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月读后感带班有心,“抓”铁有痕——读《一线带班》琐感

(2023-03-27 20:40:42)
分类: 叙事者悦读

教育要有温暖的慈爱,也要配上严格的规矩。慈母严父集于一身,才是老师。

——管建刚《一线带班》

 

本月共读管建刚老师的《一线带班》,我是带着诸多钦慕和期待采用边读边思边做笔记的方式读完的。果然名不虚传,管老师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触动更是感动和震撼。

在阅读本书之前,先认真欣赏了序一序二。三位老师用“全”“实”“妙”,“亲和”“新鲜”“冲动”来形容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深有同感,深以为然。除此之外,我还想用一个“细”字表达感受,本书字里行间言语内外无不彰显着管老师一线带班的细心细致细腻。

全书以一“抓”字贯穿始终,“抓开头”“抓家长”“抓时间”“抓作业”“抓基础”“抓常态课”“抓复习”,招招用心,抓铁有痕。很多方法都是可以直接复制学习的,极具参考价值,很有指导意义。

“抓开头”的部分中谈到“向前任老师了解已经做过的事”。我在接班的时候(初一新组建的班和前任老师已离职的例外),曾经向前任老师和班主任了解过班级情况,但比起管老师的细致、全面和用心实在相差太多。尤其是说到“文人相轻”,平行班级之间的竞争以及同事之间的互相补台、拆台的部分,深有同感,不得不佩服管老师的质朴和真诚。“向前任老师了解特殊学生”部分,刚刚读了几页就已经被管老师真诚质朴的语言打动,深感句句真诚、事事在理。管老师面对问题孩子小Z时的处理方式引起我深刻的反思,我也曾经遇到过学习很困难的孩子,我的处理方式原来自认为是对的,采用“死磕到底”,“不轻言放弃”的态度,这些看起来富丽堂皇、高大上的说辞不但没能从根本上改变孩子,还白白消耗了过多的心力,直到自己心力憔悴。既然在一个孩子身上花费80%的精力,还没啥效果,为什么不该放手时就放手呢?如果能早些读到这本书,或许自己就不用走那么多弯路了。在“向前任老师了解家长情况”中,管老师说,“世界上最难的事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拿到你的口袋,把你脑袋里的观点放到别人脑袋里。”这句话说出了与家长做工作的艰难,与学生交流难,与家长交流更难。因为我们所面对的家长层次不同,认知不同,各种观念都有,想维护好家校关系,形成家校育人合力,真的很不容易。但书中管老师也分类梳理,并给出了相应的策略方法。尤其是存家长电话,真的是一个妙招,也是先前我做的很缺失的地方,以往是能不存就不存,读了管老师的建议才得要领。

另外,在这一部分当中,还有一些做法和观点让我耳目一新。比如管老师的观点,带班要的不是“一见钟情”,而是“长相厮守”,他认为,熟悉以后的问题才是真问题,熟悉以后的教学才是真教学。而我先前一直认为万事开头难,都想竭尽心力的上好第一课,但确实容易出现后续难以超越第一次的现象,跟学生的感情确实要日久见人心。

管老师在“抓时间”这一部分更充分的展示了他的用心和细致。我们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也知道一个善于管理时间、能充分利用时间的人,一定是一个优秀的、成功的人。管老师在时间的管理和利用上,尤其是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珍惜时间、高效学习方面可谓做到了极致。有些时候时间的划分竟然以分钟计,难怪我们常说一事精致,便可动人,管老师的动人之处就在于此吧。最让人钦佩的是管老师在硬性规定、刚性管理的同时也有灵活变通,尤其是后进生的专属时间安排,温暖细腻颇为引人感慨。还有所有老师的痛——作业问题,就像管老师所说的,一线教师花时间最多的不是课堂教学,而是作业。我们曾经耗尽心力、竭尽所能的千方百计和孩子们斗智斗勇,但很多时候依然收效甚微,甚至束手无策。明明布置作业的是以已经认真考量,也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孩子,但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学生不认真完成、潦草应付?在作业这一老大难问题上,管老师一出手,照样让我们知道有没有。管老师与众不同的不仅是作业要分层,作业要求更要分阶段。不能不佩服管老师的巧思妙想、细致用心。

读抓作业书写部分又一次感受到了管老师“细致”的特点,从培养重视书写的意识开始,通过给照片(慈善家、杀人犯)打分的方式,让学生信服老师所说的书写极为重要,然后明确要求“干净”,“工整”,“美观”,明确底线,层级进步,五分钟描红,写字能力助手等,细而不繁,细而有序,细而有致,细而有效。

文中处处彰显了管老师一线带班过程中的细致耐心,精细细腻。而且每一招每一式都不是花架子,招数巧妙,思维新颖,最关键的是落实到位,抓铁有痕。全部是可复制,可操作,实用高效的经验。

读完管老师的《一线带班》,我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浅陋无知,自认为的20余年的历练,自认为的经验老道,自认为的细致耐心,在管老师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除了钦敬仰慕,还有羞愧汗颜,一事精致便可动人,事事精致足以令人震撼。

“教育要有温暖的慈爱,也要配上严格的规矩。慈母严父集于一身,才是老师。”感恩《一线带班》让我再次找到努力的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