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这4步,产品变爆品
(2022-03-16 10:46:04)提到产品开发,我们本能的会想到这是技术研发部的事,而事实上,技术研发仅仅是产品开发的一个环节,不能把产品开发的命运,交到技术研发部门。
如何让产品一出生就有爆品基因?
我们要从系统的角度着眼,对产品进行完整的开发。
完整的产品开发分为四个组成部分:需求开发、概念开发、技术开发、包装开发。
下面我们逐个来分享。
1、需求开发
首先回到一个原点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开发产品?
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讲,是增加一个可以获得新增长的变量。但这是我们想要的“果”,如何从“因”上考虑问题。
产品开发的“因”是:需求。需求是产品开发的原点,产品只是满足需求的载体。
从顾客的角度来讲,他们不是在买产品,而是在满足需求。
所以,开发产品的起手式,一定是发现了一个未满足的需求。
如果不是基于对需求的洞察,发现了未被满足的需求,仅仅是多增加了一个产品,产品是没有生命力的。
需求是产品的魂,没有魂的产品都是行尸走肉。
所以说,开发产品首先就是开发需求。这是一个命脉性的问题。对于需求的定义,要生动、具体,是一个活生生的消费故事。故事中有主角、有场景、有剧情。
定义需求、定义目标人群、定义场景,这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孤立的需求,需求一定是附着于具体的人、附着于具体的场景而存在,因此搞清楚了需求,也就搞清楚了目标客群,也就搞清楚了场景。同样,搞清楚了人群,也就搞清楚了需求和场景,只是从不同角度去描述而已,实际上是连在一起的。
所以,开发产品的第一步就是开发需求,也就是开发一个真实的、具体的、有细节的消费故事。
2、概念开发
概念是产品的信息形态,一个产品如果不能用概念生动化表达出来,那么这个产品在人们的认知中是不存在的,没有位置的。
概念开发,就是把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讲清楚,具体而言,就是开发“产品名、卖点、广告语”等此话和话语。
没有概念,就没有召唤。没有召唤,就等于不存在。
这里要讲一个本质问题:消费者第一次购买某个产品,在未体验之前,到底买的是什么?
从实际而言,消费者购买的就是概念本身,也就是信息。因为产品本身还没体验,这个产品只存在顾客的认知和想象中,如果概念不能唤醒顾客的认知和想象,再好的产品也是没法被顾客接纳的。
只有认可了概念,购买行为发生,顾客才能进入体验环节(比如早些年的韩流电视剧带动的韩货)。至于能否产生回头客和口碑,那就是产品体验的事了。
3、技术开发
技术开发就是基于对需求的描述和概念的表达,用技术手段去实现对顾客的价值承诺。
技术开发就是要找到实现价值的解决方案,比如:原料、配比、实现工艺等。这是一个技术活了,是研发人员的担当,这里就不过多陈述了。
4、包装开发
包装是产品最终呈现的样子,包装不是独立于产品之外的修饰,而是产品本身。包装的使命就是快速的完成对于产品的身份传达、购买价值传达,激发顾客的购买行动。
对于快消品而言,包装是一个关键胜负手,包装是价值交付的唯一界面,包装直接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因为消费者本质上买的就是一个包装。
作为一家策划公司,拳胜对于包装的要求就是要当做一个独立的销售人员,能够在没有外在力量的推动下,独立完成一个完整的销售进攻。
所以我们对包装设计的要求是:先做对,再做美。因为包装是集商业与艺术的一门学问,首先是商业,因为包装的价值是完成商业价值闭环,实现临门一脚的购买;其次才是艺术,包装的呈现要给顾客视觉上愉悦的感受。
商业和艺术就像一个跷跷板,一定要平衡,不能偏废其一。当然,在某些具体元素和风格的使用决策上,非要在商业和艺术之间做出一个取舍的话,那一定是倾向于商业,因为这是它根本的使命和价值。
我们经常讲:包装要为产品服务,好的包装,不会吸引顾客评价说这款包装有多么好,而是希望得到的顾客价值是:我想买这款产品。
包装不能抢产品的戏,这是很多设计师经常会犯的错误,他们让人们去琢磨它的包装,玩味它的包装,把注意力从产品上转移开了,这就是舍本逐末,牢牢记住包装为产品服务,包装要帮助顾客快速了解产品信息,助力他快速做出购买决策。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