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策略
(2018-12-16 19:23:58)| 分类: 优秀论文 |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审美情趣培养策略
陈莹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通过诵读、品味、想象、品读、鉴赏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于诗情画意中培养审美情趣。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
古诗词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它不仅包含着音调的抑扬顿挫、美妙的词语、丰富的意蕴,还诠释着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于诗情画意中培养审美情趣。
一、指导诵读,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古诗词讲究对仗工整,平仄押韵,语言有鲜明的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最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要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它告诉我们,诵读是提高诗歌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从诵读入手,让学生感受韵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初步教学古诗时,指导孩子们划分出诗词的节奏,大声地朗读,力求读出节奏感;进而要求把古诗词读流利,读出平仄押韵的韵律美;还可以进行配乐诵读,同时特别要注意教师的范读,教师的示范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快速领入诗词的意蕴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细细品味,感悟诗词的语言美
古诗词语言精练含蓄、韵味隽永,每首古诗的字数有限,因而诗人十分讲究用词的精当确切,有时一字一词,包含极丰富的内容。“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王安石诗歌《泊船瓜洲》中的名句,尤其以“绿”字为世人所称道。一个“绿”字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象变化,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侧面反映了作者对前途充满希望、充满信心,更表现了江南绿了,家乡也会绿的联想,引出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在教学时,我抓住“绿”字引导学生反复品味,感受这一个字中蕴含的丰富意蕴,带给学生美的享受。
三、启发想象,感知诗词的画面美
四、用心品读,感受诗词的情感美
古诗词大多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或借事与物抒发情感,吐露作者的心声。如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一诗,通过叙述写信前后的心情,表达乡愁之深。它寄深沉于浅淡,寓曲折于平缓,乍看起来,寥寥数语,细细吟味,却有无穷意味。教学时我抓住诗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鉴赏,如“见秋风”一词,秋风无形仿佛不可见,但秋风中的景象却可以想象,学生通过吟诵品味,感受到了木叶黄落,百卉凋零的秋意和秋风中诗人的愁绪。再如“又开封”一词,正显出他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惟恐遗漏了一句。通过对这一细节的品读,诗中的思乡思亲之情萦绕在学生心头,学生与文本、诗人产生共鸣。
五、字词鉴赏,领悟诗词的意境美
在古诗词教学实践中,只有注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重视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画面美、情感美、意境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获得鉴赏知识,锻炼鉴赏能力,提高鉴赏水平,才能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和谐的发展,才能让美的思想、美的精神、美的情趣,真正流淌到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