋住,一会儿,酒香就溢满了整个小屋。爷爷惬意地拿出来,就着嘴,抿几口后,脸儿就被烧酒醺得红彤彤的了,等到兴致高了,就大声给我们讲《穆桂英挂帅》《封神演义》等古书里的故事,乡音方言,声情并茂,听起来,贴心近肺,大大激发了我的美好想象。有时,奶奶也会把花生、土豆埋到快要燃尽的热灰里,半个时辰,就可以吃,现在似乎感觉,任何美味佳肴,都赶不上儿时火盆里的熟花生、土豆那美好的味道。
现在,农村的泥火盆,已属“明日黄花”,风光不在,以前家家使用的泥火盆,早已不见踪影,被空调、暖气炉取而代之,曾经为乡亲做泥火盆的爷爷,不免有些落寞,我打着手势,询问耳聋的爷爷,以前我们家曾经使用过的火盆,还找得到吗?一向耳聋的爷爷,竟意外地听明白了,他摆摆手,眼里流露出怀念的神色,什么话都没说,转身走了。
17.文章第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8.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4分)
屋子里的中央,放着的泥火盆里,炭火红红,像成块成块晶莹透亮的玛瑙、宝石,散发出的暖气,扑在脸上,暖烘烘。
19.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动词选用准确精炼,请把这一系列的动词找出来,并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20.第段中“我家的泥火盆,曾经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这“温暖”具体指什么内容?(4分)
21.结尾处“他摆摆手,眼里流露出怀念的神色,什么话都没说,转身走了”,如果爷爷说话,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4分)
三、写作与表达(60分)
22.记忆中,有一些人,就像陈年老酒,平日里就装在那个不起眼的坛子里,摆放在哪个不起眼的角落,安静而又寂寞。但,在某些特殊的时刻,他的目光、他的笑容、他的手势、他的举手投足,便会不知不觉地浮现在你眼前……请以“记忆中总有这么一个人”为题,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具体,情感真实;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不少于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