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2020-04-03 07:27:03)
分类: 畅游天下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离开了小戴公庙,在金塘社区站乘W209路公交车至东方红路黄金路口,换乘W210路公交车至雷锋大道黄金路口,再换乘W109路公交车至黄金路谷山路北口,下车就看到山下和山上的戴公庙。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因时间还早,决定乘早上天气凉快,先行上山游览。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上山的便道,绿荫庇护,似乎也没有感觉到今天有多热。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一路走来,满目绿色,真的让人眼睛和心都感到很舒服。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上山途中新修建一仰山庙,庙堂里供奉的戴公大圣和观音与财神,感觉此庙还没有开光。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仰山庙后的湾塘土地。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仰山庙左侧的中代通山土地,看样子还在修建之中。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上山进香求签的香客。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山上的戴公庙,必须要一步一步地攀上阶梯,才能到达,庙的左前方立一宝香炉,便于戴公三圣安享众信徒的诚心拜祭。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山上戴公庙应该是三进三门建筑,正中牌匾为戴公庙,牌匾两侧下方墙上面分别为“八仙过海”浮雕图,门联;“威灵显八寨;恩泽沐九洲”。山上戴公庙左侧为关圣殿,门联:“三分扶汉鼎;万古振人间”,右侧为观音阁,门联:“云母树菩提;莲台宣妙法”。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山上戴公庙前左侧右侧各有一马厩亭,左边亭内立有一石碑,上书“戴公三圣宝马”,而右边亭内宝马前放置清洁用具,让人感觉有点不恭。

       在关圣殿门联左下方墙面上嵌有石碑,上记载“戴公三圣传记”。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戴公三圣传记

       戴公庙位于长沙望城县星城镇戴公庙村,戴公祖籍宝庆(今邵阳)生长于沙子坪接龙桥。相传唐代来长沙河西马栏港开堂行医,据清同治十年《长沙县志》和乾隆二十年《七峰山吴氏族谱凤士志》等载,“戴公三圣”原名戴宗德(字文奇)戴宗仁(字文德)戴宗义(字文义)晚唐时人、戴氏祖先历代行善积德,兄弟仨更是圣贤之辈,正气如虹,文武齐全,见义勇为,特别善长医术。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广结善缘,据《长沙县志》载,曾于严寒中两次洞庭湖临资口下水救船,搭救五十五人,普渡众生,做了无量功德,深受黎民拥戴。唐僖宗 间,黄巢兵吅潭洲(今长沙)一支溃军流至善化宝庆乡间(今七峰山)为匪作乱,戴氏三雄募集乡勇奋起抵抗,在身先士卒的的激战中,兄弟仨先后阵亡。余勇退至雷公冲(今八家寨),匪兵追至,余勇抗击乏力,山中偶然飞出无数蝼蜂,叮咬匪兵眼鼻,而免去一场灭绝。幸存余勇者有唐、谭、金、戴、卢、万、彭、陈八姓之家。故此山有“八家寨”之称。

       后里称,蝼蜂乃戴氏兄弟英灵所至,并把他比成诸葛亮,死后还能战胜司马懿,故建戴公祠祀之。乡绅报请朝庭追封为戴公将军。累计戴公家乡、县、科举等封赐达七次也,故后有七峰山之名。祠有古诗流传至今,七峰橙果救生民,请显蜂兵退贼兵,御患消灭全八姓,而今圣迹尚留存。传载戴公嗣后屡著灵绩,旱求则雨,险祈则安,伤祷则愈,病拜则康。声名远播,香火日旺。这里已是:七峰沾雨露,八寨沐晴岚,世人敬仰八家寨,香客争拜八寨峰。神恩浩荡,圣攘钟灵,民风乡俗世代传承。嗟夫,有功于民,士者,吏者,圣者,人民争相敬之。有恩于地,神也,仙也,佛也,道也,世间争相奉之。是故功耶,恩耶,人杰循境界之所在,敬之,奉之,百姓仰丰碑之所存。

