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07 20:17)
标签:
华夏
山海经
上古
文明
远古
|
分类:
山海经
|
南次二山
杻阳之山
【原文】: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孫。怪水出焉,而東流注于憲翼之水。其中多玄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尾,其名曰旋龜,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解读】:又向东370里,就到了'杻阳之山'。因为这条线路前面的丢失了,而且地形复杂,所以从哪里走370里我是不知道的。但这座'杻阳之山'我还是知道的。这是哪座山呢?它就是现在湖南长沙宁乡县境内的山,坐标地点在地图上标注为天鹅山处:
(2016-03-03 09:33)
标签:
华夏
山海经
上古
文明
远古
|
分类:
山海经
|
文明的证据
关于'大洪水神话',全世界有无数版本,其中全球内影响最广的莫过于《旧约全书》中的'诺亚方舟'神话,其次就算是流传于中国西南部所有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葫芦神话'。这两个神话的地位,各在自身地区的文化中不可逾越。那么,大家现在就来跟我一起了解下这两个神话吧。
这两个故事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所以不需要详细说一遍,'葫芦神话'的简介在前面已经交代了,这里简单交代一下'诺亚方舟'神话:
'诺亚方舟':神看到大地上的人类太堕落了,所以决定用大洪水毁灭人类,但对诺亚一家格外开恩,提前要诺亚做一只方舟逃生。大洪水来临那天,诺亚一家和早已收藏好的动物都躲到方舟里,没有被天上降下的倾盆大雨淹死,逃过了这场浩劫。大雨停止以后,诺亚的方舟停在亚拉腊山上。
上面就是'诺亚方舟'神话的大致情节。'诺亚方舟'的故事流传在广大的中东地区,有许多基督徒以及相关的史学界人士认为这个故事就发生在中东,其中'诺亚方舟'最后停靠的亚拉腊山就是现在土耳其境内的阿勒山。这么多年来,有诸多基督徒
(2016-02-21 21:24)
标签:
华夏
山海经
上古
文明
远古
|
分类:
山海经
|
《山海经》的成书年代考证
西海就是四川盆地,这个结论无疑让四川人民很抓狂,这是要把四川历史和文化从上古历史踢出局的节奏。这意味着四川将无缘参与《山海经》所描述的历史。因为我们能追溯到的文明是从大洪水开始,一直到现在。如果说从大洪水到《山海经》成书这段时间内四川盆地是西海的话,那么那些所谓的四川无数的传说和与传说相关的'古迹'就很悲剧了。
我估计着四川人民和专家会很不服气,他们会列举出很多证据来证明四川盆地不是西海,比如文献记载,比如考古挖掘。由此证明几万年来四川盆地一直有人居住,所以不可能是西海。那好,我们就从最有说服力的证据开始:考古挖掘吧。从四川盆地的考古来看,既有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有新石器时代遗址。在我的研究系统中,上古大洪水事件其实就是天文学、地质学上129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而相对于'新仙女木事件'的12900年前而言,旧石器时代太过遥远,没有讨论的必要,这里只讨论新石器时代遗址好了。
说到新石器时代遗址,四川盆地挖掘出来的大大小小总
(2016-02-21 11:18)
标签:
山海经
上古
远古
华夏
文明
|
分类:
山海经
|
南首山
招摇之山
好了,废话少说,还是转入正题,来研究《山海经》吧,《山海经》第一篇就是《南山经》,《南山经》第一章是《南次首经》,《南次首经》第一节就是--招摇之山:
【原文】:南山經之首曰(昔隹)山。其首曰招搖之山,臨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其名曰祝餘,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穀而黑理,其華四照,其名曰迷穀,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麂,几换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解读】:首先,这里必须要解决一个问题,《南山经》中的西海究竟在哪里?这次破译了《山海经》,自然要披露上古历史和地理的真相。既然是披露真相,那么自然要更正之前不正确的历史和记载。既然是更正不正确的历史,自然会有对不起某些地区和某些人了。首先,我很遗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