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瓷房子,中国古瓷博物馆

标签:
天津瓷房子 |
分类: 山水游记 |
在天津,有这么一栋四层小洋楼,买家花了3000万购入,经过几年装修后,价值竟然狂翻300多倍,达到98亿元!这是什么“神操作”?让我们去天津瓷房子看个究竟。

瓷房子坐落于天津市和平区赤峰道72号。赤峰道属于天津五大道的一部分,东起海河,西到墙子河,横贯原来的法租界。这条路上小洋楼鳞次栉比,出入的多是身份高贵之人,据说当年住在这里的民国督军就有15位,所以又称为“督军街”。瓷房子的前身是一栋法式小洋楼,系20世纪20年代后期所建,为砖木结构的4层楼房,欧洲公馆式建筑,折中主义建筑风格。该房曾经是北洋政府外交家黄荣良的故居。2002年,天津古董收藏家张连志以3000万人民币的价格买下了这幢小洋楼,并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张连志,1957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儒商世家,父母钟爱收藏,他从小就对中国传统文化耳濡目染。经商成功后,他奔走海内外,斥巨资从美国、巴西等地买回不少散失多年的中国文物,其收藏的古董瓷器一度“泛滥成灾”。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外国人喜欢在一面贴满瓷片的迎门墙前留影。这给了他极大的启发:自己手上有这么多的瓷器,何不贴到房子上,这样就能永远保存。2002年9月,张连志斥资3000万元将一座百年小洋楼买下。他亲自设计,经过六年的精心打造,让洋楼华丽变身,披上“中式外衣”,变得古色古香。瓷房子于2007年正式对外开放,并迅速成为天津的地标性建筑。
瓷房子真的值98个亿?很多人心生疑问。但是,当你真正走进瓷房子,认真地游览一遍后,你的期望值很可能会进一步提高。据统计,整个瓷房子足足镶嵌了7亿多块瓷片,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瓷器,从晋代青瓷到唐三彩,从宋代钧瓷到元明青花,再到清代粉彩,应有尽有,样样齐全。除了海量的瓷片,瓷房子内还有13000多个古瓷盘古瓷碗、400余件汉白玉石雕、300多个瓷猫枕、300多个汉白玉唐宋石狮子、20多吨水晶石与玛瑙。经过改装之后,这栋有着百年历史的法式老洋楼,简直蜕变为一座瓷器文物宝库,成了“中国古瓷博物馆”,冯骥才先生称它“瓷美楼奇”。2010年,美国《赫芬顿邮报》将瓷房子评选为全球十五大设计独特博物馆之一。
了解这些背景之后,不管你懂不懂瓷器,当你走进瓷房子,一定会被这座披上古瓷器外衣的小洋楼所震撼。
瓷房子的院墙,被称作“平安墙”,内外均镶嵌着古瓷瓶,层层叠叠,琳琅满目。“瓶”与“平”谐音,故称“平安墙”。平安墙是瓷房子的标志性景观,瓶瓶相扣形成波浪形曲线,既展现了中国传统瓷器的韵味,又寓意吉祥如意。游客可以从室外远观其壮观的造型,也可进入内部近距离欣赏瓷片的精细工艺。据说整面墙用了3000多个瓷瓶,张连志以8400万元人民币拍得的“御制珐琅彩庭园人物图题诗灯笼尊”也被嵌在了平安墙里。这么贵重的瓷瓶,还有一些古代石雕,竟然临街安放,任何一位路人可随手触摸,我不禁担心,这样安全吗?如何应对不良分子的觊觎和破坏?
过检票口,进入院内。瓷房子院子中间,耸立着一座4米多高的石塔,这是元代雕刻的佛塔,因其刻有莲花,又有八个角,也叫“八角莲花塔”。
瓷房子博物馆门阶上有3块汉白玉组成的丹陛石,覆盖于台阶之上,石上镌刻二凤一龙,毫发毕现,栩栩如生,虽历百年风雨而保存至今完好。丹陛石是专指宫殿门前台阶中间的镶嵌石,别称御路石,为帝王象征,皇家御用。通常丹陛石上刻有龙纹,或龙凤呈祥纹。但这里的丹陛却是双凤翱翔在上,孤龙潜于云涛之中。古代龙代表天子,凤象征后宫,凤上龙下,还是双凤压龙,显然不同寻常。原来呀,瓷房子的丹陛石是慈禧训政时期的产物,象征着慈禧、慈安和那郁郁不得志的光绪皇帝。
抬头看,这座举世无双的瓷房子赫然呈现在眼前。里里外外贴满了瓷器,院墙、房顶、楼壁、房檐、立柱、栏杆、门框、窗棂……整栋房子从里到外,除了地面是大理石铺的以外,凡是能看到的地方都嵌上了瓷片,是一座十分纯粹的“瓷房子”。楼顶上,有瓷片拼成的英文“China”和中文“瓷房子”,还有虬龙盘绕,寓意东方巨龙腾飞。二楼阳台的栏杆上,镶嵌着“中国梦”三字,成为发人深思的点睛之笔。
拾级而上,眼前真是惊艳无比!瓷房子的入口处,贴着密密麻麻的瓷片,所有的瓷片、瓷器和石雕等都是文物,没有一件是现代生产的,很多还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尤其是,入口处的墙面上,还贴了不少钧瓷瓷碗。钧瓷被誉为中国“五大名瓷”之首,对钧瓷的价值,中国人是这样评价的:“家有黄金万两,不如钧瓷一片。”这里还有很多大明成化年制的瓷碗,估计价格也不便宜。除了瓷片、瓷碗、瓷瓶等,瓷房子还有一组不能忽略的文物,那就是大小不等的300多只狮子,它们按照各自大小据守在瓷房子的各个角落。这些狮子横跨东汉、唐、宋、清各个时期,每一个都极具价值。
张连志搞收藏是有家学渊源的,他父亲就因嗜好收集碎瓷片而名声远扬,只要听说三岔口或别的什么地方挖出了瓷片,其父总会第一时间赶到。过去古瓷片不值钱,普通人视之为草芥,只要给一点钱就能收一大堆。后来其父过世,三岔口再挖出瓷片,人们就来通知张连志。而张连志收瓷的气魄更大,他不用到现场去,而是让人把瓷片一箱箱打包送来,一箱能有上千片,这就是数亿古瓷片的主要来源。



