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浸透在职称中的绮丽与忧伤读李镇西的文章有感

(2018-12-05 16:46:59)
标签:

杂谈

分类: 读文有感

    
        有一段时间没有进入“镇西茶馆”“静静地坐一坐,闲来喝喝茶”,今早点开进去,认认真真地看完了题为《职称,一线教师的光荣与梦想——今天我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五届年会上的演讲录》的文章。因为这是与我们广大教师息息相关的大事。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内心无法平静,有许多感想像要喷涌而出。两年前的职评于我来说好似梦魇一般,虽然最后还是晋升了,但那时的感受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我今天在这里写出来,并不是为了发泄什么,而只是想就李镇西老师文中所提到的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一谈。
        首先,我还是把文中的一段原话码下来吧:
       职称,是无数一线教师一生的光荣与梦想。说是“光荣”,是因为职称是教师专业技能的标志,也是职业尊严的象征;说是“梦想”,是因为许多老师终其一生都在为评高级职称而奋斗,不少人到退休之际都还没有实现自己的“职称梦”。我想,就在此刻,当我们在这个论坛谈论教育评价时,在远方还有许多老师正在为准备评职称的各种材料而忙碌着。
        的确,每一个工作都有自身的一套评价机制,而身在其中的人都会获得机制评价上的自豪感。教师的盼头是什么?还不就是奋斗那么十年、二十年晋升职称。可事实是很多教师在这条路上走得特别的艰难。为了那么一点“粥少僧多”的名额,老师们可谓是十八般武艺都使出来了,最后就看谁武艺更高强。“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争夺大战不断上演。有些平时关系不错的,到了这个时候就是对手,甚至说是“仇敌”也不为过。为了它,老师需早早做好很多准备:规范教案、各种证书、评优评先、论文、教学成绩、述职报告等等。总之是名目繁多的材料让老师们喘不过气来。
       我们再来看看这些需要准备的材料,是怎样“折腾”老师的:教案要归范(教学总目标、课时目标、重点、难点、情感态度价值观、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要归范怎么办?平时每个人课务多,小学老师“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有那么多时间这么“规范”的去写,再说了根本就是在无用功。好了,你要规范,那就规范吧暑假买本规范教案书,照着上面抄吧。证书,也成为了评职称的“内伤”,可又是一道必备的“菜”。可你不参加活动哪有那么多的证书,而且过了四十岁好像就要“退居二线”了,你要是再想去奋斗点,就会被贴上年纪大了,还爱瞎出头的标签。所以一般过了四十岁以后,很多老师都会识趣地退到一边,只管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证书也就少了。评优评先,这就更不用说了,每次的投票评出那么几个,评了的老师喜笑颜开,没评上的心里难受,但又用阿Q的精神来安慰自己,明年我就能评上,大不了后年、后年一定会评上。论文、教学成绩,唉,我就不一一说了,反正老师们永远在这条路上“奋斗”着各种滋味尝个遍。而且,只要你没有这些“硬件”,那么你其他的就都“K0”了。
        文中写到的两位老师为职称评定而跳楼自杀。也许,我们很多人会说,为了一次职称评定至于把生命搭上吗?人生还很长,今年没评上,明年、后年评不就得了。看我们心态多好呀,没评职称也照样过日子。当然,有些事情我们没有经历过或不在其中,所以我们大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去指责别人。但是,我们想过没有,他们的付出是为了什么?正如,一个老师在遗书中写道:“……涉及到职称晋级,像我们这些主课又没有什么竞赛,更缺失了班主任那块的评分,自然没有什么优势!难道我们这些老师,职称就不需要晋级了吗?大家都是看工资吃饭!我没有那么神圣,所以我大胆说出来!因为这一切,直接导致了我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的丧失……”
       他还写道:“……我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活着的老师和同事们以后能有一个更加公平的环境,更有人情味的世界。”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还要去指责一番吗?
        想到我上次评职称,由于硬件不过关,第一次刷下来时,内心极度不平静。当时,表达了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没曾想到事情变得一度糟糕,也听到了很多的议论:我被贴上了个性好强、做事冲动……的标签。记得那时候我听到这些话后,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甚至想辞职,离开这里。可我心中又割舍不下我的那些学生,这不是在标榜自己的高尚,而是实话实说。再次说明,我不是发牢骚,也不是对谁有微辞,或许我是做事冲动、鲁莽,不考虑后果。但是,我想说的是对于那些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工作的老师来说,职称是职业尊严的象征,也是职业的幸福感。他们为职称去争取,没有错!
        期待我们的职称评定越来越科学。最后,就用李镇西老师的话结束本次写作吧:一个学校最重要和最珍贵的是什么?几年前,我曾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比学校特色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快乐与成长;比学校品牌更珍贵的,是教师的尊严与幸福!”
          2018/1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