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的高考数学卷谈起
(2022-06-11 18:12:50)
标签:
教育杂谈感悟 |
每年一次的高考已经结束,但今年高考数学卷的难度依然是讨论的热点。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虽然只是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也是很关心今年的高考数学卷。我没有能力直接评价数学卷的难易程度,我只好多去浏览那些大牛对于试卷的评价。但发现在网络上,对于今年的数学卷的评价并不低。
“这是一张很好的试卷,出题者水平很高。在没有超纲题、超难题,每一道题单独拿出来看都不算很难的情况下,整份试卷难度不低。”“2022年高考数学试卷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本次数学考试的变化,是一次及时的拨乱反正,狠狠打击了那些置教书育人的责任于不顾,置数学教育的目的而不顾,用应试化的教育模式开倒车的个别人。”……
从去年教育部提出“双减”政策后,我们就可以经常听到一些专家侃侃而谈什么高考要降低数学难度,要推进大阅读提升语文难度,等等……
但今年的数学高考卷非常的打脸。教育部推进“双减”政策,并不是为了降低教学难度,而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色。“双减”政策打击的是那些急功近利,通过背模板,背套路,背公式,总之通过题海让学生所谓的“掌握”。“双减”政策推荐的是真正让孩子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进而能够让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
但现实的教学却的的确确让人一言难尽。网上有牛人这样评价:“数学最基础的是各种定义,定义之上是各种定理,定理之上才是各种结论,结论之上才是各类技巧。而现状就是太多人不明定义,不解定理,直接熟背各种结论公式,模仿各种技巧,当遇到千篇一律的试卷那自然得心应手。当遇到一张反套路的试卷,先前的技巧套路便直接失效或者没法直接用,心态紧张,乱了节奏,但依然没有悔之晚矣,而是责怪命题人不为他们这些群体考虑。”
其实近年来的高考数学卷其实一直在拒绝偏题怪题,一直突出数学的本质:数学计算、现实问题的解决、问题的综合分析。
所以,高考数学试卷其实为我们一线教师指明了我们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到底该如何组织教学。那就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经历基础概念的产生过程,从而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作业设计中学生的思维深度,从而切实培养孩子的逻辑分析推理能力。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活实际,培养孩子们从现象、事迹中剥离出数学本质的敏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