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共写、亲子阅读激趣
(2016-06-27 12:38:40)
标签:
教育文化育儿 |
摘要:朱永新老师说过:“师生共读共写是一个心灵的窗口、灵魂的寓所、青春的阳台,是一笔人生的精神财富”。师生共读共写,指的是老师和学生一起阅读书籍,甚至可以师生共读同一本书。在阅读的同时通过写作来表达阅读的感受、理解、收获等。在共读的基础上共同写阅读体会,教师写教育随笔,学生写读书笔记。
关键词:师生共读
正文:
没有阅读的童年是苍白的童年,就如同我们无法想象春天里没有花香,树林里没有鸟儿歌唱。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学生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师生共读之路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建立师生共同的语言,促进自身的成长。师生共写随笔作为新教育实验中的六大主题之一,是极具个性化的教育方式。是一种从教师与学生两个角度共同记录,反思成长的双向交流的形式,它的突出作用在于师生可以通过文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推动教学的顺利发展。
孩子的成长最初接触的学习环境是家庭教育环境,孩子们最初的启蒙老师是家庭教育中的父母。而亲子共读中所倡导的就是亲子在共同的环境下,共同阅读、共同享受这个阅读所带来的快乐过程,多少个美妙快乐共读的日子,多少个难忘幸福的童年都是由此而产生的。
一、师生共读的内容。
师生共读的内容应该从儿童文学作品起步。古今中外,有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海的女儿》、《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等经典童话。儿童的特点是好奇心强、喜欢新鲜事物,活泼而富有想象力。呆板的形象,生硬的道理,空洞的说教,与童心无缘。要让孩子喜欢上阅读,首先要寻找切合他们心理特点的书。其次,师生共读应该选择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这种书可以保护儿童,守住想象世界的幸福,避开现实法则的束缚;是能把人类高贵的感情吹进儿童心灵的书;是启发儿童知识的书,帮助孩子认识人性人类心情的书,它们能促进孩子们旺盛的成长力,使他们的精神圆熟,绽开睿智的花朵。再次,师生共读应该选择有一定阅读坡度的作品。如果选读作品的内容过于浅显,学生不感兴趣,也缺乏共读价值;而内容过于深奥的话反而会打击学生的信心,扼杀学生阅读的兴趣。读半懂的书,对学生来说意义最大——他在动脑子,他在不断疑惑和探索中,获得豁然开朗的乐趣。如:《小猪唏哩呼噜》、《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等童话和《爷爷一定有办法》、《逃家小兔》这类绘本故事;中年级师生可阅读《夏洛的网》、《爱的教育》、《汤姆索亚历险记》等文学作品;对于高年级的师生,共读、《小王子》、《城南旧事》、《草房子》等文学作品和中国古典名著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不同的学生是存在差异的,具体的选择应该以各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为依据。读这样有一定坡度的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阅读技巧,获得心智的成长。
二、指导读书。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在班级中设立阅读角、图书架,定期更新阅读的内容,随时让学生带自己家中喜欢的图书,充实班级图书架,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二)创设互动的阅读环境。在阅读中,除了进行师生共读、师生交流外,同伴交流、合作阅读也能补充、完善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令他们产生阅读的愉悦、快乐之感。低年级阶段,如让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一同阅读,互相讲述书中故事,这样还能起到带动的作用。
三、师生共写随笔。
师生共写随笔是教师、学生在悦纳文本后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通过具体的文字表达出来,突出师生与文本进行心灵的交流沟通,从而使师生的精神同生同长。教师:撰写教学随笔、教学日记、教学案例或教学反思、写读后感。学生:写读后感、编写故事或诗歌、做阅读卡(卡上内容可有:书的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断、阅读感受)、写日记,记录平日的所见所闻、节假日写信、做贺卡、写诗歌或写祝福语,如“三八”妇女节,教师节,父亲节等、开展读书分享会。
四、亲子阅读激趣。
亲子共读,就是以书为媒,以阅读为纽带,让孩子和家长共同分享多种形式的阅读过程,在学生课外阅读当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呢?
(一)创设良好的家庭阅读环境
家长首先要为孩子提供数量充足、内容丰富、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内容不一定局限于故事类,知识类、百科书等均可,其次,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不要在人多喧哗的空间让孩子读书,应该让孩子在舒适、安静的环境中身心愉悦的阅读。还可以用书来装点日常家居环境,在家庭中营造阅读气氛,是让孩子爱上书最好的方法。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做任何事都需要有良好的习惯,而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从小开始的。因此,当我们开始让孩子阅读时,就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包括阅读时专注、细心,看书时一页页翻看,爱护图书,看过后会摆放在原来的地方等。特别是要让孩子养成每天看书的习惯,不论时间长短,但一定要每天坚持,这个好习惯会伴随他一生。
(三)运用正确的指导方法
在培养孩子看书、阅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法、策略,要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喜爱,积累阅读经验,逐步形成自主阅读能力。
(四)家长要耐心对待孩子的每一个问题。
孩子在阅读中遇到对书中的语言,对故事情节的处理不理解或不赞同等问题时,家长应多一分耐心,尽量理解孩子的思路,把他们真正的问题引导出来。家长的引导,可以让孩子获得很丰富的体验。
(五)家长要鼓励孩子自主阅读
在亲子共读中,除了大人为孩子大声读外,我们也应当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主阅读必须是要在识字量达到足够多以后,他们不认为看着图画的阅读也能算是阅读。
(六)家长应经常带孩子到图书馆、书店,让孩子感受浓浓的读书氛围,让孩子亲身感受到读书的乐趣。
最是书香能致远,亲子阅读,让孩子和家长一起,与书为友,用最静心的阅读,来填实自己比天空更广阔的心灵,让亲子阅读在每个家庭生根、发芽、开花,让孩子们的生命之旅一路芬芳。
总之,师生共读和亲子共读的结合,让学生对阅读充满浓浓的兴趣。我坚信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只有坚守就会有奇迹!
参考文献:
朱永新《我的阅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