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之范进中举读后感
(2016-04-28 20:23:45)分类: 学习 |
范进中举是《儒林外史》中我接触较早的故事之一,范进中了举人后,故事中各角色的表现变化,现在读来还是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范进中举一段,着重表现的要数范进以及其老丈人胡屠夫。对于胡屠夫,主要通过其前后矛盾的说辞来讽刺那些趋炎附势、阿谀奉承之人。范进中秀才后,其提着一副大肠,一瓶酒便来祝贺,嘴里念叨的是“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穷鬼”、“不知我积了什么德,带挈你中了个相公”种种。而其中尤以“立起个体统”一段耐人寻味,其叮嘱女婿的“比如我这行事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不怎敢在我们面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种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一番话下来,胡屠夫的势利跃然眼前。种田,扒粪,屠夫,各行各业,耗费的体力智力可能会有所不同,创造的财富也可能有所不同,但是若真的因为这些就将其分出个三六九等,则难免显得有些世俗势利。当然,自古至今,有此类想法的人都不在少数,由此也可见要实现职业平等,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再观其乡试前于范进,“癞蛤蟆想吃天鹅屁”、“尖嘴猴腮”言语之犀利实在难与范进中举后那个“天上星宿是打不得的”胡老爹相联系,同一角色前后反差之大,更是将屠夫谄媚的性格进一步凸显出来。其实现在社会此类人还是大有人在,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古今脍炙人口的故事经典之所在吧,其揭露的问题不管在什么时代总会发人深省。
而故事主人公范进,是典型的八股取士的牺牲者。五十四岁方才得中得秀才,做了大半辈子童生,却又在中了秀才后一路晋升,人物的命运变化充满戏剧化。中举发疯一段之精彩也历来为人所称道,八股取士束缚着当时读书人的思想,范进为山东学道,竟不识一代文豪苏东坡,也着实引人发笑,由此也更加凸显八股取士对人思想束缚之严重。观古论今,思想解放,开拓思维在现在的社会对我们来说依然尤为重要,社会国家需要的还多是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