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数学二年级上第二单元教学设计与反思(二)

(2016-09-11 20:34:53)

单元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节课题

 连加、连减

本节课型

      新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1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28个

  34个

   22个

      

 

 

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2=

师:这道题怎样计算呢?

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    8       6  2      简便写法:2    8        2   8

  + 3 1  4     + 2  2              + 3 1  4        3   4

    6    2       8  4                6    2      + 2 1 2

                                   + 2    2        8   4

                                     8    4

2、教学例2。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

(2)思考解题方法。

(3)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

(4)学生汇报,教师板演解答过程。

     84-40-26=18(个)

                      .

 8  4            4  4

    - 4  0          - 2  6

      4  4            1  8

 教师指导:84-40=44能口算,可以不写竖式。

师:还可以先算一共运走多少个?怎样列式呢?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适当进行指导。

3、完成教材28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组长检查。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教材29页14题。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教学反思

 

 

    课堂上,多数同学都能很快在互动中学会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并研究出简便写法,但任同学仍不明白,于是在接下来的练习中,我提出谁做得又快又准就可以下地去帮助任同学,别说,这种方法很有效,即激励了同学们又快又准的进行计算,又帮助了任同学掌握了笔算方法。   

 

 

 

 

 

 

单元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节课题

 加减混合

本节课型

      新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1、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

(3)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

(4)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5)全班交流计算过程。

     67-25+28=70(人)

       6  7 (    )     简便写法:     6  7

     - 2  5      +  2  8                    -  2  5

     (    )     (     )                  (    

                                            +  2  8

                                             (    

  2、教学例4:72-(47+16)=

(1)同桌之间交流算法。

(2)汇报,全班交流。

      4  7       7  2

    + 1  6     - 6  3  

      6  3      (   

(3)师:这道题有简便写法吗?指名回答。

     教师强调: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做一做。

   56+34-20=    78-24+39=    32+(55-46)=   86-(13+42)=

三、巩固练习:教材29页4、5题。

四、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情况下从左往右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板书设计:                  加减混合

           例3: 67-25+28=70(人)

        6  7 (4  2 )    简便写法:    6  7

      - 2  5      +   2  8                  -  2  5

      (4  2 )     (7  0 )                (4  2 )

                                            +  2  8

                                             (7  0 )

例4:72-(47+16)=9

                      4  7       7  2

                    + 1  6     - 6  3  

                      6  3      (  9)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同学们起初依旧能够借助上节课的笔算知识进行简便写法的竖式计算,而后我出了两道带有小括号的题目,请同学们研究笔算的简便写法,同学们积极讨论,发现问题,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够简便地列竖式计算的。

 

 

 

 

 

 

单元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节课题

 解决问题

本节课型

      新  

 教学准备

班班通课件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2、在解决简单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你知道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经常组织什么活动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板书:解决问题)

二、合作探究  

1、教学例5: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1)指名读题。找出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

(2)已知条件: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所求的问题: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3)师:这两个问题我们该先解决哪一个?

     学生:应该先算“男生有多少人?”题中只告诉我们女生有14人,只有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才能计算男、女生一共有多少人。

   师:那怎样计算男生有多少人呢:

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就是比14人少5人,少5人就是减去5人,

14-5=9(人),男生就是9人。

师:一共有多少人?

生:男生9人,女生14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男生和女生人数相加,

9+14=23(人),所以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师:同学们分析得很有条理,解答得很正确,遇到问题就应该这样层层分析,逐步解决问题。

2、做一做。

一班有33人参加学校运动会,二班参加的人数比一班多4人。二班有多少人参加?两个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

三、巩固练习:教材33页14题。

四、小结:在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中,只要同学们认真分析,就能正确解决问题。

五、布置作业:教材34页5---8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例5: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男生人数:         美术兴趣小组人数:

14-5=9(人)       9+14=23(人)

口答:男生有9人,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23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上同学所学的内容是解决问题,我并没有急于追求量,而是让学生充分的思考并合作学习,懂得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同学们中有大部分已经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与思考,按要求解决问题。

 

 

 

 

 

单元课题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本节课题

  整理与复习

本节课型

       练习课

 教学准备

 班班通展台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口算。

41-2=    16+80=    26+3=    20+39=    39-9=   82-50=

72-9=    80-4=     6+30=    18+9=     59-3=   70-40=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1、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归纳: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

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教材35页2题。先算一算,在说一说每道题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

45+19+18=         61-21-6=         37+50-47=

45+(19+18)=       61-(21-6)=       37+(50-47)=

3、完成教材36页1题:猴子捞月亮。

学生列竖式完成,教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4、完成教材36页2题。

17+6+8=         43-(8+30)=       50+27-9=   

 96-(60-24)=     73-26-30=          73-(26+30)=

5、在○里填上“>”“<”或“=”。

42-8○35       63-3○66        46-7○39  

72+9○73       28+4○34        54+4○60

6、一捆电线长100米,一班先用去20米,又用去38米。一共用去多少米?

二班需要40米,剩下的电线够不够?

7、小明今天13岁,爸爸比他大28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妈妈比爸爸小3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8、教育大楼高38米。文化大楼比教育大楼高13米。文化大楼高多少米?

  科技大楼比文化大楼还要高5米,科技大楼高多少米?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教师适当进行指导。

三、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四、布置作业:数学同步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整理与复习

笔算加法和减法

相同点: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不同点:计算加法的时候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计算减法的时候是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整理与复习中,同学们能够整理所学内容,但计算不准确,还有同学借助手指头计算,今后还要多加练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