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村学校图书资源缺乏的方法初探
(2016-06-27 12:27:45)马红骁
摘要:农村学校长期以来面临着图书资源缺乏的问题。全民阅读的倡议,新课标对学生阅读量的要求,都因图书的缺乏而制约着农村学生的阅读水平。面对读书浪潮,学校必须想法设法增加图数量,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农村学生视野。
关键词:农村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新教育也强调: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课外阅读在开拓学生视野、增长学生知识、活跃学生思维和发展学生智力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莎士比亚曾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了翅膀。”但是,就目前农村学校图书室建设而言,图书资源非常缺乏,不仅图书数量少、品种单一,而且内容陈旧,再加上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很多农村学生没钱购买大量的课外读物,而且农村学校学生基本没啥机会到城市图书馆借书,致使农村学生长期没有课外书可读的状态。这不仅影响农村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学习能力的提高,还会影响其人文素养的培养,拉大城乡学生综合素质的差距。
因此,如何解决农村学校图书资源不足的问题,让农村学生享受到更多的课外图书资源,就成了摆在学校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通过在日常工作中的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逐步解决农村学校学生图书资源缺乏的情形。
一、完善学校图书室
当前,由于经费原因,学校图书拥有量少,品种单一,加上学生
学习压力大,课余阅读时间少,学生对学校图书室就有了陌生和距离感。所以,学校一定要有自己的图书室,并且要不断完善。管理上要定期开放,在开放中还要随时充实图书室的书籍,让学生有书可看,有书可借,确保学生阅读。
二、动员学生自带图书,建立班级图书角
农村学生虽然没有大量的图书,但每学期家长还是会给买上几本
的。针对于此,我们给每个班级建立了图书柜,先以班为单位在学校图书室借阅一部分书籍,然后再通过家长会和班会,发动学生将家长给买的书籍带到学校,以班为单位统一登记,统一管理。这样一来,班级图书资源成倍增长,同学之间互通有无,共享图书资源,原来每个学生在家只能阅读几本书变成了现在可以阅读几十本,甚至更多的图书了。家长也从中意识到了各家花少量的钱就可以使子女享受到更多的图书资源,也激发了给子女买书的热情了。班级图书角的作用立竿见影,这也是是解决农村学校图书缺乏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三、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开办图书跳蚤市场
班级图书角给学生的阅读量带来了质的飞跃,但随着学生知识面的拓展,原有的那些图书势必会退出他们的视野而闲置,也造成了一些浪费。那么如何充分利用这些闲置的图书资源,让它继续发挥还有的作用了?我们在新教育理念指导下,通过“图书漂流”和“图书跳蚤市场”活动,解决了这个问题。
图书漂流活动,是我们倡导的在班级图书角以外的一种读书活动,漂流形式可以自己约定。
图书跳蚤市场是我们的学生最喜欢的,也是最向往的方式。学期中我们会在校园里开办一场图书跳蚤市场。每每在活动前几天,有些迫不及待的班级就会贴出大大的海报。活动当天,每个班都早早的在指定的地点集合,摆放好图书。伴随跳蚤市场开市,瞬间校园里就热闹起来的,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约两个小时后,校园恢复了安静,那些被闲置的图书都会找到新的主人并开始再次发挥自己的作用。图书跳蚤市场的开办,不仅可以让学生低价买到自己喜欢的书,而且还锻炼了学生的生活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开展读书会,分享读书内容,共享图书资源
通过对一个阶段内书籍及学生阅读情况的掌握,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的读书会,让学生把自己近期读过的书复阅一遍,说一说书的内容,谈一谈自己读书的感受。通过读书交流会的形式达到图书资源共享。这种方式解决了一部分图书资源共享的目的,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五、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奖励图书
每学期学校都会有各种不同的活动,我们充分利用开展活动的契机,将书籍作为奖品给予奖励。在活动之前,我们先进行简单的调查,获取学生近期读书的愿望(内容选择),然后选择好奖励图书,在活动结束时,把选择好的图书奖励给表现突出的学生。这一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学生通过活动既锻炼了自己,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表现获得自己想读的书,学生们特别高兴。
六、提倡社会捐书
目前靠学校公用经费是无法满足学生大量的阅读需求,因此,学
校还要通过各种渠道来丰富图书资源。社会捐赠就是目前的一种快捷的方式。学校可以主动向当地文化部门申请,也可以和公益组织或个人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积极主动呼吁相关机构或个人向农村学校捐赠图书,也可以尝试通过城乡结对方式形成图书捐赠常态化,但捐赠的图书一定要加强监管和使用,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总之,开展图书资源缺乏的研究是为了解决农村学生阅读的供需矛盾,是缩小城乡学生综合素质差距的一种方式,最终目的是服务学生。在日常工作中会有一些难度,但也要积极创新,争取用更多的方式方法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阅读需求,让书籍成为学生的挚友,让农村学生的生活充满阳光,为农村学生的成长插上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