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石先生的家
(2025-11-21 14:32:36)
标签:
情感 |
分类: 回忆 |
美国石先生的家
1982年到美国新奥尔良的南方地区研究中心进修,认识了在该中心工作的石先生。石先生来自宝岛,他可能在美国读的博士学位,之后留在美国生活,当年家庭中包括:爱人,母亲,和两岁的小女儿。
周末的时候,经常受到石先生的邀请去他家做客。他的家是一座二层的建筑,看上去很高大,房子周围有很宽阔的闲置土地,母亲在那里种植蔬菜。
也许那条街是华人聚居的地方,每次进出门口的时候,都会遇见黄面孔 的中国人,彼此都友好地招呼一下。
尽管到石先生家去过不下有6次之多,但是没有去过二楼,接触的只是一楼。这里是一个硕大的客厅,以及一个卫生间。美国家庭的卫生间可分为三个档次。第一档是洗脸盆,淋浴(澡盆),马桶布置在一个房间;第二档是将马桶,澡盆设置在一起,洗脸化妆在一起;第三档是马桶、浴盆、洗脸盆都有单独的房间。石先生的房子属于第三档的设置。记忆中他说购置房子花费了25万美元。
石先生的爱人是个艺术设计师,对房间的布置和摆设有独特见解。例如,她将一个扫地笤帚悬挂在窗子的一旁,真是一种特别的设计。
他们对自己的住房并不十分满意,总在研究什么样的结构才更舒适。有的时候,他们去参观一些出售的精装房舍,对购置新房产做准备,有时也邀我一起参加。对于我来说,那些房子的装饰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和国内有很大的区别,很多现代的元素包含在其中,使人感到新颖,独特。一般的要花费50万美元。
2000年,我第二次赴美的时候,到新奥尔良去了一次,石先生热情地留我住了一晚。那个时候,他们已经搬家了。新家就在我1982年的居住处附近,是个平房建筑,所有的卧室、客厅都在一个长条状的大房子里。一眼望过去,一切都一览无余,显得很拥挤,不像最初的房子那样宽阔和明亮。也许是临时租住的,我想。一般购房都会向高层次发展,越搬越窄小的情况实在少见。
石先生是讲究生活质量的,我2000年去他家的时候,正是炎热的夏季,新奥尔良处于热带,真是热上加热。但是一走进他的家,一股凉风扑面而来,感到了不一样的生活质量。美国人的家庭客房配备的棉被就和宾馆的一样,是很厚的那种,尽管如此,在炎热的夏季,依旧盖上了厚棉被,安然入睡。
次日,石先生要送我去机场,我们很早就起来了,当时天还没有大亮。石先生带我去门口附近的餐馆用餐,记得 食品中有油条和豆浆,周围的顾客中不乏东方面孔。
一晃又一个25年过去了,不知道石先生一家的生活如何,当年只是记得他的女儿在普林斯顿大学读书,当时石先生说这个大学的水平在美国是属于第一名的。她现在可能已经成为某公司的高管了吧。祝愿石先生一家平安幸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