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疆是个好地方》说课稿

(2018-01-23 12:34:45)
分类: 小课题

《新疆是个好地方》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二年级下册第十课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新疆是个好地方》是一首热情的维吾尔族民歌,2/4拍,五声宫调式,复乐段结构。歌曲的旋律活泼,明快,充满活力的舞蹈性节奏贯穿全曲。歌曲以生动的歌词,历数美丽的新疆风光和富饶的物产与宝藏,抒发了新疆人民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真挚情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对生活和认知都处于感悟阶段,体验和感受、探索与创造能力需要在老师的带领启发下去开发、实践,因此新鲜的音乐素材,游戏式的课堂场景更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新疆是个好地方》。

2、能力目标:认识新疆典型乐器铃鼓,了解感受切分节奏。

3、情感目标:学习并基本掌握简单的维吾尔族舞蹈动作,体验感受维吾族舞的美。

四、教学重难点

1、在主动参与各种形式的音乐实践中反复感受学习《新疆是个好地方》。

2、激发兴趣,参与体验,关注学生音乐基本知识、基本节奏型和基本技能的学习。

五、教法学法

教法:直观教学、示范教学、体验教学、启发教学等方法。

学法:运用了感受体验、探索发现、模仿表演等几种学法。

六、教具准备

   为了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我采用了课件辅助教学,此外还准备了钢琴、手鼓、铃鼓、双响筒、新疆帽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我主要是通过导入、歌曲学唱。综合展示、知识拓展、教师结语五个环节完成。

1创设情境,引入新疆

    在教学开始时,需要通过一定的教学行为,促进学生产生学习动机,课堂导入就起到这样的作用。

   首先我织学生进教室,播放音乐《新疆好》,师带领学生即兴做舞蹈律动。为了给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出示新疆风光图,以参观新疆的光,特产及宝藏为线,我让学生边观看课件边思考,回答“新疆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对新疆已经有了深刻的印象。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用的是引导学生主动运用音乐主体进行想象,激发学生想去新疆的渴望之心。

2体验新疆的基本节奏:

    在学习歌曲的之前,我让学生听后体验节奏,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节奏填词来轻松解决节奏难点,歌词难点,用基本节奏来贯穿整个新疆之旅。借助双响筒敲击节奏,用师生互动的方式帮助学生记住节奏,如(边敲双响筒边说)问:“什么地方苹果甜又大0,”答:“伊犁河的苹果甜又大0”,问:“什么地方的葡萄把名扬—”,生答:“吐鲁番的葡萄把名扬—”,用这种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很快解决难点,为歌曲的学习做好准备。

3走进新疆,唱新疆

   有了前面歌词和节奏的铺垫,进入了学唱阶段,我采用学生跟琴,

运用多种形式来进行歌曲教学,我在让学生唱歌曲时,采用了各种形式来进行教学。利用新疆的一些风光图片让学生形象地参透歌词教学,在学唱第一部分歌词时采用了师生接唱,生生接唱的形式,在第二部分歌曲教学时采用了问答式唱法教学,先由个体到小组再是整体教学,学生演唱兴趣很高。对于学生唱不准的附点、一字多音的地方,采取反复听琴,教师范唱的方法进行巩固。同时启发学生用自豪、热情的情绪和富有弹性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为了让歌曲更富有节奏感,我在歌谱中加上了小小的变化,“听老师是怎么来表现这个小记号的?”(加入课件)学生通过老师的范唱和伴奏,感受重音记号的作用,并且试着唱一唱,进行歌曲的巩固。

4、活动延伸:歌表演

在表现歌曲时,让学生自己讨论,你喜欢用怎么样的方式来表现歌曲?学生兴趣盎然,采用各种形式, 带着自豪而又欢快活泼的心情完整地演唱了《新疆是个好地方》;加入舞蹈和铃鼓伴奏,边唱边跳边舞蹈,感受新疆歌舞热烈欢快的场面。

5 课堂小结:

   我国是有56个少数民族的大家庭,每个民族都有他们独特的民族音乐,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的歌舞,在今后的音乐课中,我们还会了解更多的民族歌舞文化,同学们今天的表现非常精彩,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带给我们的快乐!以此来结束本节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