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首先来自于父母
(2023-05-07 17:51:03)
标签:
教育育儿杂谈感悟 |
很早我就知道孩子欲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必须要有家长的配合。但在自己的心里总是认为这条规律并不是具有普信性。可最近我遇到的一件事让我再一次确信它是具有普信性的!
孩子从四年前就已经认识,但总是以一种疲沓的态度对待学习。孩子智商没有问题,有着孩童都具有的敏锐,许多知识点都能理解清楚。但孩子缺乏韧劲,每周学过的知识点都不曾认真记忆。因为是朋友的亲戚,也知道孩子的家庭情况。孩子的父母和孩子交流挺少,每天起早贪黑的为生活奔波。线上教学之后,和孩子的交流就断掉了。没想到,最近在朋友家我又和孩子一家相遇。
孩子的状态没有太大变化,和我打完招呼之后,就自己坐在沙发上玩手机。饭桌上,孩子父母和我抱怨孩子学习不用心,无论怎么谁给他谈心,他都“油盐不进”,平时就知道玩手机,太让人费心了。面对孩子父母的抱怨,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应和着。
可能我“捧哏”的挺好,孩子母亲渐渐将话题深入了下去。孩子母亲撇了一眼根本没有注意大人聊天的孩子,很认真的但却又压低声音的问我:“周老师,是不是因为我们两个人的智商都挺一般,所以孩子也傻乎的呀?是不是孩子平时上课他就听不懂呀?”
听到孩子母亲的话语,我瞬间就将之前和孩子交往时一些不明白的片段串联了起来。原来如此呀!我相信孩子母亲平时一定经常对孩子的智商产生怀疑。甚至孩子对父母的这种怀疑也并不是一无所知。儿童缺乏对自己正确的评价,他们更是在意别人对他们的“定义”,特别是对父母经意或不经意间表露出来的评价更会深信不疑。
记得曾有人说过,“父母的有效期只有十年,但对于孩子的影响却是一生。”父母之于孩子,不仅仅是无数个365天的陪伴、一日三餐四季的喂养、年复一年照顾的恩情。更是对孩子的三观形成、性格、行为习惯、思想层次、高度等有着无与伦比的影响作用。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慢慢的成长之后孩子们就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往往这个差异就是由家庭造成的。
父母都不相信孩子是优秀的苗子,我们怎么可能期待孩子会成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