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滨区小学教研协作区五里片区管理实施方案
(2018-03-18 13:54:31)
标签:
五里镇教育 |
分类: 计划总结 |
汉滨区小学教研协作区五里片区管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安康市教育局《关于在全市推行义务教育“大学区、督学责任区、教研协作区”一体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和《汉滨区教学研究室调整并加强全区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协作区工作实施方案》(汉教研字〔2017〕61 号)文件精神,发挥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五里教研协作区学校的教育均衡发展,结合五里教研协作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按照教研协作区“区域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协作发展、优质均衡”的工作要求,加强五里教研协作区内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责任区内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资源共享,构建合作共赢、均衡发展的教研协作区管理体系。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教研协作区的探索和实践,最大限度地发挥五里教研协作区内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内成员学校在教学管理、教研教改、队伍建设、考核评价等方面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彰显特色,实现成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共同提高,打造汉滨区五里教研协作区优质教育品牌。
1.教育教学质量居于全区领先地位,学区长学校五里小学、民主九年制、四合九年制、四档小学、茨沟小学、谭坝九年制、松坝九年制确保荣获汉滨区教体局教育教学质量表彰奖励。
2.教师队伍建设稳步培养推进,三年内培养省市级教学能手5—8名,区级教学能手30余人,区级以上赛教获奖40余人,打造五里教研协作区名师团队。
3.教研协作区取得成效,成立语文、数学、英语、体育与综合4个学科教研协作组,推进区域教研活动蓬勃发展。
三、工作原则
1.合作共享原则。强化学区内四镇办中心校合作交流,发挥各自办学优势,在责任学校五里镇中心校的带动下,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2.个性发展原则。培植和发展联片责任区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打造“五里教研协作区”品牌,以学区长学校优质校园文化为先导,推动四镇办中心校各成员学校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底蕴,形成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和办学风格。
3.稳步推进原则。结合全区教育改革发展进程,联系区域及学校实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稳妥推进试点工作,逐步提高“五里教研协作区”实施水平。
四、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1.教研协作区领导小组
组
副组长:侯
但功海
胡仁毅
责任组长:张永军
陈益平
程
郑贵军
分管领导:张 彬
包联人:徐小强
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教研协作区的建设、发展、协调、推进工作,统筹并审阅五里联片责任区的工作规划,促进各成员学校教育均衡发展。
领导小组下设教研管理中心,主任由四镇办中心教研组长担任,副主任由学区长学校和副学区长学校的教学副校长担任,具体负责教研活动的开展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2.联片责任区运行机制
学区长学校:五里小学
副学区长学校:民主九年制
教研协作区实行学区长负责制。学区长、副学区长学校负责制定学区发展规划、各项管理制度,年度工作目标和学期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学区内学校管理工作,推进学区内教育教学活动资源共享,加强学区内教师的培训、学习和交流,促进学区内学校优质均衡发展。
五、教研协作区学科教研协作组和名师团队
1.各学科教研协作组
语文教研协作组
组
副组长:李
成
数学教研协作组
组
副组长:陈思娣(民主九年制) 罗康悦(景家小学)
成
英语教研协作组
组
副组长:周
李
成员:四镇办全体英语教师
体艺与综合教研协作组
组
副组长:林荣鹏(团结小学)
孙
成员:四镇办全体品德、科学、体育、艺术、综合实践教师
2.名师团队
省级教学能手:林荣鹏(思品)
市级教学能手:陈思娣(数学)杜 雯(数学)李 娒(数学)
张丽娟(英语)
区级教学能手:朱 婷(数学)唐 平(数学)邹明娥(语文)
邓新萍(语文)李
王婷婷(美术)洪苗苗(语文)张
李
何
六、教研协作区工作内容与形式
以提高区域内教师专业素养为宗旨,以解决典型共性问题为目标,以主题式校本研修为抓手,开展各种研修活动。
1.每学期召开1--2次联席会议,分析研讨区域内的典型问题,确定研修主题,制定研修方案。
2.发挥协作区内名师团队的引领辐射作用,通过专题讲座、观摩研讨、名师送课等形式,在区域内开展教学交流活动,实现区域内优秀教师资源共享。
3.组织开展协作区内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交流、教学质量检测评估交流等。
4.建立“互联网+”下的校本研修协作机制,创新研修方式,促进共同发展。
七、教研协作区保障措施
1.建立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教研协作区管理机制和工作制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年度、学期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容。
2.召开联席会议。每学年召开1--2次联席会议,合力解决教育教学管理中共性问题,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3.开展区域教研。统筹教师资源,成立协作区名师团队,结合教学实际,指导教研协作区教学、教研工作,定期开展活动,实现区域内学科之间的有效交流,共同进步。
4.建立轮值制度。每学期由一所副学区长学校担任轮值,负责组织课堂观摩、专题研讨、学习交流活动1--2次。
5.统一质量抽测。每学年至少组织1--2次统一的质量抽测,做到统一安排监考、统一阅卷评分、统一分析试卷,有效实现对教学质量的监控。
6.加强评估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专门的考核奖励制度,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7.保障经费投入。各镇办要拨付一定的经费,用于教研活动的开展,保障五里教研协作区的有效、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