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脸!香不过肉桂,醇不过水仙都是骗人的

分类: 品茶杂谈 |
【一】
有茶友来问村姑陈,武夷山的老话,不是说“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吗?但我为什么感觉肉桂的香气,不如黄观音,不如奇兰,不如金牡丹呢?
讲真,黄观音的透天香,奇兰的兰花香,都是十分有代表性的香气。这两种香,奇在它的高扬,它的独特,它的不可替代。
那么,这两种香气明明比肉桂来得霸道而猛烈,为什么武夷人又老说“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呢?
难道在武夷山人的心中,只有肉桂的香气才算香气,黄观音和奇兰的香气都不是香气?
这就得讲讲历史了。
要学喝武夷岩茶,懂点儿历史,真的很有必要。
要不,你就算再懂茶,也是个糊涂人。
喜欢查历史的村姑陈,带着你来追根溯源一下,看为什么武夷人为什么忽略掉黄观音和奇兰,只认肉桂是最香的岩茶。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Vq3yQLOF6
【二】
首先,村姑陈要论证,“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这句话的历史。
先来查一查肉桂和水仙这两种武夷茶当家花旦的历史。
武夷肉桂茶,原名玉桂,公共教科书所示,它被发现己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由于肉桂茶的品质优异,遗传性状相对稳定。
它现在不但是武夷岩茶的当家品种,而且也被外地广泛引种(这些被引种到外地的肉桂,被统称为“外山肉桂”,每年产量比武夷山所产肉肉高N倍)。
而武夷水仙茶 ,它的出现巳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来到武夷山,也有几百年的历史。
最早,它是宋朝皇室北苑贡茶园里的一颗明珠,是龙团胜雪这些知名茶饼的主要原材料。顶着天之骄子的桂冠,藐视群茶。
宋朝亡了后,元朝在武夷山设御茶园,水仙才远嫁来到武夷山。
根据著名的《木桶理论》,一个桶能装多少水,是由这个桶里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
水仙在武夷山出现的时间比肉桂早了几百年。那么,以发现时间最短来论,“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这句话,至少是在一百多年前,武夷肉桂茶被发现后,才会出现的。
由此可以推定,“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这句俗语,至少出现在距今一百多年前。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Vq43M7rG4
【三】
接着我们再来查黄观音和奇兰的历史。
公共教科书显示:
黄观音 ,1990年由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从铁观音与黄旦人工杂交后代中选育而成的无性系新品种。小乔木型,中叶类,早芽种。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叶色黄绿,叶形长。1998年获省级审定。2002年获国家级审定。
武夷奇兰,是上世纪90年代从闽南平和引进的品种,经过十余年的进化以融入武夷山茶种类,再经过按武夷山岩茶的制作工艺进行制作,形成了现在的武夷奇兰。
由上述资料可以得知,黄观音是由福建省农科院杂交出来的新品种,是闽南乌龙茶的后代。奇兰是直接从闽南引进的乌龙茶品种。
对于水仙和肉桂、大红袍、半天腰、水金龟这些土生土长的武夷岩茶来说,黄观音和奇兰,一个是外来务者,一个是外地务工者生下的孩子。
它们是混血茶,品种并不是武夷系的主脉。勉强算做旁支。
就像皇帝封的异姓王,在夺嫡大战里,是没有资格染指皇位的。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Vq42ZMBGq
【四】
黄观音出生的年份,是上世纪90年代。奇兰到武夷山的年份,是上世纪80年代。
它们都是年轻的茶树品种,与出生于几百年前的水仙,与发现于百多年前的肉桂,完全不是一个重量级。
结论己经呼之欲出了!
“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这句老话,是在武夷山还没有黄观音和奇兰这两个品种之前,就提出来的。
在“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这句俗话出现的时候,武夷山还没有黄观音,奇兰这些以香气取胜的茶。
那时候武夷山最香的茶,是肉桂。
肉桂里含有丰富的橙花叔醇,这种呈香的物质,是肉桂辛锐桂皮香的来源和基础。
水仙里含有的醇类物质,含量最高的是乙醇,乙醇的香气比橙花叔醇低了2倍。所以,人们才会说,“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
http://si1.go2yd.com/get-image/09Vq40o9DYu
【五】
单就肉桂与水仙相比,自然是肉桂香过水仙。
但要把新来的品种“黄观音”、“奇兰”也一块儿算上,那肉桂的香气自然是比不上这两种以香闻名的茶。
肉桂与黄观音、奇兰相比,香气不如后二种茶高扬,霸道,但香得凛冽,高雅,纯正。犹如拥有贵族血统的十四皇子。儒雅却擅打硬仗。
在醇厚度和汤水柔和方面,肉桂更是赛过黄观音奇兰良多。
故而,现今的武夷岩茶圈,再提“醇不过水仙,香不过肉桂”,那真是在翻老黄历了。
增加了新品种之后的武夷岩茶界,巳经不再是肉桂一香独大的局面。
如同增加了祺贵人和宁贵人的后宫,巳经不再是甄嬛独霸专宠的格局。
时移则事易。
试看今日的岩茶圈,该是谁家的天下?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喝茶知识,可以私信小陈微信号:lanxiaoping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