       公元二零一零年  周煦人  贺进田  率阖家人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山上戴公庙左外侧,有一年久失修的拱门牌坊,据说文革时期修建的,在那个疯狂的年代,能修建如此建筑,真的实属不易。拱门牌坊其横匾字迹依稀可辩,八家寨戴公庙,但对联字迹辩认不全,吅显八家寨振兴……;公坐七封山吅耀……”,有心想就近查看一下,必竟年龄大了,心有余而力不足。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拱门牌坊附近有一条小路,沿小路可达石门洞戴公庙。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远眺石门洞戴公庙,也就是传说中戴公三圣现身显灵的地方。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石门洞戴公庙依山而修,为三空三门建筑,庙正中书戴公庙牌匾,下方书石门洞三个小字。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正中拱门对联:“三湘戴公庙一座;四海信民遍亿家”,左右两侧拱门对联分别为:“得心宽能胜千物事;修度大收纳万户财”、“世间之乐勤俭发家;宇宙所善道义为先”。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戴公三圣神位上方的牌匾为“戴公菩萨”,两侧对联:“神恩浩荡;圣壤钟灵”,神们前立有一匹仰天长啸的白色神驹,应该是戴公大圣的坐骑。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神位中间应该是戴公大圣戴宗德,文官打扮,左手持笔,右手持扇。左侧应该是戴公二圣戴宗仁,武官打扮,左手持令,右手持扇。右侧应该是戴公三圣戴宗义,武官打扮,左手持剑,右手持扇。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庙的左侧亭内有一奋蹄的枣红神驹,应该是戴公二圣的坐骑,亭柱了的对联:“杯水匡土芳表寸心;半工数日福寿康宁”。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庙的右侧有一偏门,门两边的对联:“积德传家贤孝士;阳奉阴为蠢叼民”,门外亭内也有一奋蹄的棕色神驹,应该是戴公三圣的坐骑。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庙的背后还有一个殿堂,可分别从庙的两侧沿梯阶上去,廊柱上的对联也不少,和庙内的其他对联一样,大多是劝人向善的。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感觉这就是一个求签许愿的地方,愿所有的善男信女都能求到如意的上上签,也能够达成自己的美好愿望。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正在下山的进香求签的香客。

       在这里可以理出一个思路,由于戴公三圣在石门洞显灵,引发众多的善男信女的前来石门洞朝拜,就算是“文革”期间也阻止不了前来朝拜的群众。后地方群众在石门洞建有小庙。

       在改革开放的政策引导下,为方便众信士上山,百姓捐资地方群众组织在八家寨半山新建了戴公庙,并雕有神像,还有现仅存文革时期一个拱门。

       再后来为更方便众信士朝拜,在山脚建了如今的戴公庙。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慢慢信步又来到了山下,山下戴公庙应该是五进三门建筑,正中牌匾为戴公庙,牌匾两侧下方墙上面分别为“八仙过海”和“唐僧取经”浮雕图,至于为什么要选用这两幅浮雕图,我没有能在现场找到答案。

       正门门联;“神灵显八寨;圣泽沐九洲”。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山下戴公庙左侧为关圣殿,门联:“精忠铭赤日;大义贯青天”,右侧为观音阁,门联:“云母树菩提;莲台宣妙法”。

       殿风木柱上亦有两副对联,分别为“八家寨三圣降临施福泽;七峰山四方祈祷沐神恩”、“神似天光求戴公心诚无不应;灵同地水禀三圣意到病灾除”。

       门前正中的一对石狮格外威严肃穆,阶梯前面有一对石盆,内有欣欣向荣的绿色植物,左前方有一宝香炉,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凡来此地之人,或是追求一种信仰,或是学习一种文化,或是来此荡涤自己的心灵。然而在山下戴公庙这里你却无法实现上述愿望。庙内杂物堆放较多,显得比较乱,管理没到位,几个老妪在一张破烂不堪的桌子上打牌小赌。这里充满了亵渎,充满了铜臭气息,充满了行政的干预,好好的一个庙宇完全毁在了追求利益的小人们的手中。

       历时半年多的游览,终于接近了尾声,是的!也该结束了!从好奇到探秘,从探秘到了然,一切都顺理成章。 

       戴公老庙、老戴公庙、少戴公庙、戴公庙等四个地方,共计六座庙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的乡民对戴公三圣的爱戴。

长沙戴公三圣之戴公庙 

       从戴公老庙到少戴公庙的水平距离为11.8公里,从戴公老庙到少戴公庙的垂直距离为3.8公里,仅为44.8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在1300余年间竟然修有六座庙宇,而且全是信众募资修建,最神奇的老戴公庙是六毁六建,看来老百姓心中真是有杆称。

       这四处六座庙宇,最值得去游览的是老戴公庙,它的历史最悠久,内涵最丰富,其次是戴公老庙,民心向背自有天论,其三是石门洞戴公庙,它充满了传奇色彩,劝人一心向善勤俭致富,其四是八家寨戴公庙,它体现了民心所向,是所谓运动无法掌控的,其五是少戴公庙,淳朴民心的淳朴意愿的体现,其六就是山下戴公庙,仍希望它有朝一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庙宇。

       最后用潇湘山人李震之考撰的“七封山老戴公庙序”一段话结束本文:

       “神恩浩荡,圣壤钟灵;民风乡俗,世代传承。嗟夫!有功于民,士者,吏者,圣者,贤者,人民争相敬之;有恩于地,神也,仙也,佛也,道也,世间竞相奉之。是故功耶,恩耶,人杰循境界之所在;敬之,奉之,百姓仰丰碑之所存。”

                                                                  20167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