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2019-11-18 20:46:41)

《谈中国诗》教学设计

 

陕西省汉中中学     白艳丽

教材分析:

《谈中国诗》位于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第三单元第四课,是钱钟书先生于1945126日在上海对美国人的演讲。本文通过对中外诗歌的源流、意蕴、风格以及内容等方面的比较,突出了中国诗歌的特点。对于打开学生思路,启发学生去探讨某些问题,加深对文艺创作和文艺鉴赏的认识,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本文对高二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钱钟书先生谈的问题较大,又是从英文译为中文,语言风格有欧化的痕迹。但是只要认真地反复读,还是可以读懂。加之,学生经过本单元《咬文嚼字》、《说木叶》的学习,对中国诗歌的语言和意象的理解已更上一层,能够运用比较的手法分析中外诗歌,更好地理解中国诗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钱钟书及其作品;

  了解中国诗歌与外国诗歌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分析对比两首中外诗歌;

  掌握比较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优秀的诗歌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掌握比较分析研究的方法,并学会借此研究其他文学现象。

本文运用比喻的句子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

总结、归纳中国诗歌的特点。

教学方法:研读法、点拨法

学法指导:阅读法、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

《我愿是激流》

            裴多菲

我愿意是一条激流

是山间的小河

穿过崎岖的道路

从山岩中缓缓流过

只要我的爱人是条小鱼

在我的浪花里愉快地

游来游去

我愿意

是一片荒林

座落在河流两岸

我高声呼叫着同暴风雨作战

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

停在枝头鸣叫

在我的怀里作巢

我愿意是一座小草屋

在幽谷中静立

饱受风雨的打击

屋顶留下了创伤

只要我的爱人是熊熊的烈火

在我的炉膛中缓慢而欢快地闪烁

我愿意

是一片云朵

是一面破碎的大旗

在旷野的天空里疲倦地傲然挺立

只要我的爱人是黄昏的太阳

照耀着我苍白的脸

映出红色的光焰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象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籍;

也不止象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根,相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吹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红硕的花朵,象沉重的叹息,

又象英勇的火炬,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一、     走近钱钟书

中国的文化昆仑。博学多能、学贯中西,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两方面均有卓著成绩。

著作书目

《写在人生边上》(散文集)1941

《人·兽·鬼》(短篇小说集)1946

《围城》(长篇小说)1947

《谈艺录》(诗话)1948

《管锥编》(文论) 1979

《七缀集》(文论集)1985

二、字音字形

一蹴()而就  轻鸢(yun)剪掠  无垠(yín) 眉眼颦蹙(pín   精髓(jng su

窸窣(x s    撩人

拔木转石:能把树拔出来,能把大石头推转起来。形容力量非常大。

三、文章脉络

【提问:钱钟书先生论述中国诗歌有哪些特点呢?】据此梳理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1段),交代谈中国诗的根本立场。

第二部分(第2段),概括中国诗的一般发展特点及其规律

第三部分(第37段),阐述中国诗的特点。

1、篇幅短小。

2、富于暗示性,“言有尽而意无穷”

3、“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4、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几乎没有。

第四部分(第8段),总说中国诗没有特别“中国”的地方。

四、具体研读

第一部分

1、“一个只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指的是什么问题?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2、归纳概括出作者这样说的理由。

因为他没有比较文学的立场,就不能有居高临下的观点,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第二部分

中国著名的三大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玛纳斯》),结构宏伟,情节曲折,内涵丰富,都是几十万诗行的鸿篇巨制,可以当之无愧地跻身人类最伟大的史诗之列。

五、品味语言(学生自由赏析为先)

1、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2、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3、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只是静默——沉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4、有种卷毛凹鼻的哈巴狗儿,他们叫它“北京狗”,我们叫它“西洋狗”。《红楼梦》的“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

5、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

【教师提示】

1、这句话的本体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诗”,既不是指中国诗歌中的某一类作品或某位诗人的作品,而是指中国诗的发展特点。早熟,是指“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早衰,是指“中国诗 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腐化,是对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而言的)。这句话,借助比喻和比喻中的对比(“早熟”与“早衰”),从诗歌发展的角度,简要地说明了中国诗的艺术特征和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

2、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借梵文的《百喻经》阐释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上的缺欠,旨在批评;二是点明造成这种缺欠的根本原因。“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这样的建筑物就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作者以此诫喻,批评中国的艺术和思想结构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往往脱离客观实际,没有坚实的基础,其结果必定影响艺术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这个批评是相当尖锐的,比喻中透出了强烈的讽刺意味。

句中“聪明”一词是反语,是没有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只凭臆断从事的思想方法。所谓的“聪明”不过是自欺欺人。“流毒无穷地聪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上述思想方法的危害——错误的东西长期得不到批评、抵制,反堂而皇之地沿传下去,贻害无穷。

3、此句意在说中国诗的意蕴很悠远,但其表达风格却十分平和。

4、本句讽刺那些对于西方文化不懂装懂的人。

5、此句意在讲对外国诗了解得越深,越能感受本国诗。

六、本篇文艺评论的特点

1、化深奥为通俗,化复杂为单纯。

2、居高临下,征古今引中外,有较强的知识性。

3、讲道理、发议论,幽默风趣。

七、《围城》妙喻                                               

1、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

2、事实上,一个人的缺点正像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像树上爬,就把后补供大众瞻仰,可是这红臀长尾巴本来就有,并非地位爬高了的标识。

3、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上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

4、桌面就像《儒林外史》里范进给胡屠户打了耳光的脸,刮得下斤把猪油······

5、轮船上的鲍小姐穿得很少,人家就给她起了一个外号,叫“局部真理”(钱氏幽默是透着学者智慧的幽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