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月考之后的思考

(2024-10-21 19:45:52)
标签:

教育

杂谈

刚结束月考,朋友的电话就打了过来,和我抱怨孩子的数学成绩不好,希望我能给孩子一些学习指导。

数学学习,在我看来首先是将基础知识扎实。教学这么多年发现一个现象,成绩好的孩子基础知识都很清晰。那什么是基础呢?其实就是课本上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

很多孩子感觉自己的基础也不错呀!你所谓的不错,可能只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展示推导证明过程时,你能听懂。这是你其实只是“了解”了而已,离掌握真的差的很远!

所以在听课之前你一定要提前预习提前预习很重要,不仅仅是让你提前看一遍,上课更易听懂。更重要的是给自己思考的空间,让你在老师讲课的时候能有余力思考,不是只能跟上讲解,被动吸收。

老师讲解时可以思考什么?可以思考这个公式是怎么得出来的。为什么要这样变形?在这个例题中为什么是这么应用的?还可以怎么应用?等等,每个人的思考不同,重要的是你开始思考了!

其次当上老师讲解了新的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课后自己一定要再看,让自己理解一遍不行看两遍。一定要做到凡是课本上公式定理等有推导、证明过程的,一定要合上书自己再推导出来。

数学学习一定要对课中的例题熟练掌握,因为它能承担起帮学生理解知识点,在其基础上变化各种题型,是凝练了很多思维精华在里面的。解题的过程有助于引发举一反三的思考。建议每道例题至少做遍,有时间就刷一遍,你会发现你对数学有了新的理解。再学起来会容易很多。  

同时要重视课后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不要因为简单就不认真对待。因为它能帮你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巩固知识点。

数学题目解题就是各种定理、公式、法则等的正向、逆向、变化形式应用,综合应用等,但这一切都有相互的联系

这些联系就在课本的例题和练习中。所以我们只要熟悉了课本特别是之前基本知识的推导练习,让我们对它们有了更深的理解掌握,知道它是怎么来的,知道它的前因后果,对它很熟悉,它怎么变形你都能认出它。认出它你就找到了解题的关键。以前觉得很难的题,都会变得容易。

如果你既不课前预习也不课后复习,听完课就做题,即便扩展题目的训练达不到你认为的效果。所以学好数学一定要跟住老师,公式,概念要掌握好!上课多思考特别重要!!

当然,在网上或者同学间流传着很多总结的知识点、梳理的知识框架,你可以看,但一定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提炼,不然永远无法运用。因为你不知道底层的逻辑是什么。加入自己的思考,将你的逻辑加进去,自己梳理一遍,需要用到时你才知道该提取哪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周末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