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但一念之差却为汉朝造就了大敌

(2019-01-24 20:53:37)
标签:

历史

文化

汉文帝

周亚夫

中行说

分类: 秦汉

汉文帝在位23载,其登基可以说是天上掉馅饼,吕氏死后,大臣把吕氏一党一网打尽,自然怕皇帝清算,于是就废了刘弘,迎立低调平和的代王为帝,即汉文帝。说起汉文帝对汉朝的贡献,小编印象中最深刻的是三个"一”,即“一个时代称号”,“一句话”,以及“一个人”。这三个“一”对汉朝的贡献两正一负,下面小编来详细谈谈。

首先是“一个时代称号”,这个估计大家都很熟悉,汉文帝开创了“文景之治”的开端,这是中国实现大一统后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这个留名青史的盛世称号本身就是对汉文帝最大的褒奖,也基本上是对他皇帝职业的评价。由于民生凋敝,汉初一直实行的是黄老之术,汉文帝也沿袭了这个治国理念,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主要包括,减免田租、减轻徭役、劝课农桑等措施。这些措施极大了促进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汉书》记载,“文帝即位,躬修位节,以安百姓”。文帝还“弛山泽之禁”,意思就是开放原来归属国家的所有山林川泽,准许私人开采矿产,利用和开发渔盐资源。形成了“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繁荣景象。另外,汉文帝还废除了严酷的刑法,比如连坐法、肉刑等,减小了社会矛盾。总之,汉文帝的这些政策按现代的话说就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民的幸福感、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筑牢了基础。

汉文帝开创“文景之治”,但一念之差却为汉朝造就了大敌

文景之治

其次是“一句话”,史载孝文(即汉文帝)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这句话是对汉景帝说的,意思是说,国家一旦到了紧急情况,那么周亚夫可以担当领兵重任。汉文帝说这句话也不是无的放矢,因为汉景帝很欣赏晁错,晁错是极力怂恿“削藩”的。但当时诸侯王的势力非常强大,“削藩”不慎,会颠覆政权的,例如明朝建文帝“削藩”,结果把自己给“削”下去了。汉文帝当然不认识建文帝,但他是一个很有远见的皇帝,自然担心太子“削藩”不成反被噬。事实证明,汉文帝的做法和推荐的人选都是正确的,刘启即位后(即景帝)果然对“削藩”操之过急,结果爆发了七王之乱,聚众三十多万人,还与匈奴、东越、闽越勾结。这下景帝慌神了,如果不是周亚夫力挽狂澜,皇位能不能保住不好说,但汉朝元气大伤是肯定的,如果再加上后面的“一个人”,大汉危矣。可以说,汉文帝的这句话挽大汉于危亡。

最后是“一个人”,这个人是汉文帝为数不多的过失,给汉朝造成了巨大损失,可以说是汉文帝的负贡献。 这个人就是被后世称作汉奸鼻祖的中行说。可以说,中行说能成为汉奸,并且铁了心的跟汉朝为难,与汉文帝的关系很大(小编曾专门撰文论述过此事)。文帝时,送公主和亲,派中行说跟随照顾辅佐。中行说不愿意去,并放下狠话“必我也,为汉患者。”意思是如果你非要我去,那就别怪我成为汉朝的祸害。结果汉文帝没当回事,放了这么个家伙去匈奴,太监心理本来就变态,发起狠来谁都拦不住,结果大家也都知道,据说这老太监临死还拉上了天才将领霍去病陪葬,总之给汉朝带来了巨大灾难。

最后借用太史公的一句话总结一下:“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逊让未成于今。”听听,这评价够高的了吧。

(版权归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blog.sina.com.cn/u/586098699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