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显性隐性评价共举   演绎魅力生命课堂 ——感悟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学的影响

(2016-04-19 16:24:08)
分类: 原创文章

显性隐性评价共举   演绎魅力生命课堂

——感悟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学的影响

安康市第一小学  王家强

 

【案例背景】

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有效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特殊的心理特点,除了要利用语言评价、实物奖励等显性评价方式外,更应注重谈话、肢体动作、教学资源中蕴含的隐性评价因素。不光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也是对各个学习环节和内容的一种引导,更是对学生有效学习的一种激励。因此,巧妙使用课堂显性和隐性评价,关注课堂评价细节,是值得每位数学教师深思的问题。现结合王富军老师执教的《小数简便运算练习课》、梁言《面积和面积单位》,谈谈多种评价方式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

【案例一】

《小数简便运算练习课》片段

师:我在你们班主任的微博上看到你们写的小说,确实不错。语文学得好,数学肯定也不差。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几个谜语:

课件出示:0000(猜一成语)

生:万无一失。

师:他猜得对不对?

看来大家有点没明白,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0前面加上1就是一万,这里没有1,所以是万无一失。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虚心(猜一数字)

师:我觉得你猜的很有道理,手势比划0中间是空心的。看看老师给出的数字是“七”。

学生看后小声说,哦,虚的中间是七。

师:你们觉得数字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意思?

学生点头:是。

……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点有意思的数学知识。

【评析鉴赏】

课前谈话——巧用隐性评价,一箭双雕。

良好的课堂心理氛围,不仅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的心理距离,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形成美好的心理感受。首先,教师自身要有阳光般的性格,言谈举止为学生做好榜样,这样无形就会给学生自信心。其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用热情去感染学生,用幽默拉近心理距离,从而优化课堂人际关系。

寥寥几句看似随意的聊天,由于教师的巧妙定位,一下子缩短了因为师生不熟悉而产生的心理距离,融洽了师生之间的情感,激发了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本节课教师充分尊重学生,通过猜谜语,既引导学生形成仔细、虚心、每天进步一点点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又消除了学生借班上课的紧张感,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二】

错题展示后,师:大家的经验都很好,我们来听听其他同学是怎样说的?

课件播放微视频,其中学生提到了好的经验。

师:这里总结了几条好的经验?每一道题都渗透学生一种优良的学习习惯。

1:书写工整

师:“你不仅会听,还善于观察。”

2:步步为营

师:讲的有理有据,很精彩!

3:耐心细心

师:既爱动脑筋,又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4:检查验算

师:你太有才了,此处应该有掌声。

【评析鉴赏】

语言激励——善用显性评价,引领学生思考走向深入

一是应注意发挥口头评价的导向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评判”。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正确的估计,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方向。

二是注重口头评价的针对性。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应富有针对性,或直言不讳,或委婉含蓄,或严肃庄重,或热情洋溢;不能用“一把尺子量到底”。

三是确保口头评价的真实性。不能为了评价而评价。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敏锐地捕捉到其中的闪光点,真情流露的物化为口头的评价。评价的语气要诚恳,要用充满爱心和智慧的语言去熏陶、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富有个性的评价中,获得发展。

四是把握口头评价的启迪性。当学生的思维发生偏差乃至错误时,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启发点拨,留些时间,让学生重新感悟,引起深入思考,让学生在不断的思辨中明确认识,经历一个自悟自得的创新过程。

五是注意口头评价的多样性。针对不同的评价内容,精心设计不同的评价用语,做到赏识与激励并举,有声与无声相映,即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应,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融。

【案例三】

师:刚才同学们展示了自己在小数乘法简算中的好做法,出现问题的同学还敢于展示错误,互相纠错。请同学们从思考我认真、讨论我积极、展示我勇敢、质疑我大胆4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组长评价,填写下表。

1:我给自己打4颗星,因为我这节课积极思考,认真听讲。

师:你们觉得是不是这样?那你觉得自己还有哪项做的不好?

1:我觉得自己对同学的发言还不敢大胆质疑,以后我要勇敢一些。

…… 

【评析鉴赏】

生生互评——激发学生爱数学、学会合作的意识和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生生互评中,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采用合理、恰当的评价语言进行评价,评价的过程中既要保护学生的自信心,也要指出他们的不足,如:肯定+赞赏、肯定+期望、否定+期望、否定+激励等。总支,在教学中,教师要构建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多给学生一些赏识的目光,多给学生一句信任的语言,多给学生一个合理的评价,让学生在愉悦、和谐的教学氛围中享受快乐学习的权利,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生生互评成为活力课堂的助推器。

【案例四】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

生:不认识。

师:我是汉滨小学梁言,看到同学们声音洪亮,这么积极。这节课我带来了汉滨小学吉祥物“涵涵”和“彬彬”,你们想要吗?

生:想。

师:那就拿出你的优异表现吧。

【评析鉴赏】

实物奖励——符合低段小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亲其师,则信其道”,对于借班上课不太实用,怎么办呢?梁老师抓住了三年级孩子好奇、爱玩的心理,适时地赠送吉祥物。整节课,课堂氛围积极活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