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03

标签:
华夏山海经上古文明远古 |
分类: 山海经 |
《山海经》的成书年代考证
西海就是四川盆地,这个结论无疑让四川人民很抓狂,这是要把四川历史和文化从上古历史踢出局的节奏。这意味着四川将无缘参与《山海经》所描述的历史。因为我们能追溯到的文明是从大洪水开始,一直到现在。如果说从大洪水到《山海经》成书这段时间内四川盆地是西海的话,那么那些所谓的四川无数的传说和与传说相关的"古迹"就很悲剧了。
我估计着四川人民和专家会很不服气,他们会列举出很多证据来证明四川盆地不是西海,比如文献记载,比如考古挖掘。由此证明几万年来四川盆地一直有人居住,所以不可能是西海。那好,我们就从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开始:考古挖掘吧。从四川盆地的考古来看,既有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我的研究系统中,上古大洪水事件其实就是天文学、地质学上129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而相对于"新仙女木事件"的12900年前而言,旧石器时代太过遥远,没有讨论的必要,这里只讨论新石器时代遗址好了。
说到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盆地挖掘出来的大大小小总有几百处吧,这里只列举有代表性的遗址来,如下:
广元市中子铺遗址,距今约6750~6000年,推测上限可早到距今约7000年前
茂县波西遗址,距今约6000年
茂县营盘山遗址,距今约5500-6000年
茂县沙乌都遗址,距今约4500年
汶川县威州镇布瓦遗址,距今约4800年
金川县二嘎里乡刘家寨遗址,距今约5000年
成都新津宝墩村遗址,距今约4500年
宣汉县普光镇罗家坝遗址:距今约4500年
广汉市三星堆遗址,距今约4800~1000年前
都江堰市芒城遗址,距今约4000年
郫县古城遗址,距今约4000年
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鱼凫城,距今约4000年
崇州市上元乡双河遗址,距今约4000年
绵阳边堆山遗址,距今4505--4020年
西昌礼州遗址,距今约3500年前
金沙遗址,距今约3250年
我这里就按照所得的信息在地图上找出这些遗址的地址并做上标注,通过这些标注,我们就对这些遗址的分布状况有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因为考虑到地图大小的问题,这里只抽取了其中部分遗址做个标注。通过这些遗址分布,我们可以看到这么一个现象:凡是在四川盆地中央的遗址,基本不超过5000年的历史。而盆地边缘比如北边广元市的"中子铺遗址",就达到了7000多年的历史,西边茂县的"营盘山遗址"、"波西遗址"则达到了6000多年的历史。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盆地边缘的遗址可以在5000年以上,而盆地当中怎么都不超过5000年呢?原因很简单:5000年之前,盆地盛满了水,自然不适合人类居住。而只有盆地边缘地势较高的地方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为什么象"中子铺遗址"的上溯年代可以达到7000年前,而盆地中心却找不到相同或相近年代的遗址?
相反,如果盆地中心是一片平原的话,那么,盆地边缘的人类没道理依然居住在交通不便、种植不便的山地而舍弃这交通便利、土地肥沃的平原地带,除非他们没看见。如果说几十年间没看见还说得过去,但要说2000多年间这么多个遗址的人统统都没有发现,这就说不过去了。所以,从这方面推理,也只有可能一个答案:当时的四川盆地是一汪子水--西海。
进一步说,现在《山海经·南山经》的"招摇之山"、"鹊山"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当年"山海经南首山勘测小分队"就亲眼看到了四川盆地是一片海水,并且称之为"西海"记载下来!面对这样的铁证,各位还有什么异议吗?
