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月第四周读《为孩子立界线》琐感

(2022-05-25 14:57:38)
分类: 叙事者悦读

《为孩子立界线》是我多年前买的一本书,纸页都有些泛黄,但今天再次重读,一点都不影响我获益良多,真正“温故而知新”。

本书共三篇。第一篇,"孩子为何需要界线"总体介绍帮助孩子学习负责任的重要性。文章描绘有界线的孩子什么样子也描绘了有界线的父母本身,会有什么样的行为举止。第二篇,"孩子需要知道的界线十律为我们呈现了十条界线法则。让我们知道不仅要"教导"孩子界线,更要自己"成为"界线并勇于承担后果,来帮助孩子认识到他的生活是他自己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第三篇,"孩子立界线的实践"这一部分用六个步骤来实践与孩子所定的明确而实际的界线,作为本书的总结。

我们常说:“生活的意义并非逃避吃苦,而是在于学习怎样有益地吃苦。从小学会逃避痛苦的孩子,长大后会经历加倍的痛苦……这些问题都来源于逃避暂时挣扎的痛苦、逃避自律和延迟享乐的痛苦。如果我们学会失去即时所需的东西,对于不能马上实现的愿望感到难过,而后适应困境对我们提出的现实要求,欢乐和成功会接踵而至。”这样的话一直出现在生活当中。这次真真实实地出现在了书本里。作者克劳德,一位美国人。    

我们常说:“吃的苦中苦,才得甜上甜。”谁都知道应该让孩子吃吃苦,才能成长。我们看过富翁假装贫穷,磨砺孩子,让孩子成长的故事看过有些孩子自立自强,闯出一片天地的故事但这些好像只是冰山一角。每天都有新生儿出生,每天都有年轻人成为新手爸妈,孩子如何去抚养,如何去教育,如何为孩子立界限,本书会给我们很多有意义的启示    

生命只有一次,每个父母都想要给孩子最好的,为父母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自制力、自立自强的人。这就需要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要走向哪里,应该怎么做等一系列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有界限。

那么到底什么是界限

界限是分界,也是限制,就是说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什么是我需要负责任的,这个范围里哪些是需要自己管理自己的,这包括行为、态度、情绪这些责任。就像有一个花园,界限就是这个花园的篱笆墙,这个篱笆墙就圈出了一个空间,让我们知道说这里面的地方是让我自己掌管的,而且花园里面花草的生长的情况是我需要负责的,所以这个篱笆墙就是我们所讲的界限。

如何为孩子立界限

言传需要明确一点,此处强调的是言传绝不等同于“说教”。很多时候,父母最擅长的就是和孩子讲道理,喜欢反反复复的“唠叨”,我们可以和孩子用语言沟通,但单纯的“讲道理”“说教”这种方式不但作用不大,甚至当孩子大一些的时候,他还会打破界限,更加跳脱和叛逆。

身教:此处所说的“身教”就我们平常所说的榜样的力量我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很重要,身教更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间,他就是通过模仿来学习的,他不去分辨正确错误,只会全部拿来模仿。太多的父母抱怨孩子沉迷手机、电视游戏,不知道主动学习。可却没有去找根源,反思自己,没有看到为孩子创设了怎样的家庭氛围自己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拿着遥控器却大声吆喝,让孩子进屋去学习。一个不爱读书不爱学习的父母是不可能轻而易举的让孩子爱上学习和阅读的。

另外,书中告诉我们为孩子立界限需要知道的界限十律:因果律、责任律、能力律、尊重律、动机律、评估律、积极律、嫉妒律、主动律、显露律。我通过自己的理解简单解析如下:

因果律就是要让孩子自主选择,让他负责,承受相应的后果,给孩子真正的爱和自由。让孩子慢慢走向成熟,不要求生活符合我们的要求,努力去符合生活的要求。   

责任律要让孩子为自己的生活、欲望、情绪、态度、问题负责人。让孩子知道他们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别人的问题。他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是一部小推车,不指望别人帮他拉。同时做父母的也必须让孩子知道你的软弱和失败件好事,因为他们要知道无论是谁,都不是万能的,都会面临挫折和失败,唯一的办法就是勇于承担,坚持努力不放弃。

能力律:这是一个关于律,要让孩子完成有能力做的事同时要让他承认并适应自己缺乏的或者不具备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父母要耐心观察等候已经走入绝境的孩子来求援,我知道这很不容易,任何有爱心的父母都会因此心碎,但是这是唯一让孩子知道他们需要支援和关爱的方法。    

尊重律:让孩子学会并做到不伤害他人、尊重别人说”的权利、尊重一般的限制、能够接受别人与他分开、当别人的界限让他无法得到想要的,他会难过,但是不会发怒,书中男孩比利的案例正好说明这一点。

动机律:父母不只是要帮助孩子培养为自己行为做主的能力,也要帮助孩子为正确的理由去做对的事情,而不是为了害怕处罚才做。   

评估律:在为人父母和生活里的第一项功课就是“成长包含着痛苦”;第二课是“并非所有的痛苦都带出成长”,不要让孩子的痛苦控制你的行动,要让孩子看到,生活不是要逃避痛苦,乃是要与好的痛苦结盟。

积极律:要树立正确的反抗界限、主动回应界限,并掌握技巧。灵性上及情绪上成熟的指标,在与有能力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来作决定,我们生活上许多决定即以此作指标。

嫉妒律:嫉妒是最可悲的一面,就是那个嫉妒的人一直觉得很空虚,没有什么事情够好,没有什么食物可以满足他们。嫉妒和感恩是两种心态,与一个人真正得到的东西没有太大关系却与他的品格有更大的关系,让孩子朝向懂得感恩的境界迈进!孩子需要从父母中得到两件重要的东西:满足和挫折。

主动律:凡是能做的就去做,然后积极寻找你所欠缺的来帮助你完成自我。从失败和后果中学会何为适当的言行举止,体会到他的问题和需要必须自己去解决,培养出自制和掌握自己生活的能力。     

显露律:直接了当地沟通,把关系里面发生的任何事,完全开诚布公。

所以我们父母必须活出孩子学习的榜样,在你生气和他们气冲突时,要用爱心,坦诚,直接的方式,对他们说出来。   

明确了以上十律之后,接下来就是与孩子立界限的实践,因为孩子需要的不光是会谈论界线的父母,而是本身就是界线的父母(知行合一,行大于知)。具体可以为以下六个步骤。   

第一步:看到三件事实:    

1、你的孩子并不完美,他真的有问题,即使这个事实可能表现在很小的事情上,接纳孩子的不完美。    

2、了解问题表象底下真正的问题,文中224页的表格实例,呈现的更通俗易懂。

3、时间不是万灵丹(逃避无用),就是不要认为孩子现在有界线问题,长大了懂事了就没事了,据我了解很多父母都是这种想法,我只能说这个问题永远会存在,除非你去修补。    

第二步:给自己通电,与外人要有良好的互助关系。    

第三步:父母自己必需现在界线里成长。

第四步:评估孩子的情况及你的资源,做出一份计划来处理问题

关于这一部分228—231建议仔细阅读。    

第五步:提出计划,让孩子参与这个过程,并坚持有效的执行。   

第六步:要贯彻始终。这一点尤为重要,坚持精神适用于为孩子立界线的方方面面。

 总之,养育子女就是万里长征,而且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不存在什么水到渠成,除非我们已经全力以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