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辉编著《标准化管理》参考答案(1)
(2016-10-01 09:37:56)分类: 《标准化管理》教辅资料 |
舒辉编著《标准化管理》ISBN978-7-301-27388-3(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
标准化: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实际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
标准化层次:指“标准化所涉及的地理、政治或经济区域的范围”。
标准化系统:是为开展标准化活动所需的课题、过程、组织、标准、法规制度和资源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国际标准化:指所有国家的有关机构均可参与的标准化。
国家标准化:指在国家层次进行的标准化。
行业标准化:指在国家内某个行业标准化机构或行业协会开展的标准化活动。
地方标准化:指在国家的某个地区层次上进行的标准化。
二、单选题
1.
2.
3.
4.
5.
三、多选题
1.
2.B.
3.
4.
5.
四、判断题
1.错。语言、数字、文字和符合的标准化是在远古时代人类标准化思想萌芽阶段就出现的标准化。
2.对。
3.对。
4.错。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标准化是对实际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
1.
答: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标准的基础是市场;二是标准的基本属性难以定义;三是政府的积极介入、主导;四是传统的制标模式受到了挑战。
2.
答:标准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规范化作用、保障作用、节省作用、互换性作用、辨识性作用和美化作用等六个方面。
3.
答:标准化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具有非常鲜明的综合学科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一是具有技术学科的属性;二是具有社会学科的属性;三是同许多学科都发生联系。
4.
答:标准化是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实际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从此定义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标准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一是标准化是一项活动;二是标准化对象是需要标准化的主题;三是标准化领域是一组相关的标准化对象;四是标准化的内容是使标准化对象达到标准化状态的活动;五是标准化的本质是统一;六是标准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