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齐州九点烟》前言

(2024-02-18 14:15:52)
标签:

齐烟九点

分类: 山水游记
《齐州九点烟》前言

天下人皆知,济南是一座泉上的城市。地下是可溶性石灰岩,漫长的地质变迁,形成大量的溶沟、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构成了可储存和输送地下水的地下管网。水由南部山区下渗地下,沿着石灰岩地层潜流,纵横交错,一路向北,当潜流至济南北郊,遇到组织紧密的岩浆岩的阻挡,如同一面天然石墙,将水脉阻断拦蓄。地下水凭着强大压力,沿裂缝汩汩涌出,形成了千泉喷的壮丽美景。

泉,使济南这座城市充满个性魅力,既有豪迈和激情,又有含蓄和内敛,世世代代的济南人受益于泉水的滋养,润泽出朴素、简单、纯净的性格特点,也氤氲出醇厚、沉静的文韵风流。难怪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赞叹“济南潇洒似江南”,晚清作家刘鹗在《老残游记》中说:“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

但是,济南并不缺山。我常对外地朋友说,泉是济南的魂,山是济南的魄,若只知其泉不知其山,那么对济南的认知就是片面的。你看城南之外,绵延着广袤的山区,峰峦叠障,逶迤起伏,直至泰山主脉。这片山区属于泰山余脉,境内群山环抱、沟壑纵横、山清水秀、风景幽美,被誉为省城的后花园。每到周末,无数市民抛开生活的苟且,纷纷涌入山区,寻找心中的诗和远方。

如果你认为,要登山,必须出城,那么你又失之偏颇。济南的山,不仅在城外,也在城内,它们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城市各处,为济南城平添诸多文化符号。这些小山虽属于泰山余脉,但在地面上却并不相连,呈孤峰状态,所以人们用“齐烟九点”来统称,这一个“点”字,用得精准,又充满诗意,给人以无限遐想。

在千佛山北坡,有一座“齐烟九点坊”,每当云雾缭绕时,立于坊下,向北遥望,只见城内峰峦如黛,山色如烟,点点青峰,若隐若现,这就是“齐烟九点”的美妙仙境。来济南游,若不知齐烟九点,不成游也!

很多人认为,齐烟九点就是九座孤立的峰峦。这是将“九”视为实数,一般指卧牛山、华山、鹊山、标山、凤凰山、北马鞍山、粟山、匡山和药山等九座山峰。但其他说法屡见不鲜,例如清光绪元年(1875年),郝植恭在《游匡山记》中写道:“济南诸山,得泰岱余脉,支分条达,冈峦回复,故山虽不甚峻,而类多幽秀。自鹊华而外,如历山、鲍山、崛山、粟山、药山、标山、匡山之属,蜿蜒起伏,如儿孙环列,所谓‘齐州九点烟’也。”另外还有人将驴山、腊山、千佛山、黄台山、金牛山等列入“齐烟九点”。不管是哪九座,只要力图将“齐烟九点”一一坐实,必然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更多人认为,“齐烟九点”的“九”并非实指,而是泛指其“多”,所谓“九点烟”,即为“多点烟”。

那么,“齐烟九点”到底有多少点?抱歉,实在难以回答。过去城区面积小的时都搞不清楚,现在城区面积快速扩展,那就更难以计数了。可我是一个求知欲极强的人,特别想得到一个确数。于是,我先给主城区划定一个范围——东至东绕城高速,西至西绕城高速,南至南外环,北至黄河一线——经过几年的攀登和统计竟然60多座。这60多座山,如今大多被开发为山体公园,它们散布城内各处,成为周围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只有极少几座无人问津,如青龙山、北马鞍山、粟山、黄台山等,或因军事管制,或因坟茔遍地,或因建有火葬场,或因山体被建筑占领……几乎所有山体公园都是免费开放,只要你喜欢登山,总有一座适合你!因此,济南被誉为“世界登山之都”。

为了不辜负上天馈赠,体验“世界登山之都”的妙趣,这几年,我将齐烟九点一一游过,绝不错过任何一座。就连建有火葬场的粟山、满山坟茔的北马鞍山,我都一一探访。有的山已经消失或基本消失,我仍心有不甘地前去找寻,例如九里山,已不复存在;例如黄台山,已基本失去山形,上半部分被削平,盖起了学校和住宅;例如驴山,几乎已经消失,又幸运地被填成了山形……哦,抱歉!我承认失言了,唯有青龙山未能攀登。其实,我家就住在青龙山下,因军事管制,只能望山兴叹,不得而登。

济南城内诸山,绝不仅仅是自然之山,经过多年的文化积淀,早已浸染为济南的文化符号。齐州九点烟,每一点的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登上一座座山,就像打开一本本厚重的历史典籍。当你一一登过,你会突然惊呼,通过登山,可以进一步读懂泉城,原来山与泉是如此地藕断丝连,如此地相得益彰!

涂鸦成文,与诸君共享。

 

 

 

                           陈锡林

                          2023年3月15日于泉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