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口红利接力棒——工程师红利

(2016-02-17 17:03:52)
标签:

杂谈

2014-04-10

 

对于最近对蓝筹的呼声,我觉要一分为二看,一方面大量企业在转型中由于预期的下降,而出现了股价下行、市盈率下降、股息率提升的情况。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低市盈率的背后必须解决的是原有盈率模式的可持续性预期。哪些蓝筹未来仍然具备优势,哪些则不具备是需要有宏观、唯物的眼光来判断的。

 

1992 - 2012年,20年里面的“低工资,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治理和监管成本”,使得很多传统行业经历了暴利爆发式增长,比如江苏三房巷集团靠纺织相关业务,净资产从800万做到近80亿,江阴长江村靠钢铁相关业务,净资产从1000万做到近100亿,最后村里已经没有一亩农地,都是工业和居住用地了,比如江阴华西村,靠实业和旅游做到了村民基本不再从事农业,华西集团净资产超过100亿(资产300亿,负责200亿,净资产100亿)。江苏江阴华西村,三房巷村,长江村,用30年,从彻彻底底的农村,变成了彻彻底底的非农业区。但“低工资,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治理和监管成本”正在离我们远去,这些绝不是蓝筹可以依托的对象。

本人当前正在把目光转向工程师红利,所谓工程师红利,是个宽泛,不严谨的说法,主要是指农村劳动力转移完毕后,中国体力劳动者的价格(工资)优势,不再非常明显,但是中等制造业的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也就是工程师,技术工人工资比欧美日韩低很多,而亚非拉很多国家造不了。买入1.5倍市净率以下,由优秀企业家,管理层领导的企业,就是看涨未来的中国工程师红利。同样是蓝筹投资,这一投资思路大家可以有所借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