那么接下来要说的是《山海经》的成书年代是什么时候。根据遗址的年代,我们知道,四川盆地大约在5000年前的海水都已经排干,适合人类居住了。而"山海经南首山勘测小分队"所看到的四川盆地是"西海",那么,这年代肯定要早于5000年前了。那么大一个盆地,那么多的水量,要排干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海水排干的途径是哪里呢?不用多说,那就是现在的长江干流--三峡。从目前所看到三峡的宽度来看,这海水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排干。而且,5000年前海面有多宽,就更无从得知了。所以,我把这海水排干的时间往前再推500年应该没什么问题吧。通俗点说,就是四川盆地从满满的海水到海水逐渐排干,从海变成沼泽,最后变成平原适合人类居住,这个过程花了500年时间应该算是比较合理的估计。当然,我这种估计没有任何实证,如果有理工科的人对此做个计算的话就更好了。
好了,上面对西海海水的探讨告个段落,还是继续来分析《山海经》的成书年代吧。我给四川盆地的海水设定了个500年排干的时间表,这就意味着《山海经》的成书时间最晚应该在5500年前了。通俗一点说就是《山海经》编纂成册的时间最晚不晚于5500年前。需要说明的是,5500年前还只是个时间下限,并不是说就一定是在5500年前成书的。也许6000年前,8000年前,甚至10000多年前成书也说不定。
实际上,在成书年代的推测上,我个人认为《山海经》成书年代在10000以前。请原谅我的不羁,就如此不顾众人疑惑的目光,一骑扬尘,策马直奔万年前而去。
当我说到5500年前这个数字时,估计有不少人心肌梗塞了:一直以来,我们都说中华文明史上下5000年。你这里突然蹦出来一个5500年前成书的《山海经》,那时候有文字吗?
5500年前肯定是有文字的,只要你大脑相当强劲,那么肯定会承认四川盆地上古为西海的事实,既然四川盆地上古为西海,那么《山海经》的成书时间也毋庸置疑了。再进一步,自然是有文字了。当然,还是会有不少人坚持那个时候没文字,因为考古没有挖到,所以就等于不存在。我很想说,其实很早的文字一直存在,不管是考古,还是生活中流传都有不少例证,比如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古老的文字如彝族的彝文、水族的水书、纳西族的东巴文,尔苏人的尔苏文……都是鲜活的例证。
实际上,考古方面也挖出过早期的文字,但可惜的是竟然无人认识,所以也就没人当文字处理了。不要责怪祖先没有给我们留下文字,要怪就怪自己无知,有眼不识金镶玉。我给大家发个字上来看看吧:
http://s16/mw690/006lwrVqzy6Zy0yoUGP9f&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03" />
如果你对考古感兴趣的话,那么一眼就可以看得出,这是河姆渡遗址挖出来的骨匕,上面刻的是两只双头凤。就是这双头凤,我告诉你们,这是两个字--雙雙。
如果你对考古感兴趣的话,那么一眼就可以看得出,这是河姆渡遗址挖出来的骨匕,上面刻的是两只双头凤。就是这双头凤,我告诉你们,这是两个字--雙雙。
我没那么多精力去顾忌你的愕然,不错,它不是图案,它就是两个字--雙雙。
"雙雙"作为一个称呼,实际上早就存在了。熟读《山海经》的就应该有此印象:
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东,有兽,左右有首,名曰(足术)踢。有三青兽相并,名曰双双。--《大荒南经》
很明显,这里的"雙雙"是一种称呼,称呼某种图腾之类的图案,上面画着两只"三青兽"并排立着,"三青兽"为何物我不知道,但"相并"显然跟上面的这两只鸟的形态差不多,如果我们把这两只鸟换成其他什么动物,比如两头像,两头猪什么的就差不多了,比如下面这样:
http://s10/mw690/006lwrVqzy6Zy0AsSbnf9&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03" />
——凌家滩遗址玉器 约6000多年前
——凌家滩遗址玉器 约6000多年前
或者这样也可以:
当然,像苏美尔的双头鹰在时间上就很靠后了:
http://s5/mw690/006lwrVqzy6Zy0EakoQ84&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03" />
——不知什么年代的双头鹰石像,但不属于苏美尔产品,而是继承苏美尔文明之后的产品。
——不知什么年代的双头鹰石像,但不属于苏美尔产品,而是继承苏美尔文明之后的产品。
至于像罗马帝国的双头鹰就更靠后了:
http://s6/mw690/006lwrVqzy6Zy0Ftust05&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03" />
——左为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标志,右为伊凡三世的印章
——左为东罗马帝国的双头鹰标志,右为伊凡三世的印章
