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堂课的思考

(2022-10-09 23:16:25)
标签:

教育

感悟

杂谈

按照教学进度我本应早早进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的教学。但由于需要处理一件突发情况,我的教学进度比同年级的其他老师晚了一些。

十一开学后的第一天,课后辅导时间我偶然遇到一位其他班级的优秀学生,不经意的随口问她:“你们学习到了例题几?”

孩子答曰:“例题2。”

“感觉难吗?”我依然漫不经心的问道。

“嗯,不好理解!”孩子有点惭愧地说。

嗯,我瞬间好奇起来。这个孩子是他们班级一位很优秀的学生,她也感觉理解起来不清楚?看来按照课本上的教学安排,下面的课程不好理解呀!

孩子走了,我翻看着自己已经写好的备课迷茫了起来。这节课我们在之前的集体备课中已经研磨好了呀,那现在我该怎么办呀?冥想中,我忽然想到,那我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课本的编排去进行教学呢?我为什么不接着今天下午讲解的知识点去进行明天的教学呢?

仿佛如同打开了水龙头。我快速的把下午教学的习题拿出来进行延伸,设计出新的问题,思考验证所用到的知识点究竟有没有超纲,很快一节新的备课完成了。第二天,课堂效果极好,课堂练习的反馈也非常积极。上完课,我忽然感觉自己对于大单元教学有了一点新的认识。

“双减”之后,的教育焦点变成了落实新的《课标》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大单元教学其实就是建立在学生真问题之上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深度学习、基于理解的大概念教学。大单元教学的本质不是让学生听得,不是由教师灌得,不是通过题目练得,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发现知识之间的链接,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模拟体验进而获得属于自我的知识理解

所以作为老师在实施大单元教学的前提是在掌握学生真实学情基础上,创设符合学生理解实际的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感受知识的产生、发展和作用。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做好的应该是基于教材单元单学科内重组。我们要明确是一个单元到底要教什么、到底要让学生学什么。进而构建怎么教、怎么学的课程体系而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对《课程标准》的熟练程度

一堂课,让我对大单元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更明确了: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