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教学设计
(2019-11-18 20:48:50)“古代诗歌鉴赏之事物形象”教学设计
高三语文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初步理解咏物诗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特点。
2、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规范答题。
(二)过程与方法
识记相关知识点,结合练习,提升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悟中华诗词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难点】
学习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方法,规范答题。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总结归纳、当堂练习
【学法指导】自主预习、圈点勾画、情境想象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咏物诗相关知识点,导入新课。举例:郑思肖《画菊》,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形象。
二、了解咏物诗常见考查角度
1、某事物(物象)有何特点?
2、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3、塑造的物象有何意义?(表达作者……的情感、志向)
三、咏物诗的鉴赏方法及流程
【鉴赏关键】
1、要注意物象的特点,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
2、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3、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志趣。
鉴赏流程:
举例:于谦《石灰吟》
完成练习:赏析杨万里《野菊》(教师引导,解读关键字句,学生总结答案)
四、规范答题步骤训练
规范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举例:张渭《早梅》
完成练习:储光羲《咏山泉》(教师引导,解读关键字句,学生总结答案)
五、强化训练
完成绿皮书458页练习题
六、课堂小结
鉴赏事物形象要注意以下几点:
(1)熟记常见物象的象征意(常见意象归纳知识清单);
(2)鉴赏一般物象要注意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形象的象征意义;
(3)抓住物象的特征与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板书设计:咏物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