一路看来,从"双头凤"到"双头鹰"之间的文化传承痕迹很明显。自然还会有人不肯承认"双头鹰"是传承自"双头凤",非要说是巧合。但我告诉你,文化这事,没有巧合。别两者相似时,外国时间靠前就说中国学习外国的,中国时间靠前就说各自起源。不要脸的话别说得那么理直气壮。后面我会继续给你们举例,慢慢来证实一些不被主流所接受的历史真相。
我猜想有不少人不愿意承认上面这"双头凤"是个字,为了让大家看清楚字的传承,我们还是先来看看"雙"字是如何写的吧:
http://s6/bmiddle/006lwrVqzy6Zy0HOJZHc5&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03" />
http://s16/mw690/006lwrVqzy6Zy0HVMCP0f&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03" />
http://s16/mw690/006lwrVqzy6Zy0HVMCP0f&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汉语大字典》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 1986年10月
很明显,这个"雙"字上面是两个"隹"字组成,下面一个"又"字组成,那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字:
http://s3/mw690/006lwrVqzy6Zy0KCh2y92&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03" />
http://s10/mw690/006lwrVqzy6Zy0KDXWpb9&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03" />
http://s9/mw690/006lwrVqzy6Zy0MbmLm78&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03" />
"隹"原本是一只鸟大家都知道,但"又"字其实是一只鸟爪恐怕能想到的人不多吧。多少年来,大家都认为"又"字是指一只手,今天我用大家司空见惯的事实告诉你们,"又"字不是一只手,而是一只爪子,还是只鸟爪子,货真价实的鸟爪子:
http://s10/mw690/006lwrVqzy6Zy0KDXWpb9&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http://s9/mw690/006lwrVqzy6Zy0MbmLm78&69003" TITLE="听伟哥讲《山海经》——讲那个逆天的上古世界
"隹"原本是一只鸟大家都知道,但"又"字其实是一只鸟爪恐怕能想到的人不多吧。多少年来,大家都认为"又"字是指一只手,今天我用大家司空见惯的事实告诉你们,"又"字不是一只手,而是一只爪子,还是只鸟爪子,货真价实的鸟爪子:
大家看清楚一点,看这只鸽子的爪子是不是跟上面那个"又"字完全一致,让很多人失望了,"又"字的右下角也代表一个脚指头,不是以往解读成手臂的意思。四笔代表鸟的四个脚指头,把一只鸟足活生生地表现出来了。
这里,我又更正了一个字的错误解读。
我估计肯定还有人不肯承认,觉得"雙"字没那么早,这应该是一个图案,请原谅我很粗暴地告诉你,这才是图案:
图案跟字之间的区别搞清楚了没有?看看这七千多年前的文字,多朴质的文字啊,还停留在图画阶段,如此的赏心悦目。各位还有异议吗?
其实像这种图画文字在中国并不少见,我随便举两例出来吧:
现在问题来了:大家换个视野重新来猜猜这些文字有多少年的历史……
回到本节主题,还是关于西海和四川盆地的关系,通过两者关系的论证来推测《山海经》成书的年代下限。后面的文字论证其实并不是重点,写了那么多其实只是告诉你一点:甲骨文之前是有文字的,是你自己不认识。我前面的"招摇之山"和"鹊山"已经成为铁证了,但谁会拒绝多一个角度来佐证主题呢?
所以,既然甲骨文之前有文字存在,那么《山海经》成书不晚于5500年前也不要大惊小怪。既然《山海经》成书至少在5500年前,那么记录了上古大洪水之后一片汪洋的四川盆地也不要大惊小怪。
对了,既然说到"上古大洪水",那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令人无限遐想的"上古大洪水"吧。说"上古大洪水"的文章不计其数,但从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说法让所有人信服。我估计这个"上古大洪水"也很让绝望,它就像《山海经》的秘密一样,牵挂着所有关心他的人,无数人提出无数种猜想试图解决它,但到头来都是徒劳无功。
现在人们对"上古大洪水"的心情就像是中彩票一样,每个人都期望有人能揭秘,但实际上每一次只是去猎奇,并不抱有什么希望。每一次吆喝高潮之后,依然又回到之前的起点。那么,我今天问问大家:
我破译了"上古大洪水"的秘密,你们相信吗?
如果我确实破译了"上古大洪水"的秘密,那你们愿意相信我是唯一一位真正破译了《山海经》的人吗?
你们愿意期待我会给你们带来奇迹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