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熟读精思》教案

(2018-06-13 08:32:20)
标签:

杂谈

分类: 优秀教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熟读精思》教学设计
            武晓霞

《熟读精思》节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本课生字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段。
3.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读书名言揭示课题。
2.指导学生读准本文的字音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情读出味。
3.调动学生质疑解疑的读书体验以朗读促思考理解全文体会精思与熟读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快乐地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知识感悟古文的语言特点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出味读出情。 2.学习古人的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突破 1.了解学生朗读本文的情况再对学生朗读的字音和节奏进行指导。
2.在指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大意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
教学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读通课文。
2.搜集古人关于治学的名言警句。
一、复习名言导入新课。
一.复习治学名言。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8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师小结我们还学过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一生致力于著书立说讲学传道是我国继孔子、孟子之后的一代宗师。
他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总结出了“朱子读书法”六条今天我们将学习其中的《熟读精思》看看他是怎样具体介绍这一读书方法的。 二.齐读题目理解“熟读精思”的意思。 熟熟练。精精心、细致。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熟练同时要精心思考课文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掉字。
2.同学们在读文言文时要注意节奏听老师朗读你们试着画出他的奏还要注意字的读音。 提示教读“须整顿几jī案”“不可倒dào读一字”“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
3.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读的情况指导读好停顿。
4.分组朗读。
5.引读我读前半句你们读后边的注意力集中看看你们和老师的默契如何。
三、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学生再次借助注释等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试着说说全文大意。
2.你读懂了那段就说那段。你读懂了那一句也可以说说。
3.请学生说意思板书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要求学生按照这样的读书方法理解再有不懂的师生一起探讨。
4.师生交流重点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1凡读书须整顿几案令洁净端正将书册齐整顿放正身体对书册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凡是读书必须先整理好读书用的桌子使桌子干净平稳把书册整齐地放在桌子上让身体坐正面对书册仔细从容地看清书上的文字仔细清楚地朗读文章。
2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就是说书读得熟了那么不依靠别人解释说明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
3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书读的遍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会显现出来。
4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叫做心到、眼到、口到。
5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读书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心已经到了眼、口难道会不到吗 6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这是一个什么问句改成陈述句。
5.齐读课文读出味读出情。
四、熟读精思分析课文。
引导学生解决重点疑问。学生静心默读思考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读书的准备是什么 整顿几案、书册。正身体详缓看字仔细分明读之。
2熟读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好处试背。 要求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无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好处“久远不忘”“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带解说自晓其义”。
3精思的前提和关键分别是什么试背。 板书心到 眼到 口到 精思的前提“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精思的关键“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这篇短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方法熟读。熟读的好处是__________。文中还提到一个态度问题读书是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其中“心到最急”。“心到”是指____“急”的意思是_________。
2.有个叫张雪的小朋友经常嘴在读书心却飞到别处去了。请你用这篇短文所告诉我们的道理教育教育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总结。
我们通过对本文“熟读精思”理解了“熟读”与“精思”的关系。要熟读书更要多思考、善思考。读与思是读书学习过程中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只读不思必是死读光思不读纯系空想毫无意义。“熟读”与“精思”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同学们都能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读书方法让书真正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板书设计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多读书 21 熟读精思 心到、 眼到、口到 勤思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