进入门内,一对铜鹿分离两边,颇为醒目,这是慈禧太后的旧物。由于鹿在中国有着诸多美好的象征,例如“鹿”谐音“禄”,代表着福禄之运,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为了沾点好运气,游客纷纷伸手抚摸,鹿嘴和鹿背被摸得铮亮。瓷房子内部中央有上下贯通到楼顶的天井,每层天井围栏均贴满了瓷片,都是各个时代的精品。连楼梯的扶栏也贴满了瓷片,因为楼梯狭窄,上上下下的游客经常出现拥堵。


室内房间墙壁上,依然以瓷片装饰,完整的瓷花瓶、瓷盘瓷碗等作为主要装饰,小瓷片、水晶石、玛瑙等则作为辅助镶嵌在墙壁中,通过颜色各异的瓷片组成了不同年代、不同国度的名人字画,如张大千的《荷花图》、唐代张萱的《捣练图》、宋代苏轼的《枯木怪石图》、齐白石的《知鱼图》、毕加索的《自画像》、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等瓷片画作。
房中摆放着明清时期的家具、器皿等古物,颜色样式古朴庄重,尽显古意。屋内有一张菱形椅子,据说是古代青楼女子常用的椅子,必须将两腿并放在一边,逼着她们坐出风雅来。还有很多价值昂贵的家具,比如一套镶嵌贝壳的桌椅,恭王府就有几套这样的桌椅,这也是和珅赐死的罪行之一,理由是太过奢华。还有一套梳妆台,是末代皇帝溥仪送给他的皇后婉容的一件礼物,婉容为它赐名“美人镜”。



二楼的阳台是个令人震撼的地方,整个阳台的天花板上,满满地镶嵌着完整的古瓷盘,而中间的一圈全都是世间少有的鱼纹盘。而阳台的立柱和外侧,贴满了疙疙瘩瘩的天然水晶和玛瑙,整个瓷房子用了20多吨。




瓷房子的屋顶是最耀眼的所在,一条巨型瓷龙盘旋其上。这条瓷龙由数800多万片古瓷片贴塑而成,总长度达768米,宽0.8米。瓷龙盘旋于钢筋水泥结构之上,蜿蜒飞舞,气势恢宏,成为瓷房子的镇馆之宝,也是天津独有的文化地标,还是世界上最长的古瓷龙。房顶的各个角落都有狮子的身影,或仰天长啸,或低头沉思,形状各异。这些石狮年代横跨东汉、唐、宋、清各个时期,每一个都极具价值。

逛完瓷房子,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这座瓷房子,内涵太丰富了,围墙外,院落里,房子内,随便拎出一件物品,都会有几百年的历史,都会有动人的故事。你看这两枚官帽筒,身上有锯过的痕迹,为什么被锯?又是何人所锯?你看楼梯口的扶手,大都用带着款的碗底组合而成,大多是官窑,俯首皆是“大明隆庆年造”“大明万历年制”等落款。如果认认真真观赏,仔仔细细研究,估计得花很多工夫,绝不是用几个小时或几天时间就能将所有文物梳理清楚的。因为每一件古瓷器都有来历,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故事。
逛完瓷房子,我的情感也被深深地触动了。这是一座举世无双的独特建筑,一座精美而底蕴深厚的神奇建筑,一座震撼人心又发人深思的神圣建筑。它不仅是一座博物馆,更是一座艺术之宫,还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你看那房顶上的“China”,它的意思不仅是“瓷器”,更是“中国”。你看那二楼阳台上镶嵌的“中国梦”三个字,正是瓷房子处处洋溢着的精神力量,它感动了我,感召着我。张连志说:“到了今天,瓷房子已经不仅仅属于他个人了,而是属于天津,属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